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授病之成语新解

2009-07-16 09:33
新作文·初中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专家教授城管成语

菲 儿

前言:

这是一个喧哗的时代,那些昔日沉寂在书堆里、学院中的专家教授也不甘寂寞,他们追逐着一场又一场的媒体盛宴,以喧哗的方式给这个时代增添着一些浮光掠影。

就在最近几天,网络和传统媒体,正在一致声讨来自北大的教授孙东东。就是这个人,在接受采访时斩钉截铁地说,那些上访专业户,99%都是精神病患者。一石激起千层浪,恐怕孙东东本人也不会想到,人们不仅要求他道歉,而且一些上访户连日在北大,要求其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这一事件的发生,正好在教授董藩刚刚宣布未婚同居可以促进房屋需求之后。而在去年和前年,以华南虎事件中的“兽类”专家为代表的教授群体也成为人们争相讥讽的对象。在不长的时间内,专家教授们雷人的言论不断。抄袭事件、嫖娼事件、性骚扰事件、潜规则事件……从未间断的丑闻似乎使“精英”们的光环黯然褪色。

有人说,首先是专家缺乏独立自重的身份,他们始终在为权力和利益代言,在娱乐社会里,身份与德行并不成正比。这些人,一直被称为“社会的良心”,如果他们丧失基本道德,或者被迫或者主动与权力或者金钱结盟,那对社会公正带来的伤害将是致命的。如果浩瀚的媒体言论中,连专家教授都不能相信,那么,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呢?

成语新解一:自相矛盾

[主人公]

孙东东身份很多,据网上流传版本的不完全统计:有北大法学院教授(北大法学院官网显示是副教授)、北大司法鉴定室主任、司法精神医学主任医师、卫生部专家委员会委员(4月10日被卫生部发言人否认)、司法部全国司法鉴定人资格考核领导小组成员等。

[成语原意]

自相矛盾: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出自《韩非子》: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不会破的盾和没有不破的矛,不可以同时存在。

[案例]

2009年3月,一家杂志刊载了对孙东东教授的访谈,他谈到精神病和上访户时说:

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吧,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

他们为了实现一个妄想症状可以抛家舍业,不惜一切代价上访。你们可以去调查那些很偏执地上访的人。他反映的问题实际上都解决了,甚至根本就没有问题。

把他(们)送到医院就是(对他们人权的)最大的保障。

孙东东的发言被披露后,激起网络上下的声讨,人们没有忘记2008年三鹿事件中孙东东说的话:“目前我们国家市场销售的奶粉绝大多数保险,三鹿的这次事件应该是意外事件,偶发的,不属于群发事件……从目前来看政府处理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疏漏。”而事后不久,三鹿事件就向孙东东所说的相反方向发展。

[新解]

有人便追问,如果一些老上访户碰巧遇见了孙教授,大家说,这不是说我们有精神病的教授么。一时失去理智,动起手来,孙教授秀才遇见兵,情形可想而知。这可就有问题了,如果他们以孙教授的话为自己辩护,那么根据《刑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可是,如果孙教授不满,坚持要他们负刑事责任,自己又有言在先,那是不是需要首先承认自己胡说呢?

自相矛盾:意指一些教授治学不严谨,胡言乱语一通,所说的话经不起推敲。

成语新解二:庄周活鲋

[主人公]

著名地产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

[成语原意]

《庄子·外物》:庄周在路上碰见一条鲫鱼,在干涸的车辙中张望,它说:“我是东海的波臣。你能给一升半斗的水救我的命吗?”庄子说:“好吧,我要去劝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愤怒地说:“我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你却要我等西江的水,还不如趁早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

这个成语的寓意是: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地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

[案例]

3月26日,在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上,董藩开场便语出惊人:“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没有!”接着又说:“现在离婚率比以前高了很多,理论上离婚就需要两套房子住人。我们还发现同居的人现在大量增加,同居也是需要房子的。过去很多大龄青年和父母住在一起,现在大龄青年都搬到外面住了,也需要房子。我们还发现有的人有两三个家庭,也都需要房子!”对于董藩的观点,连会议主持者都惊呼新奇:“我从未想过中国的房地产业居然跟中国的未婚同居有关系!”董藩的话语一夜间风传大江南北,雷倒了无数人。

[新解]

在董教授看来。一是离婚率提高,本来夫妻俩只需要一套房产,现在离婚了需要购买第二套;二是随着年轻人的开放程度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同居,同居也要购置房产;三是社会上的“剩男剩女”们,老百姓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离婚多了、同居多了、大龄青年与父母分居多了、一个人有两三个家庭的多了,这些都刺激了购房需求。总而言之,购房需求既然如此巨大而且刚性,怎能说房地产存在泡沫现象呢?

且不论董藩先生所列举的这些想当然的购房需求,比如离婚与同居同样带来住房需求就是一对矛盾,不值得一驳。就算他所说的是一种客观现实,也无法掩盖房产价格与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这一无可辩驳的现实,而这正是房地产泡沫的根本所在。避开这一点而大谈特谈他虚构出来的“刚性需求”,真不知道有多大的说服力。

庄周活鲋:一些学者打着关心社会、爱护公众群体的旗号,所作所为却只是在为某些利益集团谋利。

成语新解三:掩耳盗铃

[主人公]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教授高锋。

[成语原意]

《吕氏春秋·白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案例]

日前,一篇被网友称为如何让城管使暴力不外现的“城管独门秘笈”帖子在各大论坛流传,其中涉及的“不给相对人以喘息的机会、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等教学内容被网友称为“雷人语录”,引发多方争议。该书由北京市城管执法局与北京市市政管委培训中心联合成立的城管培训教材课题研发组统一编写,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公开出版。作为本书编者之一的高峰教授在呼吁公众理解城管的同时,也表示城管应多与公众沟通,让更多的人了解城管的工作。该书的课题组成员之一高锋教授说,当时的课题研发组大约有七八个专家,教材的内容是大家共同总结出来的,并不是哪一个人想到的。

[新解]

八个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就是向城管队员们灌输了“以暴易暴”的错误理念和蔑视法律、崇尚拳头的恶劣习气?多少年来,中国社会一贯敬畏专家,因为他们是学有所成、指点江山的智识者,他们被认为知识和良心都堪为社会的楷模。然而,少数专家以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公众心寒,以荣誉地位换取不法利益者有之,心浮气躁哗众取宠者有之。北大教授孙东东在媒体上称,99%以上老上访户有精神病,不久迫于社会的压力不得不出来道歉。越是专家说话越应当严谨,因为不仅社会敬重专家,而且专家的观点、成果极有可能被用作决策、行政的依据。尽管“一言误国”有点言重了,但无论是出于对社会负责,还是出于对专家本人的学术声誉负责,专家说话、写书都应当对得起良心,经得起考验。

掩耳盗铃:指专家教授背离良心和社会准则,想以区区之言掩盖天下人耳目。

猜你喜欢
专家教授城管成语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水调歌头·武汉加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优秀稿件征集启事
漫画漫话
拼成语
城管递烟执法,无需批评却要检讨
在践行“三严三实”中提高城管水平
猜成语
大邑:“党建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