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首歌

2009-07-16 09:33
新作文·初中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作文题泥土中考

臧 涛

写在前面的话:

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有太多宝贵的体验需要用心去记录。因此中考作文题目在这一方面也总是提倡大家用“我手写我心”,鼓励同学们学会体悟成长的酸甜苦辣,学会从其中总结出人生的真谛。这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丰富的过程,特别是在亲自体会之后,会有更多的感触。

然而我们如何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成长心情讲给大家听呢?这其中不仅需要真情实感,还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手段。下面,就让我们跟着臧老师来一起学习“成长故事类作文”的写作要领和方法吧。

主题阐述

成长其实是个较宽的概念。既包括每一个人自小到大与众不同的经历,还包括一个人思想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轨迹。也就是说,你经历的每一时段、每一天,甚至每一时刻,只要对你有独特的影响——是你对自我人生的一种醒悟,是你对社会的深一层认知,是你情感的一次转折……所有这些,都可以记入你的成长档案,成为你写作这类文章的第一手材料。

写作这种类别的文章,最好能叙议结合,有感而发。要选好成长过程中不同寻常的事件,并把它生动、细腻、富有感情地叙述出来。不可人云亦云,毫无特色,也不可生编乱造,失真失信。有了生动的叙述还不够,写作者还要进行深层挖掘,带出感情,生出感悟,以达到画龙点睛之效。

纵观中考中这类作文的写作现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

首先,选材不可偏离成长经历的叙述,以免导致作文空洞无物。有的同学总喜欢空发议论,丢掉了成长中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最动人的故事,那么所发出的人生感悟就显得大而空,好比无病呻吟。

其次,不可写成“流水账”,眉毛胡子一把抓。成长的范围很广,但写作者一定要选出一个最有价值的中心,然后同绕中心选材,要学会大题小作,以小见大。如有一次的考试作文题目是:在__________中长大。有的同学就写“在初中生活中长大”,题下的内容分别写“初一怎么样”“初二怎么样”“初三怎么样”,千人一面不说,这篇作文中涉及的内容也太宽泛了,中心也太不集中了。有一个同学的作文却很独特,他的命题是“在一天中长大”。这位同学设置了三个小标题:“早上,爱拼才会赢”、“中午,要做生活的强者”、“晚上,我好幸福”。分别介绍自己最难忘的一天中的三个生活片断,由此生发出人生的感悟,阐释长大的内涵。内容具体,中心突出,把“长大”的过程放在“一天”之中,的确做到了以小见大。

中考回顾

请大家回顾一下近年来各省市中考作文的命题。

2002年山东中考作文话题:成长。

2002年荆门中考作文题:长大的感觉真(好或恼)。

2005年海南中考作文题:我生活在_____中。

2006年河南中考作文题: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2006年山西中考作文题: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2006年哈尔滨中考作文话题:笑对人生。

2006年呼和浩特市中考作文题:我在阳光下成长。

2006年厦门中考作文题:那一次,我尝到了_____的滋味。

2007年河南中考作文话题:那一次,我很_____(快乐、内疚、受启发)。

2007年大连中考作文话题:走路。

2007年黄冈中考作文话题:深深的脚印。

2007年宁波中考作文题:人的成长,犹如在沙滩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人生中的一步,有时至关重要。莫顿·亨特受益终身的经验,正是源于小时候的一次历险,走一步,再走一步,铸就了他一生的成就。

请你追溯自己的生活历程,截取一个或几个感受较为深切的片断,写一篇文章。要求具体地描述事例,反映自己的成长和进步。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2008年河北中考作文题: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2008年长春中考作文题:聊一段快乐的往事。

2008年杭州中考作文话题:日历。

2008年南宁中考作文题:一个让我_____的日子。

图文欣赏

2008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题目:

在成长的进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满分作文

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

江西一考生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看到作文考题,我想起了这首歌。半年来,每当听到这歌声,我心里总有惶惶的感觉。歌声让我想起父母,想起一包泥土。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

我的家在大山里,我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春日的鸟语花香,夏日的清风蝉鸣,我曾经与它们为伴。但生活的困窘,精神的贫乏,也使我时常与它们为伍。“山里的孩子命不好”,这是在山民间流行的说法,母亲打小就常常对我念叨:“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要走出大山。”我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为了母亲,也为了自己。小学时,每天翻越五六里的山路去上学,成绩一直在班上前三名。小学毕业后,我考上了城里重点中学的实验班。

