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以学生发展为本

2009-12-02 10:20李均亮
文学与艺术 2009年9期
关键词:策略性学习气氛数学

李均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活泼的学习气氛

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释,认知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的体验"。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情绪低落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学生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创设呢?笔者认为,其一:教师精神饱满地走进课堂,用威严大方的微笑面对学生,把他们领入学习氛围当中。其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恰当地建立师生之间的民主关系。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淡化紧张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是一节好课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二、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巧妙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学生引入有关的问题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弄清未知的迫切需要。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小华走入数学迷宫,被两扇门挡住,一扇是高0.3米,宽0.1米,另一扇是高1.4米,宽0.9米。教师问学生,小华从哪房屋门进去呢?这样一问,学生面露难色,感觉一些数学没学过,不知如何选。此时教师适时揭师,学生也就带着问题走入了新知的学习过程,求知的欲望势必会驱使他们在学习中留心小数是怎样一种数,它表示多大。

三、开展学习探究活动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我在教学中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亲知亲闻,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建立正确清晰的概念表象,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圆周率的值是多少,是怎样来的?于是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四人,动手测量自带的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后填表:

通过测量和统计,我们发现:

活动虽然用去了一定的时间,但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而且比值总是3倍多一些。课上学生"动"了,气氛"活"了。概念在轻松有趣的过程中被牢牢掌握。数学课上,要多让学生动眼观察,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让学生动脑思考,多让学生动口表述。只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便于他们

掌握新学的知识。

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学习方法"

现代学生策略研究认中:学习方法是学会学习的前提,是造成学生个差异的重要原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能动作用。所以在数学设计时除了研究学习目标、任务、结果、评价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能力性格、气质等特点与学习方法间的联系,从实际出发,注意数学方法的教学,把学习策略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党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生就可以通过课堂这一渠道获取解决问题的一般的或特殊的策略性知识。

例如:用"猜想、验证"法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通过拼摆两个直角三角形让学生猜测三角形的计算方法,然后再拼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来验证前面的猜测。这一教学环节既体现了"方法迁移",又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有意识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解决问题时就会自觉地来运用这一方法。

策略性知识必须与具体知识教学相结合,通过教师的小结,学生的内化转变为一种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五、注重信息多向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功率的一种重要现实因素。课堂教学中应改变班级"静态的集体背景",使班级集体成为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同时未来的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由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作。有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技能,更能做好"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实践证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益,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猜你喜欢
策略性学习气氛数学
我的“散养”课堂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策略性指导精致文笔
班主任工作浅见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小学语文减负增效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理解的策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