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中生成的小学音乐欣赏课

2009-05-11 08:52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欣赏课教学资源笔者

陈 颖

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教师在课堂实际中首先要从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并以中学会认识、建构自己的认识。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这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的彰显与主体的弘扬;从师生共同的角度来说,这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是互动生成的课堂。学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教学的目的是唤醒他们的生命力,以促进其发展。实践发现,只要教师重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并对其进行深入观察、充分了解,就能从他们身上开发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

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笔者在上好基础课及器乐课的同时,尽量克服校内音响资源溃乏的困难,为他们开设了欣赏课。经过认真研究、细心琢磨后,笔者精心挑选了几首中国古典名曲,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在课堂上运用讲、说、画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欣赏音乐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以帮助他们理解音乐,并希望他们通过直观感受,变教条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是笔者自己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们脸上的表情依然是一片茫然,不像想象中那样如痴如醉。课后,几个胆大的学生说道:“老师,这首曲子好难听呀,我们都听不懂。”“老师,这首曲子离我们太远了,不接近我们的生活。”……笔者的热情大为受挫,此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曲高和寡”了。之后在观摩主题班队课时,猛然醒悟:何不让学生自己也来上上音乐欣赏课,他们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啊。

音乐欣赏是学生学习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学生对音乐的直观感受与音乐本身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给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听了学生叽叽喳喳的议论后,笔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音乐欣赏课,深入了解了学生现有的音乐认知水平,并趁势诱导,发掘他们自身的教学资源,从而尝到了一点成功的喜悦。

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多数学生到了高年级就喜欢听流行歌曲,学得比老师快,听得也比老师多。他们认为那些歌曲接近生活,且比较现代化。于是,笔者就请学生自己来上欣赏课,有些音乐积极分子非常乐意地接受了。他们有的找自己喜欢的曲子,有的查找有关资料,有的请教老师……几天后,一堂凝聚着集体力量与智慧、代表集体思想和心声的音乐欣赏课拉开了帷幕。

“今天,我请大家欣赏——《酸酸甜甜就是我》。”只听文娱委员这样介绍着。

此时,笔者以学生的角色出现,举手发问:“你为什么介绍我们欣赏这首歌?”

“因为我觉得这首歌很好听,听起来很亲切,很能代表我们的心声。”

“那你能告诉我们欣赏时要注意什么吗?”

“嗯,在欣赏时,请大家注意歌曲的节奏、速度,以及歌词的含义。”

虽然学生对欣赏的目的、要求说得很肤浅,但毕竟说出了心里话,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笔者为学生能找到“知音”而高兴。

这节音乐课就如同笔者观摩的班队课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生针对每首歌曲的欣赏要求认真地聆听,主动思考并且积极探讨,他们还对下一首即将欣赏的歌曲充满期待。音乐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其乐融融的景象。

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教师在课堂实际操作时要从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他们从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从这一次课堂实践中,笔者深深地认识到,要使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就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现有的音乐认知水平,并趁势诱导,满足其学习和表现的要求,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增强学习音乐的信心。

二、挖掘学生潜能,帮助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于一些远离其生活年代的音乐作品,欣赏起来比较困难。在语文课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同样,音乐课也可以通过扮演角色来体验作品。于是,在欣赏聂耳的《码头工人之歌》时,笔者就做了“扮演角色,理解作品”的尝试。

先利用学生的直观思维对作品所描述的时代背景及内容进行分析:

师:大家看图中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生:一些工人在码头上搬东西。

师:你能看出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年代的工人吗?

生:好像是几十年前的,可能是旧社会时的工人。

师:再看看他们搬东西时的表情是怎样的。

生:东西好像很重,他们搬得很痛苦,还有一种愤怒的表情。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通过亲身体验,根据解放前码头工人悲惨的生活以及他们团结起来勇敢反抗的故事而写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聂耳是怎样用音乐来描写这群码头工人的。在欣赏时,大家看着画面,根据歌词,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师:歌曲中出现了好几次“搬哪,搬哪,唉咿呦!唉咿呦嗬!”你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有的学生搬起椅子,放在背上,躬着背,迈着沉重的脚步……)

师:歌曲中,“弟兄们,团结起来”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

生:很气愤,表现对压迫生活的不满。

师:说得不错,先请女同学来朗读这一段,大家听听感觉怎么样。(全班女生读)

生:声音太温柔了。好像没什么感情。可能男生读会好些。

师:对,女声表现沉重、痛苦就不如男声有力,请男同学来一遍。

(全体男生用粗犷、沉重、愤怒的声音朗读)

师:读得非常有感情,现在请几位同学来扮演“码头工人”背着“沉重”的“木箱”,迈着“艰难”的步伐,“痛苦”的表情里蕴藏着巨大的愤怒和反抗的力量……团结起来与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抗争。

学生通过“扮演角色”的亲身体验,终于体验、理解了旧社会码头工人悲惨、辛酸的生活以及顽强抗争、不屈不挠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

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应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各种活动、学习、实践,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其在主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个性与能力,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热火朝天的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只要充分了解学生,就能从他们身上开发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欣赏课教学资源笔者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初中美术欣赏课中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