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语文课改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009-09-21 09:48陈开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真棒语文课多媒体

陈开艳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沉闷课堂形式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我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有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多媒体教学的过度使用

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确实是方便快捷。但过度的依赖多媒体及使用不当,却大大地削弱了语文课的功能及语文教学上的魅力。主要表现有:课件是板书的简单复制,图片取代字,录音代替了教师的朗读,多媒体始终贯穿整节课,屏幕在学生面前频繁地交替闪烁晃动,使学生失去动手、动笔、动口的权利。另外,多媒体课件制造粗糙,图片生搬硬套,动画幼稚笨拙等,这种单纯追求“先进”会使语文教学走上歧路。

二、上课演变成表演活动

根据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的需要,让学生去进行表演,便于学生去领悟课文内容,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是一举多得。这与新课改强调的“以活动来促学生发展”这一指导相吻合,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活动场景中,去把握所需掌握的内容。

但有些语文课堂上凡是有人物的,有一点点情节的课文,均要求学生去进行表演;或有些课文虽有情节,但不适合学生去表演;或受时间、场地等因素制约不适表演的,也千篇一律地要求表演,好像不表演课堂就无法进行下去了。如;我去听某一老师上《美猴王》的一节公开课时,教具方面老师作了充分的准备。从自己家搬来了电视机、影碟机,向别人借来竹棍一根,箩筐两个,扁担一根,耙子一个。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教室里飘扬着《西游记》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一个学生用扁担挑着两箩筐,一个学生拄着棍子,一个学生拖着耙子,一个学生空着两手,分别扮演唐僧师徒四人,在拥挤的教室里生硬地逛至歌声戛然而止,整班学生看着四个嬉皮笑脸的“师徒“大笑。这样的表演,课堂是热闹了,但我们这节课所要落实的知识点到位了吗?夯实基础的要求我们做到了吗?

三、小组讨论活动每课必有已成格式化

讨论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加强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同时可以沟通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学会参与、倾听,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锻炼,树立自信,激发热情。

许多课堂中,讨论不少,但实质效果一般。有点老师根本不去挖掘文本,因此提出的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有的学生借着讨论的幌子在谈笑,像这样的讨论,这样的课堂,注定是无序和低效的。

教师应认识到什么该讨论,什么不该讨论,什么时候讨论,讨论多久,怎样讨论,这在备课中应考虑的,然后在具体的教学中统筹地进行调控,使教学讨论真正地收到实效。

四、知识迁移不合理

有些课堂上,文章的主要内容没有讲清,知识迁移却一大堆,造成整个语文课堂热热闹闹,内容上却乱七八糟。例如:某教师在教《端午节的由来》时,首先“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让学生回忆过去自己及家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接着“话佳节”,看大屏幕上的图画,请学生说出这些风俗;再接着对对联,教师给出上联;然后“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回答问题”,屏幕上出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和外国节日“圣诞节”在中国老年、中年、青年三代人中的认同情况的调查表,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请学生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这是一堂缺乏语文味的语文课。尽管我们鼓励课堂中要知识迁移,并希望学生学会迁移,但这种迁移应是有针对性的、明确的,而不是盲目的。教师应在课前准备中作出合理的筛选,设计及评估。

五、课堂教学评价的单一化

这里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我们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在表扬发挥它在课堂中的作用时,问题也随之产生了,教师的表扬单一,显得苍白,总是“对了”,“很好”、“真棒”等;表扬缺乏情感,语气生硬,没有亲切感;滥用表扬,不管是谁,不管对或错,不管回答问题难易度如何,总是“好”、“很好”,显得随意且不客观。在某节语文课上,学生回答问题对了,教师要求学生齐喊:“××,××,你真棒!”然后伴随着一声“耶!”竖起大拇指;如果答错了,教师则要求学生齐喊“××,××,一定行!”再答不上没关系,再喊“××,××,加油!加油!”这次伴随着有规律的敲桌声,答上了,又回到“××,××,你真棒!”外加一声“耶”及竖起大拇指,如再回答不上,只能重复着那震耳欲聋的敲桌声和“加油”声了。为什么?答对要鼓励,答错了也要鼓励啊,听起来有理,但整节课都是这些声音,好像就让人有些犯晕了。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真棒语文课多媒体
唐乐乐真棒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今天真棒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自食其力的感觉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