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标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

2009-05-11 08:52王天晋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法文言文探索

王天晋

【摘要】文言文篇目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到近四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为,新课标指导下的文言文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并找到一条文言文教学的捷径:一是"读"字当先,激发兴趣;二是切合实际,教会方法;三是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关键词】新课标 文言文 教法 探索

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好几年了,语文教学也开始呈现新的面貌。然而,文言文教学却始终不尽如人意。用钱梦龙老师的话来讲,“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因此,文言文教学就成为了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教好文言文成为一个棘手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

很多时候,文言文在现代中学生眼中就相当于“天书”,它们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话虽如此,但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篇目占到近四分之一。新课程标准虽然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学生能读懂,但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找到一条“捷径”,使其顺利地度过文言这一关。笔者认为,新课标指导下的文言文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并找到一条文言文教学的捷径。

一、“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仍处于启蒙阶段,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因此,要想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通过读,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读法有种种,默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总之,在教学中要始终贯彻一字方针——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使学生学好文言文,首先就应培养其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初一新生来说,教师若能正确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便可轻松许多。笔者认为,故事导入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常言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授课时,若能讲解有关作者和作品的轶闻趣事,便可将学生很快吸引到课堂中来,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教《秋水》一文时,笔者用一则“濠梁之辩”的故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庄子身上,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现在日常语言中的常见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进行示范朗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论语六则》中“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句中的“识”不读“shí”,而应读“zhì”;《期行》中“尊君在不”中的“不”不读“bù”,而应读“fǒu”,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教师的范读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老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音节停顿并正确地阅读,读得朗朗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方面,教师可验收学生读的效果;一方面,也可评价学生读的成效,使他们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学习。

二、切合实际,教会方法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进行逐字逐句地翻译,导致原文、译文相分离;学生一字不漏地背、记,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根本谈不上语感、意境,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笔者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并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翻译出文言文中的意思。若还有不懂的地方,可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从而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所以,文言文翻译大致可分三步走,首先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进行直译;其次根据需要,适当调配词序;最后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要求,作出增补。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职等,只需保留即可。

三、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文言文难学,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的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词类活用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比较、归类,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如《捕蛇者说》中,有两个句子出现“赋”字:“岁赋其二”、“更若役,复若赋”。这两个“赋”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前者是动词,“征收”的意思,后者是名词,“赋税”的意思。再联系复习旧知,《岳相楼记》中也出现一个“赋”字,“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句中的“赋”和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一种文体,这样加以综合比较,使学生能一目了然。若做成笔记,更有利于复习,增强学习效果。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则可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使其牢固掌握。如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情况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作代词用,可以指代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们)、她(们)、它(们)”等;其次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的时候无实在意义,可不译;三是作动词,这种情况不大多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之”,《陈涉世家》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辍耕之垄上”中的“之”,这就要特别当心。复习时,教师应将这些知识综合讲授,然后要求学生举例,这样就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以上三点是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此总结出来,以与同行共勉。

猜你喜欢
教法文言文探索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What kind of role should English teachers play in the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