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研反思,在实践中提高

2009-12-17 06:22尹竹凤郑惠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听课者教研组管理者

尹竹凤 郑惠玉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特点。为了扎扎实实的培养教师,克服专家引领稀缺的现状,选好培养教师的突破口很关键。为此我们主要抓教师的“仿研”课。采取“仿、研结合,反思助长”的管理方式。

一、概念界定

我们这谈到的“仿研课”是指教师模仿区里推出的研究课和市级、国家级推出的观摩课、展示课。我们要求教师不能仅是单纯去仿,更要在仿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

二、具体实施

(一)“仿研课”,要确立三个意识

意识一:带着问题去听课的意识

每次外出听课,老师们都会提前知道听课的内容。我们要求外出听课的教师要提前预备自己的教学方案,并罗列出自己的困惑问题。有意识的去听别人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意识二:要有积极参与听课后的评课活动的意识

参加听课后的评课,可以使听课者更能了解上课者的设计意图,从而加深自己对每次听课内容的理解。另外,在听评课活动中,一些同行还有教研员都要对课进行案例点评,这样也可以使我们受到许多的启发。

意识三:听课者要有谦虚学习的意识

外出听的研究课,因其场合不同或是一些不可测的原因,可能不会每节课都是那么漂亮,但即使问题再多,也会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听课者一定要用谦虚的态度去面对,捕捉课的优点。

(二)建立“模仿上课——案例导学——学后反思”的制度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善学、善思、善实践的老师。善学是基础,善思是关键,善实践是结果(外显表现)。以仿研课为抓手培养教师要完成教师个人和教研组两个层面的循环。流程如下:

1.教师层面

教师个人在仿课前后,必须要进行反思。如果只是简单的模仿别人上课,不能品味出背后的思维过程,提炼出方法,充其量是一个“仿课专业户”。另外,如果听课过程中不认真思考别人为什么这样做,回来的仿课也只能是浅层次的“照猫画虎”。所以作为管理者,就不能只管仿课这一个环节,还要管理听课前和仿课后。(附:外出听课记录表。)仿课前,教师一般都知道外出听课的内容,自己要先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思考,带着问题听。而且要按照外出听课要求,听课后进行第一次的反思。仿课后,还要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和第一次反思,进行第二次反思(主要是在上课后,说课环节完成),听了同伴的建议后,整理,进行第三次反思。

2.教研组层面

区里面推出的研究课或个高层级的展示课、观摩课,都是经过比较充分思考,是一个阶段研究与思考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能比较好的体现课改精神。为了让一人外出之后,更多人受益。凡组内教师有仿课任务时,组内教师去听教师的仿课。这是把握和学习课改理念比较有效的途径。

听教师的仿课,要进行三方面的评价即,评仿的效果,评教师的反思,评教师自我提出的修改措施。评之后要梳理出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另外,管理者参与仿课,也是为了深入走进课改,了解区教研情况,争取与教师同步,与课改同步的有效途径。

(三)“仿研课”课后的跟进管理

1.对上课人的跟进管理

如果只停留在对仿研课的管理,“拿来”之后的提高辐射面就窄了。管理者还要对之后的常态课堂进行跟进管理。仿研课之后再进课堂,主要关注的是通过仿研课获得的方法和理念在日常教学中的落实情况。这之后的评课也主要围绕仿研课成果进行评课,通过管理的手段,促教师把仿研课的收获物化在平时的教学中。仿研课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吸收,安排教师上“爬坡课”(即,根据设计理念和思路,自己选择内容上一节课),意在看教师的进步情况。

2.对教研活动的跟进管理

通过参与教师的仿课,提炼出教师的主要问题,管理者主要关注教研组是怎样帮助教师锤炼弥补这些问题的。再有就是注关注教研组是否把组员的问题进行梳理加工,提出教研组的研究专题。

3.不同教师,各有侧重

青年教师“仿”的侧重点更多一些,以便能从好课中汲取养分,加快成长;学校内部相对比较成熟的教师应侧重于“研”。现代信息获取的方式越来越多,教师从网络上可以获取大量的教学方案,如果这些教师懒于思考,停留在经验层面上不思进取,课堂教学水平就很难再有突破。所以,对这些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习他人上课中理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方面,坚持写反思日记和反思案例。

三、效果与反思

当前,我校通过理论学习、送出去培训、上模仿课等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反思学习氛围,促进了教师走上幸福成长的道路。一些年轻教师“理想化”的教学现状有所改进,能更扎实的进行课堂教学,部分优秀教师能坚持写课后的反思,并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改,来源于课堂实践的反思案例获奖率不断提高,在学区、区各类教学大赛中都有较好的成绩。

我们在立足自身培养教师基础上,对那些成长比较快,能力比较强的教师,还是要创造条件,为他们请专家,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认为专家引领对教师成长的积极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猜你喜欢
听课者教研组管理者
用“活起来”的党课激发“细胞活力”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推门听课”不值得提倡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