论三代移动学习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2009-02-12 08:47朱艳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技术

朱艳兰

摘要 深入研究近几年有关移动学习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对大连大学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调查研究,针对三代移动学习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移动学习;技术;大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2-0116-02

过去10多年互联网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美国数字化大师尼葛洛庞帝的许多数字化生存理论在今天已经被验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接入网络,以获取所需的信息,将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同样,适当的技术支持可以改善大学生的学习。

1 移动学习的发展

移动学习就是随时随地利用各种设备进行学习,是将移动计算技术与数字化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学习方式。国际远程教育专家戴斯蒙德•基更博士主持欧盟的达•芬奇研究计划中一个名为“从数字化学习到移动学习”的项目。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和南非普里多利亚大学等进行移动学习项目研究。我国教育部高教司于2001年12月发出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国内第一个移动教育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教育中心教育实验室承担教育部高教司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试点项目。随着无线网络覆盖率和无线网络传输速率的极大提高,人们的关注点也向泛在学习转变。泛在学习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陈德怀教授认为在科技增强学习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样的随手访问可称之为“无缝学习环境”,学习者在不同情景和环境中的学习将具有连续性(陈德怀,2006)。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余胜泉教授在《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一文中指出,从教学模式的特点来划分,第一代移动学习的核心是研究如何构建移动学习系统、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以便更好地、更便捷地传递知识。第二代移动学习,更多关注如何利用移动技术所提供的便利性和特点,构建合适的学习模式,规划学习过程,促进学习者参与和认知内化。目前研究的第三代移动学习更关注移动设备的情境感知和无缝学习空间的设计[1]。

综上所述,这些学习理念的发展,正是技术发展给学习带来的变化。那么当代以及未来的大学生作为这些新的学习理念的最大受益群体,该如何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值得探索的。

2 三代移动学习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移动技术使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者建立起丰富的联系,移动学习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兴起的一个概念。教育者和技术开发者将来的挑战将是找到多种方法来确保这种新的学习是高度适应环境的、个人的、协作和长期的。作为当代和未来的大学生,就更应该去努力适应学习环境,找到更好的学习方式。如何利用手持式移动设备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交互活动便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探讨的热点。

2.1 移动学习对大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

1)移动学习手机。通俗来说,移动学习指的是基于移动设备的学习方式。大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应该说是占用的比较多的,可以说和专业课基本是对半。因此,要说移动学习对大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就不得不说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自2006年开始,移动学习由研究阶段进入商业推广应用阶段。2007年,笔者对大连大学各学院的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69%的大学生认为在他们的英语学习中移动学习方式占了很大比重。这些学生当中,90%认为学习手机中内置的金山词霸等软件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另外还有小部分大学生已经拥有了单独的英语学习手机,其强大的移动英语学习内容和功能备受好评。如:智能化背单词功能,海量词汇可以随身掌握;数码语音复读,“移动”与“互动”双剑合璧;带发音的辞典功能;海量存储功能,等等[2]。虽然英语学习手机带来的这种“移动学习”并不完全符合移动学习的定义,但它不仅能满足大学生英语过级考试的要求,还能从根本上提高英语听说交流能力,帮助大学生攻破英语学习的难关。现在的手机硬件平台对学习来说已经足够,CPU处理速度、内存大小、多媒体效果、屏幕分辨率已经达到实用程度。在调查中,有许多大学生特别提到,虽然一些高科技的东西不易普及,但是利用学习手机给学习英语带来的帮助已经十分明显,如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都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在来回的路途中或者是兼职工作的空余时间,他们都愿意拿出移动学习手机来学习。大家都相信随着更好的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不仅是帮助英语学习,还可以帮助专业课学习,提高大学生学习的效率。

2)短信息服务。作为一种通信交流的手段,短信息服务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这里所说的短信息服务,一方面指狭义的学习者之间或师生间的短信交流学习,另一方面指通过开发短信息服务系统,用于学习者日常的通信交流,或向学习者发送课程安排、考试安排和考试成绩等信息,也包括利用彩信,实现数字图像的生成和传送。短信息服务具有随时随地性,使得它在某些学习情境下具有比Web更优秀的表现。学习者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学习终端,将短信息发送到位于互联网的教学服务器上,教学服务器分析用户的短信息后转化成数据请求,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再将资料发送给学习者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2]。虽然这种方式在调查中只有5%的大学生尝试过,但是也收到很好的效果。笔者还专门调查50名大四在校外实习的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普遍认为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他们当前学习的主要方式,对于他们做毕业论文有很大帮助,他们经常使用的是学习手机、移动QQ、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

3)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准移动学习。所谓准移动学习是指可以在局部范围内(如一个校园、一栋宿舍楼、一个教室等)实现移动学习。调查中,很多学生反映这种移动学习在他们中间已经很普遍。当然在这种学习中,使用最多的还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

通过调查发现,在目前使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实现移动学习的占主流,这与移动技术的普及有很大关系。可喜的是,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已经十分熟悉移动学习的方式,并且感觉受益很大。相信在将来,随着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会更加多样和有效。

2.2 移动学习对未来大学生学习的影响余胜泉教授认为,到了第三代移动学习,移动设备的情境感知能力将越来越强大,它将集成更多的传感器、探测器、采集器,通过这些电子化的微型感知设备,捕获用户、设备、场所、问题、应对策略方法等真实世界的信息,以及将生活环境中各种人类感官不能直接感受到的信息,采集到方寸之间的移动设备中,进入到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中,经过计算、处理,变成人类学习、决策的参考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连通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通过虚拟世界的知识学习来增强人对现实的理解和驾驭能力。陈德怀教授认为:当每个人随时都可以拥有一台或几台手持式计算设备作为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时,个人技术的角色将无缝地融入到生活之中,甚至无法察觉,这就是普适计算。在普适计算时代,电脑是多样化的,可以是穿戴在身上的穿戴式电脑,还可以是嵌入到书桌、墙报、汽车、微波炉、洗衣机等生活物品上,进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之中。到那时,大学生的学习受移动技术的影响将会更加广泛。

3 结束语

随着移动学习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移动技术的不断成熟,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还会有更多的改变。也许还会出现第四代、第五代的移动学习也说不定。在我国,教育部高教司虽然已于2001年12月发出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并且在近7年的研究中也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相信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未来,移动学习、泛在学习、1:1数字化学习都将成为大学生学习非常重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6)

[2]大学生手机学习调查报告[EB/OL].移动学习资讯网,www.mlearning.org.cn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技术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