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我的爱为你热泪盈眶

2009-07-16 09:33冯慧敏
新作文·初中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爱国故乡

冯慧敏

主题导语

在庆祝祖国六十华诞的日子里,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爱国热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爱国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有具体可感的事例。回顾历史、牢记屈辱是爱国,关注社会的发展是爱国,热爱祖国的河山是爱国,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提高自身的素质也是爱国。近几年,“热爱祖国”这一主题阅读也走进了中高考,对于这个既热门又古老的永恒话题,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应予以高度重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爱国主义的篇章”,倾听爱国主义的赞歌,感受爱国主义的情怀,汲取爱国主义的养分。

名篇赏读

●美文一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栋栋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片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囿有两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是从中国来的吧!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花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的情感再回忆起来。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来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宫殿阶台,或者亭阁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大江南北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事物,也见过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从未因异乡事物不同而想过家。到了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是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了成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看过的,我只感觉她古老,并不感到伤感。我曾在秦岭中拣过与香山上同样的红叶,在四川蜀中我也看到过与太庙同样古老的古松,我也并没有因而想起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穷得像个乞丐,而心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地说过自己:“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到了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根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感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没有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就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记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故乡花草的艳丽。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笨拙的老牛,才显得淳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汪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素墓庐,把她点缀得美丽了!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从没离开过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依,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的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选自2008年第10期《美文·下半月》)

赏读: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和朋友到费城郊区的一所大学里看花,看到的是牡丹、雪球和丁香,并没有说看到兰花,但以“失根的兰花”为题,这是为什么?当你认真品读全文后,便会发现个中原因:兰花在文中是作者情思的凝结点。文中虽没有直接描写兰花,但第九段写道:“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都飘在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离开祖国的人,也就像是没有根的兰花,因此以“失根的兰花”为题就恰到好处了。作者写花即是写人、写文化;写“失根的兰花”即是写远离故土的游子思念家园之情,写处于异域文化包围中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的依恋。全文以记叙为主,融叙述、议论、抒情为一体,在感情的对比变化中,揭示文章的主旨。“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一句就是说作者身处异国,由于感情变了,看到的故乡花卉,也失去了原有的俏丽。作者“情感突然变了”,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叙写:一是思家想亲人;二是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三是飘零异国的失落感;四是国破家亡的痛苦。特别是“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一句,很有嚼头,很有意蕴,字面上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身处异国,希望能见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但因国土沦亡,背井离乡,又怕睹物伤情,经受不住感情上的折磨。这句话进一步抒发了流落异乡的游子浓厚的思乡之情,是一种“思乡清切”的心态。这样的凝情于笔端的语句,当然会使人们在阅读欣赏之余,领会到其中的深意。本文还组合了诗画传说、人文景观等大量的文化意象,使文章显得厚重而有诗意。第九自然段写到宋朝画家郑思肖画兰,是在前文对可见景物描写的基础上的深化,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另外,本文的语言含蓄深沉、淳朴优美、耐人寻味,综合运用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譬如以“萍”与“絮”两件事物比喻人生,饱含深情厚意,体现了陈之藩散文“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之风格。

●美文二:别了,我爱的中国

郑振铎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

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他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这是我的誓言!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赏读:

《别了,我爱的中国》是郑振铎先生写于1927年的抒情散文。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处于苦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这时的郑振铎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为避开国民党政府的压迫,出国去西欧游历。就在他离开祖国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散文。作品描述了作者离开祖国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抒发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感情。本文用“事物”和“情感”两条线索串联全文,在叙写“船离岸——船向前驶——船入大海”的过程中,抒发了“离别情——奋斗情——爱国情”。“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是文章的中心句,共出现三次。用在文章的开头,抒发了对亲友的留恋之情。用在“……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两岸是黄土和青草,……海水满盈盈的……”之后,作为结句,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用在文末,抒发了报效祖国之情。这样写有机地联系了亲友的送别、沿途的景物、作者的联想三个方面的内容,使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奋斗之情的表达层层推进,不断深入,不断强化。这篇散文是对压抑已久的情感的宣泄,是对未来期望的宣言,是爱国的决心书,也是郑先生怀揣远大抱负的写照。

美文三:漂泊者的故乡

刘墉

归乡

到阿拉斯加靠近北极圈的费尔班克去,偌大的巴士里,只有我这么一位乘客。

窗外除了远处仍然覆着白雪的山头,四面望去全是杉树林,那些树又都长不大,好像上面有什么力量压着,全不到5米高。

“树长不高的!上面是雪,下面是冰,即使在夏天,往下挖,没几尺就是冰冻层了,”中年的女司机对我一笑,“一年只有4个月不下雪。”

“在这儿生活,寂寞不寂寞?”我问她。

“不寂寞,我有8个孩子。从17岁开始生,现在老大都30了,”她又回头一笑,“下月抱第7个孙子。”

“他们都到南边去了吧?”“不,全在费尔班克。”