进城来上学那天,母亲把我一直送到学校,安顿好我的饮食起居。临走前,母亲掏出一个小布包,轻轻地说:“孩子,拿着。”我看着她手中的包,看着那爬满了青藤般的青筋的手,惊疑地问:“这是什么?”母亲说:“孩子,这是一包土,咱家后园菜地里的。”我不解:“妈,您包它来市里做什么?”母亲说:“妈怕你进城里读书会骄傲,会想家!当你骄傲的时候,当你想爸爸妈妈的时候,你就看看这包土,想想山里的乡亲,想想乡亲们的艰苦生活。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你就得回山侍候这些土。”“我不要!”我有点不高兴地说,“我不会骄傲的,您放心吧。”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同学,我对母亲说:“赶紧扔掉吧,不要让别人看见。”母亲的脸色顿时暗了,我甩下一句“我走了,您回家吧”,就头也不回地走向了寝室。

三年来,那包土会偶从梦中滑落,让我的心在悸动,尤其是上学期我沉迷于网吧,双休日常常不回家,却打着电话告诉母亲功课紧张,让她把钱和衣物送到学校……

去年寒假过小年那天,母亲进进出出忙忙碌碌,一阵阵温馨包裹着我。我捧着书本,心里却总走神。忽然,“在我的床头柜里帮我拿剪刀来,我刚杀了鸡,剖鸡给你吃。”母亲使唤着我。我拉开床头柜,一个熟悉的小包赫然出现在我眼前。把剪子递给母亲后,我回到父母亲房间,小心地打开层层布包裹,是的,真是一包泥土!打开渗透着家的味道、渗着母爱的那把土,我的心开始颤抖。已经干燥的泥土的里面,还有一张字条:“孩子,走好自己的路,一

定要真正走出大山!”歪歪斜斜的字,一笔一画都是母亲爱的诠释,一字一句穿透了孩子懊悔的心。

我不敢想象那天母亲从学校回山时一路上的心情,这包土没有被扔掉,母亲竟然把它带回大山里的家,藏进了床头柜中。一包泥土,寄托着母亲对我多么重的心思啊。

大山的阳光也许不够温暖,大山的誓言也许不够响亮,但大山的爱却永远博大,足以拥抱整座大山,融化所有冰冷的心灵。新年开学,我拿起那包泥土准备收进我的行囊,想把它带到学校、压到枕头下,时时记着母亲的希望与期待。母亲发现了,盯着我看了一会儿,一句话没说,收回了那个布包。

真的,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我坚信,那把土在,梦就在!

品读:

本文作者用极富感情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动人故事。“那包泥土”是全文的一条线索,也是“我”表达感情的依托。全文的故事就是同绕这一包土展开的:小学毕业,“我”考上了重点中学,母亲意味深长地送“我”一包土,而“我”却倔强地说:“我不要!”。而后来,当我滋生骄傲,经历挫折,并在母亲的床头柜里发现那包土的时候,“我”才真正理解了母亲那颗爱子之心。新年开学,“我”想把那包土带到学校、压在枕头下,母亲却收回了那个布包,因为母亲已经感觉到了“我”对于那包土认识的变化。故事这样讲来,既切合题目,又一波三折,耐人寻味。结尾:“真的,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我坚信,那把土在,梦就在!”画龙点睛,使全文中心得到升华。

2008年富阳市中考作文题目:

日历是生活忠实的记录,我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日历具有生命感,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已将难忘的昨日珍藏于你的生命史?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明白鲜活的今日需要你去填补?当你翻过一页时,你是否意识到美好的明日等待你去创造?让我们伴随“日历”,将人生岁月谱写成永存的诗篇。

请你以“日历”为话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满分作文]

生命的日历

富阳一考生

一张一张撕下来,一张一张寄托了你的希望。

——题记

我不知道已经有多久没有去看她了。只是童年还有那模糊的痕迹,她的脸上有着看起来亮闪闪的银丝,有着岁月沉淀下来的痕迹。

“叮铃铃”,早晨的一声电话铃声将我从睡梦中吵醒,挂上电话的刹那,我愣住了。感觉世界就在瞬间将我淹没——奶奶出车祸了。当我火速赶去医院时,她已经躺在了重症监护中心。泪水一刹那涌出。我带着爷爷的叮嘱,回老家拿换洗的衣服。

