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设计

2009-10-23 05:27沈亚兵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阅读教学

沈亚兵

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支撑的,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教学中被提问肢解着,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美析。

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我们应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加以再认识。

创新提问设计的重要途径是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

一、什么是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的重要的问题。

与课堂教学中一般的“碎问”相比,“主问题”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可以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绝不是课堂上常见的“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回答。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的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建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它不会在教学中像随口问答的问题那样转瞬即逝。所以,“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二、设计研究“主问题”有什么教改意义

“主问题”的设置能改变课堂教学“碎问碎答”的流弊,将谈话式、答问式、讲析式的教学引向以学生课中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用“主问题”来牵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用“主问题”来制约课堂上无序的、零碎的、频繁的问答,能有效地克服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遏制教师的过多讲析,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让那些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的课型与课堂教学结构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淮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