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很多的雨天(外一篇)

2009-04-17 09:33祝红蕾
散文百家 2009年3期
关键词:荠菜

祝红蕾

夜色稠浓,雨声是稠密的心事。嘈嘈杂杂,像谁在那里窃窃私语。或许是天外的一只筛子吧,兀自地筛晃着,过滤着,细细的雨粒便如发亮的砂砾一样,在路灯的光里落下来。落下来。

关于雨,有很多有名的句子。“留得残荷听雨声”、“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丁香空结雨中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雨是感性的,那么绵绵密密,欲说还休地撩起了心底最隐秘的乡思,情愁。谁的心能禁得起那样纠缠,打磨?常听《雨,一直下》,在那样淋漓的雨世界里,张宇用浑厚,苍茫的磨砂样的声音唱着十三郎谱的曲调,一不留神耳朵和心就湿了。在长长的史册笔记里,雨更像一个陪嫁的丫鬟,在别人的故事里,笑或者流泪,在特定的季节里欢愉或者感伤,羞缩成陪衬的灰色。其实,雨和人一样,内涵丰富,只是太寻常,太通俗,人们不屑于知道。若雨和彩虹一样出身高贵,肯定是两样的情形。

春天的雨是彩色的,像画家一样落笔成花,流淌到哪里哪里就是生命泼洒的水彩;夏天的雨是蓝色的,是钢琴上流畅的手指,不经意的丁冬就奏成了阳刚明快的交响曲,它气势恢宏,乐章华丽,还不乏火爆脾气;秋天的雨是褐色的,是历经风雨的中年的颜色,就那样宠辱不惊,苦乐两忘,像极了荷塘里断茎的残荷。它常那么不疾不徐温和持重地飘洒着,看上去轻飘随意,可每一丝每一缕的落地都是有分量有预谋心中有数的滋润。它深谙自然法则,知道怒放之后是凋败,成熟之后是腐烂。它不急于表白,更不沉湎于往事,它更像巫师的魔杖,挑开生命丰腴的面纱,揭出最原始的内核和本质。它指向土地,让土地上的一切回归土地的颜色,让年华一寸寸成灰,也一寸寸露出灰下面的金。一场秋雨一场凉,风也是褐色的了,风的嘴唇触吻之处,全成褐色的断章,落在地上铺满青湿的小路,谱上曲子,便成“断肠人在天涯”。

这样茧抽丝一样地下了整整一天。傍晚,我走在路上,听到一个声音说:这下,地可透了。隔着雨帘,我看不清他的面庞,但可以想象他黝黑的肤色和握过镰刀和锄头的结茧的手掌。在农村,这样的声音很多。他们在将玉米或小麦的种子埋进土里的那一瞬间,便开始了对雨的期盼,他们熟知每一个和雨有关的节气,并能从谚语所指判断天气的晴或雨,旱或涝。雨连着供养生命和血脉的粮食,是指向收成的。他们不关心雨的颜色和意境,更不会因为雨而伤怀,除了清明。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有几年土地干旱得如裂口的嘴唇,村人烧香,叩头祈雨时的情景,壮年男子神情庄严地双手合十,跪地祈求,跪的是土地和龙王,求的是雨和粮食。那情景,隆重不亚于过年,肃穆不亚于祭先人。祈雨后的第一场雨,人们敲碗打盆,奔走相告,之后便是比祈雨还隆重的谢雨。雨成了生活中的盛典,我仿佛听到久旱逢雨的爽朗笑声,那笑声肺腑和手上的老茧一样真实。那么多关于雨的诗句,只有一句是和庄稼有关:“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熟悉平民生活的杜甫。在农村,每一次谈论雨都是因为庄稼。雨天是庄稼人的节日。因为不能出门,一家人窝在屋里看雨,拉呱,女人做针线或者调弄饭菜小吃,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我至今仍记得雨天懒懒地蜷在被窝里吃甜窝窝,一种甜薷的糖炒面,还有香菇银耳汤,浓浓的汤汁上飘着碧绿的香菜;还有滑嫩如乳,入口即化的豆腐鱼丸子,傻头傻脑地浮在蓝瓷碗里;撒上芝麻的酥小饼,一咬一嘴的糖屑子。这些东西也似乎只有在雨天吃,才别有情致。