还是那幢老屋,载满了我童年的味道和记忆。踌躇着走上了阁楼。走进卧室,记忆里的味道一涌而出,是她的味道。一瞥眼,我看见书桌上有好几本大大的日历,被凌乱的撕成一张一张。走过去一瞧,日历的正面普普通通,有着普普通通的日期,而反面的字让我愣住了:“2003年2月,囡囡今天和父母回家。”“2003年5月,囡囡今天打电话来让我多穿点衣服。”“2004年7月,囡囡今天升学考。”“2005年2月,我今天看囡囡的照片了。”“2005年3月,囡囡已经三个月没回来了。”“2006年2月,囡囡已经很久没打电话给我了。”我发了疯似地翻动着所有撕下来的日历。上面是详细的日子和我与她之间发生的事,时间精确到时、分。我有些不敢相信,却又心痛地想起,在昏黄的灯光前,她是怎样带着老花镜在桌前写下这一点一滴的。自己多久没回来了,自己多久没打电话了,是学业的繁忙,还是成长的疏远与冷漠?而她,又怎样把希望寄托在这一张张日历上,期待着我重新做回小时候那个撒着娇的囡囡?

我收拾好这一张张栽满了她希望的日历回到了医院。望着病床前那个头包白纱仍在昏睡的她,眼泪又一次决堤而出。我紧紧握住她的手,默默恳求老天不要将她从我身边带走。

床上的那张脸仍是小时候疼着我、爱着我的脸,亮闪闪的银丝,眉眼间的沉静。我悄悄将那张饱含我心愿的最后一张日历纸,塞进了她的手里,喃喃道:“奶奶,你快醒醒,囡囡来看你了,囡囡不会再让你数日历了,快醒醒……”

品读:

真挚和浓郁的情感赋予本文以较强的笔墨张力和感染力,而良好的写作功底又使得这种情感的抒发既饱满充实又酣畅淋漓。构思生动不俗。和许多考生把“日历”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相异,作者以“日历”作为写作的重心和情感的载体,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了最熟悉、最深切、最动人的材料,从而避免了许多作文所犯的话题和材料游离、情感空洞粗糙等毛病;语言的感受性不错,个别句子的表达显得跳脱和粗疏,但瑕不掩瑜,且情感的丰茂和文气的充沛有力地弥补了这一不足,是难得的考场佳作。

技法归纳

制造亮点“六兵法”

兵法一:巧开头亮点初现。作文贵在先声夺人。“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这是一首唱出人们心声的老歌,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满分作文《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就用它作为开头,一下子触到了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的情感被小作者带进了一个动人的世界里。巧写题记也能达到这种目的。满分作文《生命的日历》的题记就有这种效果。“一张一张撕下来,一张一张寄托了你的希望。”开篇的一句话,暗示全文内容,吸引读者不知不觉读下去。除了用引用、写题记的方式点亮开头,我们还可以尝试对话式开头、悬念式开头等多种技法。

兵法二:显细节光芒无限。例文中的许多画面我们记忆犹新,倍受感染,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一文,母亲掏出小布包的动作、那爬满青藤般青筋的手,以及母亲顿时暗了的脸色等,无一不是细节的描写,正是这些细节,一次次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生命的日历》一文,作者走进卧室的那种“味道”。就是一个细节,是一处妙笔,这“味道”其实是有双重含义的。还有奶奶在日历上所写的每一句话,作者也不厌其烦地向我们展示,因为这也正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兵法三:用对话诠释真情。生活化的语言能很好地表达最真实的情感,也容易达到感染人的目的。《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就有非常成功的对话:

母亲掏出一个小布包,轻轻地说“孩子,拿着。”我看着她手中的包,看着那爬满了青藤般的青筋的手,惊疑地问:“这是什么?”母亲说:“孩子,这是一包土,咱家后园菜地里的。”我不解:“妈,您包它来市里做什么?”母亲说:“妈怕你进城里读书会骄傲,会想家!当你骄傲的时候,当你想爸爸妈妈的时候,你就看看这包土……”

这里的字字句句都饱含着母亲朴实的感情,真实感人。

兵法四:有波折悬念顿生。例文的两篇满分作文都写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写出事件或感情的波折,也是成

就作文亮点的技法之一。

兵法五:借修辞文笔生辉。每一篇成功的作文,都要在语言的推敲上下一番功夫。我们在推敲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使用修辞来增加文章的魅力。如灵活地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借代、通感等修辞方式,或在句式上多加变化,陈述句、疑问旬、感叹句、祈使句等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增加语言的色彩。

兵法六:妙结尾余音绕梁。结尾可以画龙点睛,点明主旨。如《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中“我坚信,那把土在,梦就在!”的结尾,就给我们以震撼。结尾有时也贵在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生命的日历》的结尾就有这种效果。结尾的方式有很多,值得我们多多探究。

