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翅膀——浅谈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中职生的想象力

2009-05-22 06:33谢陶生
消费导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想象力语文教学培养

谢陶生

[摘 要]本文主要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训练学生语言、增强学生想象力,训练学生写作、激发学生想象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学生 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⑴这说明在由学生、教师、学科对象三方组成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而变成了学科对象的主动自学的求知者和探索者。学生在发挥想象力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决不是以繁琐分析和机械练习的方式,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语文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更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么,语文教学如何给学生插上想象的这对“隐形的翅膀”,张开想象力的翅膀怎样在语文的世界中尽情地翱翔。

一、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知识的匮乏,是导致当前中职学生素质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知识的多少,决定着学生的想象力。随着职业技术学校“并轨”,生源骤然起了质的变化,“大滑坡时代”的来临。教与学的过程变得很戏剧性了:“要么是台上广征博引、声嘶力竭,台下一片混沌寂然;要么是讲《诸葛亮舌战群儒》时还要强调解释孔明就诸葛亮不是姓孔名明,更不要讲还需纠正学生“蒲松龄是清朝短篇小说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面对如此的状况,学生们叫“太深太难”,老师怨“太笨太懒”,难以想象“相看两厌”的教学现象也随之呼之欲出。可见,生源素质的降低,学生的知识贫乏,教师教学手段的陈旧,是导致学生想象力狭窄、肤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充分掌握、积累知识前提下,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⑵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在大屏幕前,我们的教师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的摆在学生们面前,引领他们去欣赏“春”的千姿百态,聆听“潮”的汹涌澎湃,感受“莲”文化的无穷魅力。动静结合、声像俱佳,学生乐学,老师不累,语文课上其乐融融。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时,传统教学中,去过苏州的老师还好点儿,没身临其境的只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真是老师心里犯嘀咕,学生课下真糊涂。如今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们边欣赏园林实景边聆听课文范读,耳闻目睹,真正是“游”了一番苏州,这一遍下来园林的美妙不用多说也明白了八九分,再看课文已是一目了然。最后,通过前面的介绍,以及对课件知识的充分吸收,请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在介绍的同时,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学生们站在大屏幕前煞有介事的介绍,俨然一位当地的导游,此时的学生有新鲜感、成就感,因此个个兴趣盎然,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其次,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地诱导学生去体味、观察、比较,以帮助学生储备丰富的表象,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那么,重视课内外材料的联系组合则显得尤其重要。如学了:“碧水东流至此回”;“春来江水绿如蓝”;“黄河流水鸣溅溅”;“桃花流水鳜鱼肥”;等诗句后,我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领会诗人借助流水表达出的不同的感情。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意识到,正是由于诗人对水有了整体、充分的认识,才能从大小、冷暖、颜色、气势、速度等方面来塑造文学形象,表达不同的感情。

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和谐课堂,开辟想象力乐土

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如果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生动的语言,就如同“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着力训练学生语言、以增强学生想象力。运用优美的语言,感染、熏陶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准确体会遣词造句的表现力量,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感染下,精神得到熏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对此,要经常选择一些现实性、教育性比较强的文章,在课前采用朗读比赛的方法,要求学生先对文章进行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的意境,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讨论,这样即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动力,促进想象力的发挥。

三、充分把握教材实体,理论联系实际,插上想象力翅膀

有人说,想象力是认识活动的翅膀,事实好比空气,这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飞得快。想象可以打破空界限,它不仅能增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而且使学生更好地、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前提下,从训练学生写作入手,展开联想翅膀。如诗歌教学中,由于诗歌局限于篇幅,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展开而留下空白,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体会这“意无穷”,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加以补充。如杜甫的《石壕吏》,写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就结束了,诗人并没有写出老妪、老翁的结局。这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老翁可能产生的言行和思想活动,进行续写,也可对叙事诗进行全文改写,写尽老翁的辛酸、悲苦。所以想象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依据教材进行续写,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尽情的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文章再添新笔。

理论联系实践,是培养想象力的必然途径。那么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可利用学生的专业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多参加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例如,今年学校举办的“我爱我专业、创业之星”的征文活动中,教师先简要介绍了征文的内容、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后,就充分调动起学生自觉参与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他们或在网上或在图书室查找资料或去采访已经工作了的学哥学姐们。一个星期后,大多数同学就把所写的文章交上来了,由于文章中有很多专业术语,还请了相关的专业教师参与评定。这些教专业课的老师认为:通过这样的征文不仅提高了学生语文的热情,而且也培养了他们专业课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

想象力是一种能力,它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想象力,有机地融入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达到既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又发展学生能力的境界,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艺术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感受与思考》 邬君阳

[3]《当代语文教法学法辞典》

猜你喜欢
想象力语文教学培养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