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诗意的语文课堂

2009-05-11 08:52丁宏霞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诗意蝴蝶语文课堂

丁宏霞

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凭借诗情的激发,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动,应凭借诗意的追寻,让学生焕发诗一般的创造智慧和优美意境。

一、关爱生命,让语文课堂洋溢诗情

关心自然和生命,是诗意之魂。儿童的心灵十分纯洁、美好,对自然和生命有着独特的感悟。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应凭借诗情的激发,让这种美好保持下去,并发展起来。

在苏教版二年级课文《台湾的蝴蝶谷》一课的教学中,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老师认为课文用词非常准确,且注意了变化,因此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在教学“飞过、穿过、越过、赶到”这组动词时,设计了将两组动词调换位置进行比较,以训练学生用词的准确,但孩子们的回答出乎意料且令人感动:

师:老师把“穿”和“越”交换位置,变成“越过树林,穿过小溪”,行不行?请同座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生讨论片刻后,小手林立……)

生:树林很大很大,小小的蝴蝶越过树林,会很累很累。

生:森林里的树很高很高,蝴蝶飞过大树会飞不动。

生:蝴蝶不会游泳,从小溪中穿过,翅膀会被淋湿,就不能赶到蝴蝶谷去了。

生:蝴蝶从溪水中穿过,会淹死的,我们不忍心让蝴蝶淹死,所以我们不同意两个词交换。

……

“不忍心”、“不同意交换”…… 多么超凡独特的感悟,多么纯洁美好的心灵!稚嫩纯真的话语倾注了他们对蝴蝶的怜惜,对生命的关爱。在他们幼小的心中不忍心让小小的蝴蝶掉入水中,不忍心让蝴蝶飞过高大的树林。这是孩子的真,孩子的情。正是这份真挚的关爱,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诗情。

二、激发灵感,让语文课堂栖居诗意

灵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顿悟”,它一闪而过,可遇而不可求。因此,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个体思维的火花,并充分引导,使其潜在的灵性被淋漓尽致地挖掘出来。在孩子们展现诗性之际,正是语文课堂栖居诗意之时。

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当美丽的蝴蝶通过多媒体课件飞进课堂,孩子们置身于蝴蝶世界之时,教师极富感情地描述:“人们把蝴蝶比做会飞的花朵,虫国的佳丽,有生命的灿烂图画。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那五颜六色、上下飞舞的蝴蝶像什么呢?”孩子们观赏着多媒体画面中成千上万、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的壮观场面,听着老师优美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一个个浮想联翩,灵感大发:

生:那上下飞舞的蝴蝶就像空中飘飞的五颜六色的树叶。

生:像彩色的纸片。

生:像五彩的花瓣。

生:像五彩缤纷的风筝。

生:像满天五颜六色的星星。

生:像彩色的雨滴。

……

“彩色的雨滴”,多么超凡大胆的想象,多么神奇精妙的构想。即使是诗人,也许也难以产生如此绝妙的灵感。这种课堂灵感的引发,使教学远远超越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成为教学过程的生成性中最宝贵的一部分,也是课堂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正是由于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灵感,才使得语文课堂变得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

三、呵护童心,让语文课堂充满诗趣

纪伯伦说:“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孩子,却无从把你们的思想给予孩子,因为孩子有他自己的思想。” 童语天真无邪、憨态可掬、洋溢童趣,率直地表现出童心的世界。这就是儿童,他们没有成人的种种约束,拥有自然和天真的世界。因此,语文教师要呵护童心,留住孩子的童真,让他们在充满诗趣的语文课堂中享受生命。

《云房子》是教材里的一篇课文。课上,当孩子们读到:“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了?”时,他们对云房子的去向非常关心。老师一时也难以回答,就势把“绣球”抛给了孩子们,结果答案五彩纷呈:

“云房子被天空妈妈收回去了。”

“被风伯伯带到江南去看水乡的美景了。”

“她听说大海很宽,很蓝,很美,溜去看大海了。”

“她躲到风伯伯的袋子里了,正跟小鸟们捉迷藏呢!”

……

这就是充满童趣的回答,在孩子的心中,小鸟会唱歌,花儿会含笑,蟋蟀会低语,而云朵就会去那些地方。这些孩子心目中理所当然的答案充满了童真。教师的评价语是“多么富有诗趣啊!”教师没有把科学的答案强加给孩子,因为他深深地懂得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处正是他们的思维智慧闪光时。

的确,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答案有点异想天开,然而这些“错误的答案”却闪熠着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折射出他们可贵的原创精神,使语文课堂充满了诗趣。

四、平等对话,让语文课堂达到诗境

平等对话是《语文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理念,只有平等对话才能真正的引导;只有平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平等对话,才能相互倾听,相互接纳;只有平等对话,才能相互尊重,彰显个性;只有平等对话,才能让语文课堂达到诗境。

在习作练习《童年趣事》时,笔者让学生讲讲他们美妙的童年,并和大家分享快乐。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到过家家,把沙土当做米,水当做油,野草当做菜,然后做饭吃。有的讲到把稻穗插在耳际,当作垂下来的耳坠……学生讲完后,笔者也开始讲自己小时候偷吃桑椹,弄得嘴唇赤紫,因怕挨骂,而不敢回家,就用河水使劲洗嘴唇……师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得到加强,使教学过程充满了师生的激情与灵感,并弥漫着人情味。平等对话使课堂充满生机,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真诚。在平等对话中,师生双方的心灵彼此敞开,并准备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此种境界,不正是语文课堂所追寻的诗境吗?

要使课堂洋溢诗情,栖居诗意,充满诗趣,达到诗境,老师首先就要学做一名诗人,让教学语言诗化,让情感诗化,让教学内容诗化,让师生的交流平等化。吟读我们这个诗歌大国浩如烟海的佳作,我们所能获得的那种诗感与课感是那样的血脉相通:既严正,又自由;即精深舒展,又深沉厚重;在热烈中透视几多恬静,在率直中有着不尽的微妙。这种诗感与课感的和谐相通,正是我们所追寻的新课堂的诗境、诗情。

语文课堂,一个焕发着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课堂,也必定能成为师生课堂生活的“诗意栖居地”。在这样一个艺术的殿堂里,人的生命将得到尽情的释放,享受着自由,享受着尊重,享受着平等,让语文课堂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让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诗意的享受,成为师生共同快乐的园地,是我们永恒的追寻!

猜你喜欢
诗意蝴蝶语文课堂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虫子的诗意奇旅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永恒
冬日浪漫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为了蝴蝶
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