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2009-03-12 09:29陈坤林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4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陈坤林

摘要 人文关怀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大学生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位置,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始终贯穿人文关怀,才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需要关注学生需要,实施情感渗透。

关键词 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10-03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umane Care//Chen Kunlin

Abstract Humanistic care in the new perio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the direction and reques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college bef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re posi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humane care throughout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umanistic concer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need to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concern;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humane car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needs of stud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otional penetration.

Key words humanistic care;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in Shantou, Shantou, Guangdong 51504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明确地把以人为本提升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1]这些重要的指导思想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1 人文关怀的科学涵义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是指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的主体、地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以及保障的关注,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人文关怀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够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自我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既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超越生命的存在,是一种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存在。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还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可能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更根本性的力量。在此意义上,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大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

2.1 人文关怀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从2O世纪7O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生存”,到2O世纪8O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关心”,体现出教育人文关怀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前的高等教育普遍强调专业教育,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突出,功利导向过重,忽视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帮助学生树立起应有的人文关怀意识。学生出现“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的现象。学生增长了知识,没增长才干;提高了能力,没提高品位;学会了做事,没学会做人;具备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本领,却不能为推进社会进步增加动力。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努力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人文关怀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实质在于运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对所处环境和自我本身进行关注和反思,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自我的能力。

2.3 人文关怀是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实践活动,它的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社会成员。要想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除了必备的知识、品格与能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人文关怀,可使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完成;缺少人文关怀,将导致教育者与学生在感情上的隔膜,从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完成。

2.4 人文关怀是满足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他们在生理上日趋成熟,在心理上却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而显得不够成熟,有的还相当幼稚。这种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困惑,他们需要人文关怀来解决内心深处的困惑。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需要,在教育中体现人文关怀,及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妥善解决自身的问题,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展和行为规范表现呈现出滞后于其知识能力技能发展的倾向,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得不到和谐健全发展,不能顺应社会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对人的素质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才能充分唤醒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寻求真理和完善人格,形成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最终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3.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念“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如果在教育中失去了人,忘记了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那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4]所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需要着眼于“人的发展”。首先要明确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作为个体的内心认同、思想接受等主体能动性的反映,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看到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参与者和创造者,把学生放在一个更加平等交流的位置上完善自身。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还要关心和爱护学生,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认知与创造以及学会情感的关怀。其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逐步创建科学、进步、现代的教育观念,使教育内在的原则如“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扩展学生的境界、眼界和胸怀。再次,要不断地调整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当代大学生在关心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在关心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在关心个人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自我价值。这些变化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已经从理论上更多了解祖国和社会发展,了解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在于贡献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自己前途和命运的正确把握,对人生价值的实现知道得更多;增加社会责任感教育、竞争力教育、团队合作教育、成人成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依法自我保护教育等,从而让学生顺利地融入社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大学生的成长除了得益于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与技能外,同样得益于学校文化所形成的环境氛围在其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独特作用,它通过校园这一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在思想观念、意识潜能、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精神心灵的塑造。所以,把校园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能够产生教育效果的连续性和最大化。因此,学校应当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建设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健全先进合理的规章制度、形成浓厚的优良学风、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具体来说,第一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第二要完善学校的人际关系和舆论环境。通过多种形式,广泛组织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给大学生以积极的影响。第三,以传媒为载体,加强广播、电视、校报、学报和校园网络建设。在高扬主旋律的同时力求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知识和信息上报、上网,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环境。特别要在网上开通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咨询、学生生活服务等网站,增强学生的是非鉴别力、道德判断力和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安全意识,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第四,要美化校园物质环境,改善设施,合理布局,向大学生传递现代化、科学化、民族化的信息,使之受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

3.3 关注学生需要,实施情感渗透大学生是具有现实需要的人,我国学者肖川教授认为,“学生主要有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关注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5]这些需要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出发点,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驱动力。只有正确对待学生的多种需要,并承认其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例如,学生有求知解惑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理论思维,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疑虑释然,更好地认识社会与人生;有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净化心灵,完善自我;有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需要,他们希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得到社会的承认与肯定,等等。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心理、感情的实际,以满足其需要作为切入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性质。

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以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爱憎好恶的内心体验,具有社会的本质属性,它包含着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意义。对于个人和集体而言,情感具有强烈的驱动力、凝聚力。“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6]所以,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和行为走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本质需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大学生来讲,遇到的往往不是认知障碍,而是情感或情绪障碍,甚至出现认知接受而情绪抵制的现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大学生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较为深刻地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倾向和状态,进行情通理顺、顺情入理的教育。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以高尚、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地去关心、感化、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发挥情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应对学生充满爱心,争取以情感叩开学生的心扉,努力进入他们的精神天地,从而引导大学生在理智上不断升华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的境界,以健康、稳定、高尚的情感去塑造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07:35

[2]杨怀中,张弘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9):3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O-1(5)

[4]扬叔子.是“育人”非“制器”[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5]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2:271

[6]列宁.列宁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