“没一个到美国本土去?”“去玩过,都回来了,受不了外面的拥挤和吵闹……还有污染。”她突然发出一串大笑,“信不信?这里是天堂,一个鸟不生蛋的天堂。天堂不一定是沃土,沃土不一定是天堂。”

守土

电视上转播奥运会体操比赛。特别为夺得男子团体金牌的俄国队名教练阿卡耶夫作了专题报道。

20多年来,阿卡耶夫为俄国训练出许许多多体操名将,一个个拿到奥运奖牌,又一个个移民欧美。

对欧美那些富裕国家,争取顶尖好手“入籍”,是他们不遗余力的事,只要想跳槽,几乎立刻就能办成。于是那些跳槽的选手,一个个换了护照,拿了高薪,住了华厦,代表其他国家出赛,或担任其他国家的教练。

但是,阿卡耶夫仍然留在俄国住小小的房子,拿不高的月薪。

“谁说俄国穷苦、没前途?”阿卡耶夫在电视上说,“我就爱它。”

现场转播,也特别拍摄了以前受教于阿卡耶夫,而今代表其他国家参赛的“老学生”的画面。

镜头运用得很妙,远远地阿卡耶夫不时抬头远眺“老学生”的特写。

老学生从平衡木上摔下来了。

阿卡耶夫的脸色一震。

我不知道他的感觉,是喜,是悲?还是再一次的失落?我猜想,阿卡耶夫会不会心里暗骂:“谁让你不留在自己的土地上?”

离乡10年前认识了一位从苏州来的青年画家,他抱着一叠作品四处兜售,画的都是“水乡”。氤氲的水汽、蒙蒙的雨丝、撑着伞的村妇,在青瓦白墙的杏花村里。美极了。

隔两年,又遇到他,画价涨了不少,画的依然是“杏花春雨江南”,用的依然是宣纸、徽墨,只是感觉差多了。

“离开小时候长大的土地,只好拿以前的旧稿子改造,‘空想总不如‘眼看的变化多。”画家倒也坦白。

最近逛画廊,又见到他,江南的雨景成了纽约的高楼,凄迷的水色成了十里红尘的灯火,透过水墨的技巧,把纽约的风景画活了。

“我找到了另一块土地,”他得意地说,“何必执著在一个地方?”

归乡与离乡

故乡就像母亲,有的人会守着母亲一辈子。有的人小时候虽然爱妈妈,到了叛逆期,却看母亲不顺眼,急着离开家。也有人在孤儿院长大,从来不知道母亲是谁、家在哪里。

我常想,到底是那“安土重迁”,守着故土一辈子的人对,抑或“志在四方”,早早就离乡背井、出去打天下,甚至一辈子不再归乡的人对?

“故乡”,英文说得好,是Home-town也是Birthplace,家在哪里,哪里就可以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不一定是父母的故乡。正因此,我们才不住在“周口店”;也正因此,世代的人类,才会东南西北地漂泊,创造了多样的文化。故乡,本来就不该执著在一个地方。

有人总盼着归乡,有人常盼着离乡。归乡是去寻找自己的故乡,离乡是为子女创造另一个故乡。

这世上有凡人,知道他的祖先是从哪里漂泊来?

这世间有凡人,知道他的子孙将往哪里漂泊去?

只知道:在这漂泊与漂泊之间,我们有了家。对于漂泊者而言,上一个家,就是故乡。

(选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年1月版)

赏读:

这篇散文体现了作者以往的一贯文风,灵动自然、真挚感人、简约精粹、叩人心扉。文章围绕中心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表达了一种独到的哲理观:故乡是从异乡演变而来,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在结构上,结构精巧,条理清晰。全文分三部分,先叙后议:先叙写几个精妙绝伦、开人心智的小故事,突出三个人物的生活片段,表现他们对故乡的态度上的差异;然后在每个部分的结尾妙笔议论,小中见大,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留给人以无穷的回味。运用三个小标题标明各部分的侧重点,使文章的层次更加清晰明了。在语言上,简约平实、平易近人、意蕴深远。“归乡”的末句“天堂不一定是沃土,沃土不一定是天堂”,仔细品味,有启人心灵的感悟,反映了女司机对故乡的辩证认识,意在说明无论故乡环境好与坏,只要是生养自己的地方,才有自己真正的爱,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守土”中那充满禅趣的对话,写出了从苏州来的青年画家三次不同的表现,告诉人们:故乡,本来就不该执著在一个地方,在漂泊与漂泊之间,就有了家,也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归乡与离乡”中的“在这漂泊与漂泊之间,我们有了家”一句,充满令人莞尔的幽默,意在告诉我们家是不固定的,它是随着人的工作生活等因素的变化而迁徙的;同时也照应了题目。读刘墉的散文,如品香茗,“三月不知肉味”。他的作品是一扇门,向每个读者敞开,进门之后的无限风光、盎然趣味、个中真意则需每个观览者自己领略。

链接:

爱国语录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国耻来雪,何由成名?

——李白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猜你喜欢
爱国故乡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故乡的牵挂
走在故乡
坐上这趟车去“云的南方、花的故乡”
月之故乡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我在南方,最忆故乡 外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