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仿古小铜鼓制作工艺的改进

2009-12-02 10:20
文学与艺术 2009年9期
关键词:铜鼓

惠 礼

【摘要】铜鼓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铜鼓的形象也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在中国,铜鼓成为千百年来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一些少数民族许多重要的社会活动。因此,对铜鼓工艺的发展和探究是必要的。本文通过介绍仿古同技术、归纳当今仿古小铜鼓的制作的传统工艺和新工艺,为仿古铜工艺制作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关键词】铜鼓;仿古铜技术;仿古小铜鼓制作

一、引言

现金我们所熟知的“铜鼓文化”是具有丰富内涵的,铜鼓的形象也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①在中国,铜鼓成了千百年来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 这种精神力量, 深刻地影响着一些少数民族许多重要的社会生活, 支配着他们的社会活动。在人们的心目中, 铜鼓是至高无尚的, 人们将铜鼓当作自己的祖宗、神灵一样敬奉, 视同太阳一样崇拜, 视同为对农耕、渔猎、畜牧、繁牧、繁衍等等美好的追求和祈盼; 铜鼓与社会的兴衰祸福、战争成败戚戚悠关; 铜鼓成为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也是各种重要仪式必不可少的礼器, 是人们与天、地、神联系的信使, 族群团结的保障, 充分显示这些少数民族人民对铜鼓的无限崇拜②。

广西素有“铜鼓之乡”, “铜鼓大本营”、研究铜鼓的“圣地”之称。原因在于关系出土、保存的铜鼓的数量是最多的,类型齐全,分布在广西的广大的地域内。③在广西壮、瑶、苗、侗、彝等民族中, 铜鼓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铜鼓与绣球, 都被视为广西的标志性物品。随着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影响力的逐步扩大, 旅游部门对仿古小铜鼓的需求量也逐步扩大。因此, 研制和开发精美、轻巧的仿古小铜鼓, 对于弘扬民族文化, 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仿古铜工艺

1. 仿古铜工艺品

仿古铜工艺品具有极为逼真的仿古形象,不仅使人浮想联翩, 而且可以再现历史的沉重和沧桑。它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崇古者和猎奇者的癖好, 顺应了消费潮流, 同时也使仿古技术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该技术操作简单, 投资少, 手工作坊制作和规模的批量生产均可。其基本要求低, 要求最外层是铜或黄铜即可。其制作产品范围主要是吊灯、台灯和艺术雕像等工艺品④。

2. 仿古铜技术

一般仿古铜技术分为五个步骤:化学除油、侵蚀、打底、做铜绿锈、固定④。1. 通常,化学除油就是通过调剂一个配方,这个配方包括:小苏打溶液、烧碱溶液、碱溶液、水玻璃。另外除油的温度方面,一般要保持在80~90度左右,时间通常是1~2分钟。 2. 侵蚀过程一般用硝酸和磷酸溶液,温度通常保持在25~45度,时间为1~2分钟。3. 打底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打底色。在制作的过程中,通常将底色制成黑色、黑褐色或者褐色,通常以深褐色为主,因为这样一来使得工艺品上的铜绿锈看起来更加的鲜亮。4. 做铜绿锈用的配方是胆碱和氯化铵溶液,在室温下,锈蚀1~8小时不等。然后将这些工艺品取出,对于小件的工艺品,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待铜绿锈生成;对于大的工艺品,可采取刷制的方法,在刷制的过程中要控制锈蚀液的温度和湿度,并保持温度在30度左右。 6. 固定是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要求对浮着的铜绿锈一定要用涂料固定,避免锈斑脱落。另外还对刷上了涂料的工艺品进行烘烤,放入烤箱中10~15分钟,温度保持在140度~150度。这样做完后,就制作出了一件完整的仿古通工艺品。

三、仿古小铜鼓的制作

1. 传统的制作工艺

生活在广西的各少数民族的先民们世世代代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的“铜鼓文化”,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 仍应十分珍惜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并赋予“铜鼓文化”新的时代意识和功能, 让它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⑤。

铜鼓过去的制备工艺主要采用石蜡铸造、轧制⑥、人工敲打成形、手工雕刻图案而成的方法得到。从现有的已出土的大量铜鼓来看, 铜鼓主要是采用失蜡法铸造⑦。其属于比较精密的铸造法, 工艺特点是铸件尺寸精确, 表面光滑, 可铸造出形状复杂和薄壁铸件。③这些工艺方法对制造者技术要求高、生产效率低、制作周期长、成本高昂、产品质量也不易保证, 因此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

2. 仿古小铜鼓的制作工艺的改进

经过几年探索, 刘曦等(2008) 研制出一种新的制作仿古小铜鼓的方法。该方法生产过程工序虽然较多,但是成本低、而且比较成品精美,比较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

具体的制作原理包括:一是,采用当代先进的熔模精密铸造法。出土铜鼓都是采用古老的失蜡铸造法⑧, 为制出精美的仿古小铜鼓, 采用了当代先进的熔模精密铸造法。⑨熔模精密铸造法的特点是工艺过程工序多, 技术要求严格, 但做出的产品精细, 并且使得产品的壁厚降低。③二是,采用电脑刻制钢模。原有的工艺采用手工刻模, 而为使饰纹清晰、准确, 现在采用电脑刻模, 由数控机床将图案刻在钢模上, 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精细度。三是,研制仿铜合金, 即锌铅铜合金, 该合金有两大特点, 一是原料成本低, 二是浇注温度大幅降低, 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五、结束语

以上是对现阶段关于仿古小铜鼓的制作的相关研究的简单总结,目的仅仅在于为以后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 岭南地区铸造古代铜鼓略考[J]. 社会科学家, 2000,(1) :86-87.

[2]万辅彬,唐代以前广西冶铜铸铜成就概览[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2) :114-116.

[3]刘曦,诸小丽,张焕秋. 仿古小铜鼓的工艺改进及产品开发. 《铜陵学院学报》2008 年第1期

[4]任红轩. 仿古铜技术. 应用科技,1999年第12期

[5]王文光, 瞿国强. 铜鼓及铜鼓装饰艺术[J]. 民族艺术研究, 2004,(4):19-21.

[6]陆进琴, 汤宏群. 曲壁薄管的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J] .金属成形工艺,2003,(2):63-65.

[7]陶德安. 铜鼓工艺礼品的铸造[J] 铸造技术, 2001,(2):17-18.

[8]赵军, 徐芳, 王秀琴. 关于企业成本信息失真的分析[ J] . 前沿, 2004, (9) : 34- 36.

[9]赵文辉. 企业成本信息失真的原因[ J] . 经济论坛, 2004, (6) :131

猜你喜欢
铜鼓
西江流域铜鼓文化与地域特点
广西铜鼓的演奏形态特征研究
广西铜鼓千年历史的欢歌
红水河畔的铜鼓文化探讨
东兰铜鼓响八方
铜鼓的产生与流传
铜鼓的产生与流传
父亲的铜鼓情结
父亲的铜鼓情结
跨越千年时空传承的铜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