可在农村的表妹说,喜欢雨什么?喜欢鞋子被糊上厚厚的泥巴,走起路来粘嗒嗒?还是喜欢陷在泥浆里拔不出脚?我无言以对。我喜欢雨,更多的是因为雨天可以给自己一个懒散的理由,可以无奈地无所事事。吃得饱饱的站在窗前,优裕地感伤着。再就是肆无忌惮地想一个人,想一些过去了的或者还没发生的事。雨天就是我的“偷得浮生半日闲”,不管是哪个季节。我常想起18岁那年,莫名地喜欢上一个麻醉师的情景,他什么名字,什么模样,全忘了,只记得也是这样的雨天,一个人站在窗前,想起他的一颦一笑,心里一牵一牵的,想得更多的是他恰巧能看到我作秀式的感伤有多好。时隔这么多年,我把那些当时惊天地泣鬼神的感觉都淡忘了,只记得他帮我买过两个馒头,从人头攒动的伙食窗口递出来,这让我觉得羞愧难当,难脱凡胎俗气。忘记谁说过,蓝天上飘走一片白云,通常不觉得有什么,胸前掉一粒扣子却要怅然失落。因此,我爱一个人决不在雨天里朗诵写给他的诗,而是要帮他钉纽扣或者补袜子,或者给他做一碗滋味丰富的莲子羹或八宝粥,让他在雨天里一想起我就味觉苏醒,思念加重,痛苦得意味深长。

雨争先恐后地落在地上,最后还是连成了合污同流的小水洼。像极了身边的生活,为小小的到达,争得头破血流,可谁都一事无成。我希望,那不是我。从千万朵中,我那样地落下来,不出众,不特别,不争,也不退缩,我早晚都要落下,可一定要敲响什么,墙下的芭蕉或者露天里的瓶钵,响声清脆,利索,像黑夜里的音乐;或者不多不少地去滋润什么,或者掉到你的心湖里,发出欢快的回音,让清寂的夜繁华,幽深。我知道,那是你深情的应答。

荠菜说什么

以一种最朴实的姿势,荠菜将田野的春天打开。

每到这个季节,我不能不想到荠菜。麦苗理所当然地在田野铺开版块,那样小小的荠菜,微茫地从碧绿的缝隙钻出来,像一个人的思索在俗常生活中的片刻占据。它的叶片仿佛锯齿,蒲团一样地往外铺展,像欲望蚕食道德防线一样,将规整的麦田打乱。春天本来就是一团糟的苏醒,惊奇的枝叶,满地的乱草,迷人眼的繁花一日日窜上了树梢,万物的脚步也鼓点一样地乱了,仿佛要去赶一场春潮。

不声不响的荠菜和童年有关。拎着小提篮,还没脱下花袄的身影,一到长满荠菜的麦地里,便激动地打窜。呼哨比风跑得还快,银色的飞机在蔚蓝天际拉出灰白色的尾线,荠菜拔得不多,豪言壮语却拉一火车。男孩子说长大后要去造飞机,并且是战斗机,女孩子说要当空姐。麦草的魂从烟筒里东倒西歪地漾出来,天,要黑了。从泅开的淡墨过渡成乌鸦的翅膀。提篮里少得可怜的荠菜被塞上土块,拎回家。通常是母亲,用清水将荠菜洗得透亮,剁碎加虾皮鸡蛋包成水饺,或者将白皙的根丢进咸菜罐,嫩绿的叶子用开水烫了麻汁凉拌。腌好的荠菜根有一种甜媚的香。就像短得不能再短的初恋。

男孩和女孩草粒一样被春风吹得四散,空留豪壮的理想和满畦的荠菜随风摇摆。还是常常地看见荠菜,在城市的菜市或者餐桌,叶片宽大,根须透明,精致得仿佛打理出来的时尚。时尚流行返璞归真的自然,细究起来,无一不是缜密地用了心思和力气,要不,你穿上阵年的寒碜旧衣试试?

小时候吃荠菜也可以胸怀大略,而今,满嘴的山珍海味,身居豪华,也只是浅薄地只想到房费,水电和蝇头一样的物价了。俗话说,嚼得菜根,百事可成。我还是喜欢咬嚼盐水里的荠菜根,但愿亲爱的荠菜能懂我幽明心事。

春天可以吃的野菜,还很多,灰灰菜,马齿苋,蒲公英,马兰头等。为什么单单记住荠菜,念念不忘?就像我们深刻地眷恋某一个人,某一个地方或者每一个一闪念的瞬间,骨子里一定曾有相知或相似的牵动,爱,也一样。

猜你喜欢
荠菜
明目养胃食荠菜
荠菜入饺春味鲜
荠菜的生存策略
荠 菜
荠菜青
春在溪头荠菜花
挖荠菜
挖荠菜
挖荠菜
荠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