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

2009-10-23 05:27刘君美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理解能力知识点

刘君美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了依赖心理:听课比较盲目,抓不住重点、难点等。在中学时代,能够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所以,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

一、有步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1.适应期:其任务是把学生从“老师抱着走”过渡到“老师扶着走”。预习前,教师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要把预习的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好笔记,课堂上释疑。如在教Unit One时我将预习内容定为语法:过去进行时态。知识点:charge, lonely, alone, at the end of, introduce等的用法。并将有关的材料发给学生,他们首先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在课堂上讲解、讨论。

2.半自主期: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的基础上,围绕教材,师生共同确定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料,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每一周我都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们共同确定一周内要上的内容,学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解决一部分难点,课堂上采取以某组主讲、其他各组提问的形式,这样学生间相互动起来了。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课堂的听课效果大大提高。

3.自主期:“以课本为依托”,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确定重点、难点,在有关的参考书中寻找答案,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释疑,相互补充,教师总结,测试预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学生阅读文章时常采用的方式是唇读、指读、回视重读或遇到生词就查辞典等不良习惯,这就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影响阅读速度,容易使学生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学生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因此,我常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略读和详读)。如:消遣类的小故事,新闻类的读物,语言结构比较简单,只要知道内容大意即可,就采用略读方法;如果要寻找某个具体的资料或信息,或对材料从表层到深层进行理解,就要详读。

2.由段落阅读逐步过渡到简易读物、新闻、小说,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促进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充分利用课本教材,将精读与泛读统一运用。中学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包括Text和Supplementary Reading两个部分。Text作为精读教材,学生从中可以学到语法、词汇等,是获得英语知识的重要途径,偏重于“质”的方面。Supplementary Reading均是课文的补充和延伸,是课文背景介绍或相关知识的铺垫,学生从中可了解到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利用这一部分材料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和综合等阅读能力。如: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归纳中心,回答问题等以此来培养学生把握文脉、获取信息、分析推理、深层理解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量”的扩充,巩固“精”中所学习的英语知识。挑选各种文体的简易英语读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与文化背景知识的融会贯通,逐渐达到精读与泛读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在教和学两个因素中,教师的“教”是外因,是学生学好的主要条件,学生的“学”是内因,是学生学好的依据。所以学生的学法决定教师的教法。情感教育是教师授业解惑的先决条件。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众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拓展阅读的时空,丰富学生参与的内涵,发展学生的参与能力。就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学生必须将阅读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单词和词组就越熟悉,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理解能力就越强,进而形成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持续终身的学习行为方式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理解能力知识点
养蚕消毒防病的不良习惯及应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警惕伤肾的不良习惯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饭后不良习惯有害健康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