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2009-12-17 06:22周晓东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教师

周晓东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时,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呢?笔者以为,其关键在于教师。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善于相处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和谐相处,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充分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两者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所以教师要善于同学生友好地和谐地相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学生相处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善于同学生交流。我们老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还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多接触学生,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你对他们有爱,他们都能感觉到。“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们也会因此爱屋及乌,喜爱学你这门学科了。

二、教师要善于讲述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通过有细节、有场面的,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语言描述,去再现一幅幅波澜壮阔、英勇悲壮的历史画面,去复活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引起学生心灵上共鸣,从而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一个好的历史教师,一定是善于讲述历史的教师。

三、教师要善于串联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所以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学习《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这一课,我们在分析清明对外关系特点时,可提问:什么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在答出前三问后,学生自然会得出对现实的启示: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只能使国家陷于停滞不前、落后挨打的境地,只有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才能使国家强大

四、教师要善于利用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历史素材,有效开发挖掘历史教学资源,实现历史资源开发的多元化和社会化,超越课堂,超越时空,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教育学、心理学教材告诉我们:学生在单一重复的教学手段下,注意力迟钝,而在新颖的多样的、有效的教学手段下,大脑经系统异常兴奋,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课堂教学类型将讲授课、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活动课交替进行(当然要根据每课教材的特殊性而定);又如课堂教学手段可采用幻灯、录音、挂图、多媒体等多种辅助手段。从而使学生觉得天天有变化,节节有新篇,上课有新鲜感,参与意识增强,兴趣自然提高了。

五、教师要善于激励

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激励学生不断地发展自己。

激励学生的方法有多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放过任何一丝智慧的火花,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意;要善用赞美,赞美会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更勤奋更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的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正确的回答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成效,尝试获得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要善树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具有率先垂范的作用,优秀的老师往往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楷模。要在学生中树立各种先进的典型,这既是对先进学生的褒扬,又是对后进生的激励。要充分利用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名人励志故事和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要能够用各种精神的乃至物质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对历史课堂的热爱,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六、教师要善于启发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不是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不是让学生跟着老师回答傻瓜式的提问。事实上,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必须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只有学生思维动起来,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面临问题,产生求知欲望,教师从中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

教。

七、教师要善于学习

罗曼·罗兰有名言说:“要播撒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同样,要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自身就必须首先对历史具有丰富的情感源泉。这个源泉从哪里来?教师只有平时博览群书,深入挖掘教材,不断研究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博览群书积累知识,不断总结与反思,做到自身具备一桶水的知识功底,才能在教学中融会贯通,继而选准知识兴趣的爆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灌满“一杯水”的目的。

如果我们的历史老师都能做到上述几点,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将不再枯燥,学生对学习历史将有滋有味,兴趣倍增,学而有获。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