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教学要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2009-12-17 06:22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生命课堂政治教育人本主义

沈 莉

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处处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人的教学,政治课除了是政治工具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为此,必须让政治课堂充满人性思想。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使课堂体现“人本主义"思想,使政治课堂成为生命的绿关照生命活动应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本质。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命课堂;政治教育;课程意识

一、生命教育: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和领域,促进和提高了人的生活的便利性和生命的成就感,为改善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的幸福创造了保证条件;同时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当我们在谈到素质教育,健全人格的培养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教育本应是为人的,而“人”却在被教育放逐。

(一)生命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注重生命关怀

教育是人的教育,但人为何需要教育,这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教育要寻求终极关怀,不仅仅是去关心追寻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开启人生的一种境界,有如孟子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一大快乐”。教育的这一价值特性,揭示的是教育要关注生命,关注现实的社会,目的是使教育活动能够超越世俗功利,完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生,现实人的生命活动是教育的前提。

近几年随着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形成了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把课堂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生命”课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展,就教师来说,不再是只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教书匠”,而是一个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能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反馈,能保证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教育艺术家。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享受着创造的喜悦与满足,品味着人性的灿烂与魅力。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本质——关照生命活动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工具价值取向强调思想政治课是社会发展的工具,尤其是政治需要的工具,忽视思想政治课发展人的本体价值。政治教学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成为又红又专的接班人的工具,政治教材脱离学生的实际,政治课堂也变成了灌输场。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的自律精神。思想政治课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思想品德看作是按照社会需要对学生进行外烁的过程,造成学生自律精神的缺失。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主要牵涉到:人与自己的教育,人与社会的教育,人与环境的教育,人与自然的教育,人与宇宙的教育。主要任务是教导学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尤其明白群己关系及公共道德育的重要,进而关怀弱势群体,以创造人际间和谐的互动;教导学生调和物的价值与生命价值的冲突,珍惜生存环境,实践保护地球守则,以关怀社会,国家,宇宙的生命;教导学生去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及大自然的节奏与规律性,使人类有机会去亲近生命,关怀生命,以维持一个永续,平衡的自然生态;教导学生认识自我,找出真我,要协助学生发展潜能,实现自我;引导学生思考信仰与人生的问题,理清自己的人生方向,订定自己的终极关怀,以宏观的视野去审视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认识国家,世界的伦理,关心人类的危机,建立地球村的观念,活出全方位的生命。

因此政治课除了是政治工具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为此,必须让政治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注重人的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培养的教育,也是一种生活教育的实践,更是一种伦理教育的涵濡。生命教育其实质也就在于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现在的政治课程改革,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常识性内容,更多地体现育人的本质,也体现了新课程的创新价值所在。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以“立人”为中心,即政治教学要让学生由过去死记政治知识转到通过语言的形式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未来;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学生为主,转到以人的发展为主上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关注,对课堂生命意识的觉醒,是培育“人”的教学。

二、“生命”课堂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

相比于以知识传授的“刚性”课堂,“生命”课堂是一种“柔性”课堂,这种“柔性”表现在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所谓开放性,就是政治课堂内容不局限于教材里的内容,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应把生活中的政治内容纳入到课堂中来,真正让政治课堂成为学生政治素养的养成,生命提升的广阔天地。所谓多元性,就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看待政治现象,探讨政治问题,分析社会现象,自然现象。避免局限于一种看法,一个“标准答案”,特别是要打破教参或课文“提示”的权威。例如对合理消费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过去节俭的理解,还可以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各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来理解,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判断理解。所谓生成性,就是课堂内容有保证学生“举一反三”的作用,保证课堂学习成为学生进行创造的活动,如对价值规律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的主体性,发展性

学生进入中学后,特别是高中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思想政治课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人的主体性活动来实现的,坚持思想政治课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既是提高思想政治课社会价值的本质力量的要求,也是消除思想政治课目中无人的现象的要求。课堂上,教师不包揽一切,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思考,自主选折。政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获得政治素养,这个过程是教师无法代替的,也不是教师通过讲授就能达到的。所以生命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命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不同,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潜力为教学目标,强调体验与兴趣结合,生活活动与创造活动结合,强调课堂由“死”变“活”,由“静”变“动”,强调由“教”的课堂变“学”的课堂。

(三)教学活动的生活性,探究性

传统的课堂是一种“操作性的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个性,灵气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生活,便没有教育,叶圣陶曾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与教育从来就不可须须臾分离,教育必须通过生活实践来实现。不动嘴,永远学不会说话;不动腿,永远学不会走路;不动手,永远学不会生产劳动;不动脑,永远学不会思考。人们要过健康的生活,就须有健康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就有劳动的教;过科学的生活,就有科学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就有艺术的教育所以说,生活教育是“用生活来教育”。也就是“为生活而教育。”生命的课堂,具有显著的生活性,是一种“有生命的教学”“活的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生成知识,能力,觉悟,就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在教学中谈尊重生命,不仅指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更指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欲望。因此“有生命的教学”,首先要求课堂进行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而不是为了应试的各种训练。其次,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沟通,彼此启发,共同分享与协作。

三、构建政治“生命”课堂的途径

(一)改变教学观念,构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生命课堂的新理论

生命不仅是活或死的问题,现在与过去,快乐不快乐等二分法的问题,哲学家关于生命的论述中主要将生命的层面与境界归纳为三方面:生存(生理),生活(内涵),存在(超越)。传统课堂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上,强调刺激——反应。“生命”课堂则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它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做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并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这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和主动,尤其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要构建“生命”课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自己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

(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使政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一种场所,政治课堂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而且能“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一些教学改革实验也证明,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政治教学整合,有利于激发课堂的活力。利用网络,让学生看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提供了各种信息,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增强政治学科的说服力。如利用网络学习自然界是客观的,我国的政党制度等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说教为情景交融的事实。

(三)增加学生活动,体验的空间

传统课堂教学在谈到教学目标时,虽然口头上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在实践中,传统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也主要是听记和机械的做题。生命是整体的,完整的,生命课堂的实施并非只限于学校内,整个社会环境才是学生学习的大环境,也是最好的生命教材。完整生命的发展本质是通过活动,体验和表现进行的。人通过活动发展能力与认知,通过体验丰富情感世界,通过表现获得前进的动力。因此,生命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是政治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因为学生的政治素养发展,学生的政治素养的提高,是在各种政治活动(听说讲)中提高的。学生通过对政治观点的理解以及其对社会的体验丰富情感,通过适当的演讲或表述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政治素养。另一方面,活动,体验,表现也是学生应有的权利。“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发展的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为了过成人的生活,他们有权利体验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历程,体验作为人的全部生命意义。”

因此,在政治课堂中引入生命教育观念,构建生命课堂,教导学生有正确的生死观,体验到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尊重与关怀他人,以及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要让政治课堂走出荒芜的沙漠,成为生命的绿洲,就必须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多表现,让学生真正从课堂的边沿走到课堂的中心。

猜你喜欢
生命课堂政治教育人本主义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用“互动”构建生命课堂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