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小学阅读教学从题目入手

2009-12-17 06:22王珂花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题目课文阅读教学

王珂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话题是老生常谈了。然而时至今日,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当今阅读教学,多从对重点词句的分析来体会感情,把握文章的内涵。多年来的教学经历,我深逐步发现阅读教学从题目入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此,将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小学语文选编课文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的选择,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因此,在编排上不但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上也不会脱离学生实际。选编的课文一般不会太长,要么是长篇的节选。这使得阅读理解上不会以文学批评者的要求去要求学生,理解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不会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

二、小学阅读教学理解要求

理解上,高年级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总得来看,以上阅读要求可以说是整体上把握,局部上深入。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领悟作品的内涵,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可以说是从整体来把握文章;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以说侧重于从局部来把握。整体与局部本来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区分起来肯定不会那么明显。整体上把握需要局部上深入体察,局部上深入需要从整体上高屋建瓴,加以驾驭。

三、文章题目的作用

题目,文章的眼睛,可见题目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俗话说“好题半文”,那么题目的作用有什么呢?

1、吸引读者关注。一篇好文章的题目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你的题目会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2、文章主旨的归纳。文章的题目有时就是文章的主旨,能让别人一目了然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文章的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文章中最能体现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道理的东西来作为文章的题目,读者看完题目后,对文章中的这样东西就会特别关注。

4、文章的主要内容。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阅读教学中的体会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作为文章的窗口,题目也必定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从题目入手,我想至少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

题目作为文章的眼睛一般比较精炼,字数较少,给学生留下了比较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让学生根据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如教学《和时间赛跑》,在让同学们齐读课题后,让他们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他们提出了下列问题:谁和时间赛跑?“和时间赛跑”什么意思?和时间赛跑有什么好处?怎么和时间赛跑(时间又没有脚)?为什么和时间赛跑?……你看,同学们不但提出了问题,而且提出的问题正是本课要让学生所探究的问题。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比较主动的去探究,而这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长期的训练,会让学生逐步的养成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

2、可以有助于理清文章的条理

《卖火柴的小女孩》篇幅较长,教学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就直接问学生:题目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哪几段是讲小女孩卖火柴的情景呢?学生找出之后,再让他们看看文章除了讲了小女孩卖火柴外,还讲了哪些内容?这样,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条理。以后学生会知道从题目入手,有时会有助于清课文的条理。

3、可以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

文章的题目有的能让别人一目了然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像是《和时间赛跑》《伟大的友谊》。有的暗含其中,如《可贵的沉默》,对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学生一般有疑问,理解了可贵之处,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旨。《金色的鱼钩》理解金色的含义,也同样把握了文章的主题。

4、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像是《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等。理解了题目,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5、便于把握全局,重点突破

《可贵的沉默》一课,题目将学生的思路引向怎样沉默,引向为什么沉默。这一部分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是本课表达上突出的特点;理解孩子们情绪的变化,懂得关心别人又正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沉默的可贵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这样安排教学有助于在总体把握的同时,深入体会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将全局与局部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果先着眼于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那各部分的理解上可能缺乏联系,各部分显得支离破碎,缺少全局上的有机协调。

《金色的鱼钩》一课中,让学生找一下这个鱼钩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文中哪个句子作了描写,你能理解吗?围绕这个鱼钩发生了哪些动人的故事呢?这样一连串的安排,就将重点的句子,主要的内容有机的串起来。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品味重点语句的同时,像扒竹笋一样深入到文章的主题。这正是在正确把握文章主题这一全局指引下,对内容部分地加以分析理解。

从题目入手正是利用题目的特点,文章的特点,学生的学情考虑。这不但没有脱离从整体上把握,局部上深入的教学框架,而且将其有效地加以整合。

五、常用的方式

1、从题目中主动地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加以梳理引导,简单的立即解决,同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一笔带过,重要问题作进一步深究,未提到的老师要加以补充。

2、从题目入手,直接深入到内容中去。像前面提到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设计一样直奔某一重要教学环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题目入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我想应是符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题目的多样,内容的不同,自然形成方法的多元。如何从文章的窗口——题目上去更好地搞好阅读教学,我想还应当进一步的加以探讨。

猜你喜欢
题目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追根求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