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教写作的“三步教学法”

2009-10-15 03:29张建敏
教坛聚焦 2009年7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

张建敏

内容摘要:写作是学生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活动是写作的情感之源。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在体验中写作。构建“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写作”三步教学法,既能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又能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 交际活动 语文素养

一、教学之困惑

自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学习课改精神,认真钻研《语文课程标准》,努力调整教学方法,以求适应铺天盖地而来的改革。然而,实行课改几年来,笔者作为一线教师,也产生了诸多困惑。其中之一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下降,许多文章成了“四不像”,表达方式混乱,文体特征不明,主题不突出,甚至晦涩难以琢磨。

二、教学之思考

实施课改之前的语文教材,侧重“听说读写”训练,每一个单元有一篇写作训练,如“记叙中的描写”“说明的语言要准确”等,侧重文体训练及写作技能的传授,写作训练有的放矢,教师教起来倒也得心应手。但是它侧重应试写作能力训练,注重文体知识及语法知识的传授,完全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课改后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是按照“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或“阅读—综合性活动—写作—口语交际”的体系来编排教材的,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侧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让学生在综合性实践和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在活动中体验人际交往,体验自主写作,增强综合学习能力。应该说,新课程新教材的序列安排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是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理念的产物,是真正适应新课改的一套全面科学的训练体系。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村学生综合素质有限、农村学校学习资源匮乏、以及固守在教师头脑中的应试教育等条件的制约,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实践活动渐渐被淡化,逐步退出了语文课堂。众所周知,写作是学生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的测试又是大小考试必测之项目,语文教师在心理上是不会忽视写作训练的,但在行动上因为缺失了综合性活动和口语交际这个依托平台,写作训练也就变成了空穴来风,写什么,怎么写,全凭教师之兴趣,许多教师为了与中考接轨,每次作文必话题,抛给学生一段材料,一个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话题只是一个范围,文体可以灵活自选。表面看来学生不再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是在打开镣铐跳舞,而实际写作水平却在下降。许多学生初中三年学习下来,竟然连议论文都不会写,也搞不清散文与议论文有什么区别,甚至连五种表达方式都搞不明白。

三、教学之实践——“三步教学法”

《新课标》对第四学段(7—9年级)阶段写作目标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与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注重写作过程中收集素材、构思立意等环节。”这些目标要求,明确了“文体意识”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也强调了传授“写作技能”的意义。因此,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决不能因为教材未编排写作训练目标而放任自流。怎样做既能体现新课标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鼓励学生用合作的方法自主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最后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學习资源,收集同类文章来阅读,以达成举一反三之目的。之后按照单元主题,开展综合性活动和口语交际活动,如果条件许可,就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活动;若农村学校因为资源限制,而不能完成教材目标,就需要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有自己特色的活动。有了这两步做铺垫,学生在情感上已有了想写点什么的欲望,在写作内容及写作技巧方面也已经具备了写些什么的能力。在写作训练时,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大胆创新,鼓励晒亮点。而对于基础较差、悟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引导模仿教材中精读精讲、具有典型意义的例文,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使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把这套学习法归纳为“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写作”三步教学法。针对七年级学生刚入学、彼此不熟悉的情况,笔者在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就要求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讲演,主题就是“自我介绍”,这也算是提前开展了综合性活动。学习了“例子”课文以后,教师点拨:是否可以模仿《走一步,再走一步》《童趣》的写法,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来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你呢?学生受到启发,讲演时,不再像刚开学介绍自己那样单调呆板,而是丰富多彩,佳作连篇。关于“推荐自己”的活动,我们主要搞了一个“就业招聘会”。活动前,先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智联招聘”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目前就业招聘的有关情况,学习推荐自己的一些技巧。之后分组活动,每组里都有若干招聘人员和若干求职者,还有一个评判人员,对他们的表现进行打分评判。这两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培养其合作精神与学习自主性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为接下来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铺垫。有了阅读与活动的导引,再进行第三步的写作训练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阅读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