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演奏气息的分阶段训练

2009-12-02 10:20冯婷婷
文学与艺术 2009年9期

【摘要】气息是长笛吹奏者最难掌握的技巧,是长笛最重要的演奏技巧,气息的灵活运用丰富了长笛的音乐表现力。长笛的气息训练就像是声乐中的“开声”一样,每奏必练。只有从初学阶段开始就培养正确的呼吸方法,打下扎实的基础,继而持之以恒地练习长音,巩固吹奏技术,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长笛演奏水平。专业的长笛演奏者还必须苦练循环换气技法,突破技术,达到一个更完美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长音 循环换气

长笛是利用开闭音孔,调节管内空气容量来控制音的高低的木管类乐器。现在的普及型长笛是指装有波姆系统联动装置和库帕大音量吹孔的金属长笛,又称现代长笛或波姆长笛。长笛之所以发声是因为气流震动管壁,气流是长笛发声的原动力,如果没有气流,那长笛一切美好的声音都是空谈。几个世纪的研究证明:气息是长笛吹奏者最难掌握的技巧;气息是长笛最主要的演奏技巧,气息的灵活运用丰富了长笛的音乐表现力。所以,不论是初学者还是我们专业的长笛演奏者,气息训练就像是声乐中的“开声”一样,每奏必练。那么,如何进行气息训练呢?这里,我们针对学习者的不同程度,谈一谈气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练什么、如何练的问题。

一、初级阶段: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吹奏习惯

呼吸有三种方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呼吸法。由于人体在直立的时候,一般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用鼻子呼吸的,这种呼吸方法的气息较浅,频率较快,称为胸式呼吸法。长笛吹奏者在吹奏时必须按照乐谱,用气息对音准、音色、音量、音的长短进行控制,这就要求吸气不仅要快,吸气量还要大。胸式呼吸法无法达到这样的演奏要求,所以在吹奏长笛时,我们采用的是口鼻同时快速吸气,气息较深,气量很大,能长时间吐气的胸腹式呼吸法。练习胸腹式呼吸法时,初学者应该改变鼻子吸气的习惯,用口鼻同时吸气,将气直接被吸到肺下部,气的压力使肺向下伸展,部分内脏及横隔膜下压并向腹壁扩张,随着气量的增加,腰腹及胸部相继涨满鼓起,这时腰腹部要用力绷住,然后用嘴向外吐气,在吐气的同时,腰腹随着气流的排空而向内缩,横隔膜逐渐上抬回原位。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胸腹式呼吸的练习。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吐气时,腰腹部绷着的劲不能松懈,鼻子不能出气,直至把气吹完。

胸腹式呼吸法可以通过慢吸慢呼、慢吸急呼、急吸慢呼三种方式练习。初学者练习胸腹式呼吸法可以提高肺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增加腰腹部肌肉力量,增强控制能力,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为吹奏长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巩固与提高阶段:坚持长音练习,培养综合音乐能力

能否吹奏高质量的长乐句是判断长笛演奏水平高低的标准。在巩固和提高阶段,长音练习可以帮助吹奏者在吹奏中进一步体会呼吸法的要领和运气技巧,逐步提高演奏技术。

首先,在长音练习过程中,吹奏者可以慢慢体会气息的浅、中、深位置,找到放松与控制,强奏与弱奏的感觉,达到合理用气,防止漏气的目的。

其次,长音练习可以纠正不良口型,避免气流不畅而影响吹奏。因为气流是通过风门(上下唇之间留出的小孔)吹入笛孔的,气流的流速、流量、角度都是由风门控制的,口劲大小,角度变化,声音的高低、强弱都伴随着口型的变化而变化。长音练习可以帮助大家找到每个音发音的“口感”,把音吹美。

再次,长音练习可以解决音准问题。长笛的音准受长笛结构、物理属性和演奏技术的影响。一方面,长笛的结构虽经几个世纪的改良,仍有c1、e3等个别音微微偏低和d3等个别音微微偏高的问题存在;热胀冷缩的物理属性决定长笛的音准在夏季会发生整体偏高,在冬季会整体偏低。另一方面,技术性音准误差特别明显,每个音都有升高或降低的吹奏技巧。所以,要想把音吹准,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做长音练习,逐渐摸透乐器的性能,培养良好的听力,找到克服乐器自身缺陷的办法,如:对偏高音轻吹,对偏低音重吹。

第四、长音练习有助于平衡高、中、低三个音区的音量,统一音色。在一个长音吹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调整吐气的速度、角度、口型甚至姿势、手型,找出最美的音色,再通过反复练习,把音色固定下来。

练习长音的好处很多,它像一把开启长笛演奏技巧大门的金钥匙,只要坚持练习下去,就一定能迅速提高演奏水平。

三、高水平演奏阶段:练习循环换气法,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

人不能造气,要演奏就必须得先从空气中吸气,气吸得多吹的时间就长,气吸得少吹的时间就短。在遇到一连好几个小节没有停顿的长乐句时,演奏者只好设法在附点后面或小节线处,甚至不惜以牺牲音符的一两拍为代价,强行换气。使用循环换气法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它是一种能在吸气的瞬间,经过口腔、鼻腔的隔离转移,将一小部分气息转向口腔中维持演奏,并连接好下一次吸气,使口腔内始终有气向外吹,进行不间断的演奏的一种科学的呼吸方法。循环换气法的关键是进行气息的双腔隔离转移,所以在练习时必要注意:①必须先将口型固定;②必须学会在几分之一秒内吸气;③必须学会“盗气”;④必须学会一种循环控制法(咽喉控制法、两腮控制法和联合控制法);⑤必须做到循环换气与运指互不干扰。

用循环换气法快速吹奏连续的十六分、三十二分音符长句,可以做到吐连迅速、高低分明、交替明确,声音集中、明亮、清晰、纯净,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颗粒感。本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的长笛教师兹德尼克·布鲁德汉斯运用这种技法挑战了在当时充满了炫技性色彩的《野蜂飞舞》和帕格尼尼的《无穷动》,几千个音符被完全不间断地吹奏下来,一气呵成,其出神入化的演奏技术引起了西方长笛界的轰动。

综上所述,不管我们是什么水平,处于什么样的学习阶段,都要按部就班地练习气息。只有从初学阶段开始就培养正确的呼吸方法,打下扎实的基础,继而持之以恒地练习长音,巩固吹奏技术,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长笛演奏水平。专业的长笛演奏者还必须苦练循环换气技法,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才能使长笛演奏艺术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吕永鑫 吕永益《长笛演奏入门与提高使用教程》中国戏剧出版社

[2] 赵志克《谈呼吸在歌唱中的运用》《艺术探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1月

[3] 洪安宁《论呼吸在竹笛演奏中的实际运用》《艺术探索》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3-4

作者简介:冯婷婷,女,安徽芜湖人,讲师,现工作于大蜀山南武警合肥指挥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