让我们多尝试、多创新,制造出作文更多的亮点来吧。

素材积累

1名言警句

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鲁迅

木有所养,则根本因而叶茂,栋梁之才成;水有所养,则来源壮而流派长,灌溉之利博。

——林逍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陈继儒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

自暴自弃,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啮心灵的毒蛇,它吸取着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马克思

勇敢者是到处有路可走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

——居里夫人

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去翱翔时,他是决不应该去爬行的。

——海伦·凯勒

经过的道路是艰苦的、坎坷不平的。可是无论如何,那是一条美好的道路。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血迹,也是值得的。

——罗曼·罗兰

2实例资料

洪战辉在逆境中奋起

洪战辉12岁之前,和众多农村的男孩子一样,有着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父亲、母亲、妹妹和他共同组成的家庭生活尽管艰苦但也很幸福。可突然有一天,他的生活改变了。就在他12岁时,父亲疯了,并摔死了妹妹……后来,家庭重担、父亲的拳头让母亲不堪重负,母亲也离开了这个家。而父亲又捡回来一个弃婴……在这种重压之下,洪战辉挺了过来,他照顾着有病的父亲,带妹求学十二载,克服了种种磨难,自立自强,感人至深。

张海迪身残志坚

中国的保尔——张海迪,身患高位瘫痪,在病榻上靠自学学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后来又掌握了多种外国语言。她还自学医术,为人治病,同时还从事翻译和写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周恩来少年立志

周恩来少年时便胸有大志,“为中华之崛起读书”便是他少年时的豪言壮语。

爱迪生并非“天才”

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可是他小时候并没有表现出“神童”的素质,在他上小学的时候,还被老师当作是智力远不如正常儿童的学生,并被劝退学。后来,他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证明了自己,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狄更斯倍受屈辱成大才

英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从小就历经屈辱。其父因负债累累被关进监狱,10岁的狄更斯也随他的一家搬进了监狱中,小小年纪便经受了羞辱和辛酸生活的折磨。后来,他当过皮鞋作坊的童工,就算在学校里也经常受到校长的打骂,后又因贫困辍学……但狄更斯没有因生活的重压和不公的世道而退却,反而更加刻苦顽强,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

新题演练

_____伴随我成长

请同学们先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然后作文,600字左右。

[学生习作]

谎言伴随我成长

王闪

古时“狼来了”的故事,已成为人们消遣的笑料,然而美丽的谎言伴我成长。

月亮代表你的心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今晚我心情郁闷,月光也显得黯淡。妈妈被老师“请”走了,原因很简单:我的成绩直线下降。妈妈回来了,看不出她有什么异常。我凑近点问:“妈,老师没说什么?”“说了,说今晚是中秋节,让我带你去看看月亮。”“没了?就没有什么批评我的话?”“没有,老师很重视你,说你基础好,只是最近老贪玩罢了。走,看月亮去。”窗外的月亮已透过云层,此时已十分皎洁。“此中有真意”,我要用心感悟母亲的每一句话。

电话情思

“爸,北京冬天冷吗?”我对着电话那头问。“不冷,比家里还暖和。”“那你干的活儿累吗?”“不累!别问那么多了,安心学习呀。”“爸,你能吃惯那里的饭吗?”“能,咋不能?”“那你住得怎样?”“好,好得很。别操那么多心,在学校别舍不得花钱,要吃好,天冷了,要多穿衣服……”北京的冬天真不冷吗?我理解我的爸爸。

读懂谎言

“别人家的孩子都闹着要新衣,咱也上街买去。”“妈,一人一件吗?”“不是,我的衣服还新着呢,你和弟弟一人买一件就行了。”我的嘴变成了“○”型。妈妈的身上明明穿着几年前的旧衣服,她为什么不给自己买呢?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下定决心,我也要说谎,决不看中任何一件衣服,我要送给妈妈一份新年的贺礼。

十六年的春夏秋冬,父母的谎言时刻伴随我。谎言中,我读懂了爱,我在爱中成长。

品读:

谎言本是可恶的。但王闪同学反弹琵琶,以“谎言伴随我成长”为题构思全文,给人一种非常新鲜的感觉。文章又以三个歌曲名称为小标题,激发人们阅读的欲望。小标题下的内容真实细致,很好地运用了对话的方式,能较好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文章语言朴实,生活味很浓,字里行间渗透着小作者的感情。

猜你喜欢
作文题泥土中考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泥土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翻开一块泥土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翻看一块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