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招聘工作中的艺术化手段

2009-12-02 10:20张念东
文学与艺术 2009年9期
关键词:艺术化手段

【摘要】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今现代企业的共识,招聘工作作为引进人才的重要一环,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企业人才引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众多的应聘者中找到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运用科学的艺术化手段是招聘工作中能否充分挖掘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 可以说,艺术化的手段是招聘工作成败的立足点和起始点,因此,加强招聘工作中的艺术化手段运用意义非凡,影响深远。本文就招聘工作的艺术化手段运用,及其作用进行简单分析,以期为企业招聘工作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招聘工作;艺术化;手段

前言:招聘工作是企业“引才”的关键和基础,是营造员工之间合理竞争氛围,使员工队伍构成拥有良好的专业结构、较高的学历层次的重要手段,为企业发展从源头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招聘工作也应立足于企业需求以及如何更好的进行人才选拔,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招聘工作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赋予它新的内涵和艺术化的手段,使招聘工作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的企业发展。

一、招聘工作中的适度原则

招聘工作应坚持适度原则,招聘工作中的适度原则是指招聘工作应立足于企业需求和应聘者实际的知识和智能水平,其内容、形式和方法应是应聘者可以接受的,在招聘工作中,要以辩证化的工作方法,贯彻和落实好这一原则。

1.难与易的关系

在人才选拔时,作为企业必须处理好招聘程序化难为易和变易为难的这一辩证关系,在招聘工作中,招聘程序和形式必须由浅入深,顺藤摸瓜,化难为易,通过考试,面试,心理测试等手段,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抓住应聘者的心理,把问题由难化易,以便发现应聘者所长。但有的时候,有些问题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很重要,应聘者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容易忽视,这就需要招聘方由浅入深,让应聘者明白其中的实质。招聘方对于问题难易转换的把握对与应聘者思想和心理的影响将是至关重要的,近距离比较应聘者孰优孰略。

2.密与疏的关系

招聘工作过程中也应注意疏密相间,这样应聘者的感觉才能有张有驰,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招聘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密不疏,应聘者容易精神疲劳,无法充分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容易产生厌倦,甚至抵触情绪。只疏不密,仅仅是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应聘者情绪将难以被带动,注意力难以集中,达不到招聘工作应有的目的。

3.快与慢的关系

招聘工作要起到较好的效果,首先交谈必须语言清楚,让人理解,让人心悦诚服。因此,招聘方在招聘工作中说话就应该注意适度性原则,做到谈话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快慢协调。易懂之处宜快,反之宜慢,招聘工作中应通过对语言节奏的把握与应聘者的心理上搭起桥梁,打开其心扉,综合评价应聘者,为企业选拔所需人才。

二、招聘工作中的艺术化手段

招聘工作不仅是企业选拔人才的过程,也是应聘者思想沟通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和应聘者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招聘工作中,招聘工作人员丰富的情感,是调动应聘者的内在动力,是取得招聘工作良好效果的前提,因此,新时代现代企业在招聘工作中更应该注重方式,方法,可以说,艺术化手段是招聘工作事半功倍的重要保证:

1.多一点微笑

古人曰:“亲其身,则信其道。”在招聘工作中,招聘方的微笑即是对应聘者的肯定,会拉近企业和应聘者之间的距离,应聘者也会感觉企业和蔼可亲,也因此,更愿意积极配合企业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多一点微笑,应聘者就能在原本枯燥的招聘工作中乐于接受和理解企业的选拔。

2.多一点赞美

善于赞美别人的长处是一种美德,面对应聘者心理出现问题时,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于表扬和赞美,即便招聘过程中应聘者出现错误也应语调婉转,让其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保护应聘者的积极性,以达到为企业选拔到忠诚的合格之才的招聘目的。多一点赞美就能缩短企业和应聘者之间的距离,何乐而不为。

3.多一点角色转换

招聘过程中,要求企业掘弃传统观念,招聘工作不仅要有利于应聘者的学识,胆略,能力,心理等综合素质的考量,也要有利于应聘者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在招聘工作中进行角色转换,招聘者想应聘者之所想,挖掘应聘者在招聘过程中心理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更有针对性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解决,使应聘者“身无包袱一身轻松”的投入企业选拔中,充分展现自己所长。企业招聘经常被视为企业组织“文化”的延伸,应聘者对企业的第一印象必然来自于招聘工作人员。可以说,正因为招聘工作的特殊性,和应聘者面对面直接接触,招聘工作人员更应加强角色转换, 必须认识到自己是公司的形象,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应聘者从正面塑造好公司形象。角色转换,是维系企业和应聘者之间感情的纽带,是招聘工作做好的重要手段之一。

4.多一点宽容豁达

招聘过程,是应聘者之间激烈比拼,智力较力的过程,有些应聘者难免偶尔犯错,企业招聘方应宽容对待,冷静处理,切不可一时冲动,伤害应聘者的自尊心,招聘工作的目的不仅是选拔企业所需之才,也是宣扬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切不可反其道行之。此外,招聘方也是人,生活和工作难免也有磕碰,也有个人情绪,但千万不可把个人情绪带入招聘工作中来,应努力调整好心态,以积极的情绪,融入与应聘者交流之中去,招聘工作人员应精力饱满、仪容整洁,力争每一个环节都要给应聘者留下良好印象,为企业文化的塑造从未来的员工开始着手。

三、招聘工作艺术化之我见

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逐步落实,以及“三农”政策的实施,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即将成为过去时。不可避免的,企业直接培养人才所需成本日益增加。招聘工作对于企业引进所需人才,节约人才培养费用,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中越来越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招聘工作程序规范化、体制系统化水平的逐渐提高,这种趋势日益加强。但在招聘手段,企业理念传输上还是存在着些许问题。总而言之,提高招聘工作的实际效果,在于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艺术化的手段。企业应通过招聘工作使员工人员队伍保持良好的专业结构、较高的学历层次,各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比例合理,只有这样的人才队伍才便于有效管理,并发挥其积极作用,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招聘的任务和职责是永恒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考察,挖掘应聘者无限的潜力是应聘工作的宗旨。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艺术化手段,把握好招聘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计淑玲,刘彦国,韩兴国;企业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常珺 谈建筑企业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J];建筑经济;2006年S1期

作者简介:张念东(1976--),贵州民族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艺术化手段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不规则抽象
玩味型格
美“用一切手段”干涉委内瑞拉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发掘“美”,实现初中物理艺术化教学
当代大学校园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体现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
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