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直接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基于我国西部地区企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2010-01-31 02:11周兵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3期
关键词:内资销售收入外商

周兵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重庆市 400067)

外国直接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
——基于我国西部地区企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周兵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重庆市 40006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西部地区为吸引外资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在这种战略下,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却十分有限,虽然较以往相比,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总体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是否是受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仍值得学术界认真思考。本文通过收集2004~2008年间我国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产生了负面效应。

外商直接投资;自主创新;面板数据

一、学术观点之争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FDI)与自主创新关系,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在国外,蒂蒙(Tim Craig)认为当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时,要求有有效的技术创造和传播能力,客观上促进了东道国的自主创新能力。[1]阿勒亚督和王淼(Alejandro Ciruelos&Miao Wang)利用1988~2001年间57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样都是国际间重要的技术传播渠道,但在不同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不同。[2]在中国,随着外商资本的大量涌入,有关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也被理论界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也进行了诸多研究。沈坤荣对中国1996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与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横截面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每增加一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就可以提高0.37个单位的结论。[3]王红领、李稻葵和冯俊新在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时对全国37个产业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会促进中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4]

但持反面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目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造成大量技术依赖进口。陈涛涛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内本国企业的溢出效应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会产生,只有在那些内外资企业的竞争能力差距小的行业中才容易产生。[5]张海洋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工业产业部门研发(R&D)吸收能力与外资技术扩散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在高科技产业,内资企业没有能吸收外资企业先进技术,反而产生明显的逆向技术扩散。[6]冷民认为,即使由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而促使东道国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不等于本土产业的技术能力的提升,更不等于发展中东道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7]目前,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上,大多数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产业的研发能力,少数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抑制了我国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

到目前为止,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西部产业的自主创新是产生积极效应还是抑制效应没有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收集2004~2008年间中国西部地区11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目的是探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西部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和作用。

二、检验观点所需要的样本和数据

为了更好地分析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自主创新的关系,我们选取的数据是西部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4~2008年共5年的面板数据。本文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包括新疆、贵州、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青海、陕西、甘肃、宁夏、云南11个省、市、自治区。由于西藏统计口径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其数据不可获得,因此没有纳入研究范围。其他所有数据样本均来自上述11省的统计年鉴。国内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从科技活动投入及取得的自主创新成效两方面衡量。在投入方面,包括万人研发科学家和工程师数、科技活动财力投入、研发经费支出与GDP比例、研发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在产出方面,包括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具体选取的指标变量及其解释见表1。

在自变量选取上,选取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自变量,考虑到国内产业的自主创新还与其产业中的企业规模等因素有关,故引入内资企业销售收入作为外生自变量来辅助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表1 因变量选取及其符号解释

三、实证结果

为了从总体和个体上把握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我们分别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1.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国内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it=αi+β1×外商直接投资(FDI)+β2×内资销售收入+εit。

2.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国内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it= αi+γt+β1×外商直接投资(FDI)+β2×内资销售收入+εit。

其中变量下标i表示不同省、市、自治区,下标t表示不同年份。αi是随机变量,表示对于不同的省份有i个不同的截距项,且其变化与外商直接投资和内资销售收入有关系;γt是随机变量,表示对于T个截面(时点)有T个不同的截距项,且其变化与外商直接投资和内资销售收入有关系;εit为残差项。

其中参数β1最为重要,若β1为正,就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促进了国内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若β1为负,就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抑制了国内产业创新能力。

3.模型结果及分析

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LLC(Levin、Lin、Chu)检验,通过差分后,概率显示存在单位根过程,然后分别从外商直接投资对自主创新的投入、产出、各省差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见表2、表3)。从表2、表3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优度达到80%以上,表明方程的解释能力强。D-W值大多数在2左右,表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另外,F统计量均通过检验,说明模型可靠性比较强。

从表2看,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对西部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反而抑制了其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投入到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就下降0.017到0.025个百分点,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下降0.02到0.026个百分点。这样看来外资的进入会减少西部地区产业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但现实是,西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以往有所进步,这是因为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加使企业对研究与开发投入的增加。另外,除自主创新的人力投入和自主创新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这两个变量外,内资企业销售收入增加对自主创新的其他变量都有正相关的促进作用,说明西部产业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内因,而非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表2 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影响

表3 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产出的影响

从表3看,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就下降0.016到0.0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下降0.003到0.004个单位,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自主创新的产出也是有抑制效应。但是,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上升0.011到0.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内资销售收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就上升0.4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上升0.32个单位。这一方面说明,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带来新的技术,通过技术外溢,内资企业模仿成本降低,使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上升;另一方面,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高低,主要由内资销售收入即内资企业的规模决定。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产生了负面效应。但研究发现内资企业销售收入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的自主创新。这说明西部地区自主创新主要依靠自身的内力和规模的大小。从定性的角度看,外商直接投资对西部自主创新产生抑制作用的原因在于,外商企业有领先的技术,利用竞争优势将国内竞争者排挤出行业,外商企业将所有的研究与开发保留在母国,这样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生的外溢效应就减少了。另外,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越来越大,特别是跨国公司以占领中国市场为目的,其技术、管理、质量、品牌优势明显优于内资企业,这样就抑制了竞争,形成垄断,从而不利于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因此,长期看,对西部地区来说,外资引入必须与产业的自主创新进行权衡决策。

[1]Tim Craig.Lo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in Support Function FDI:The Globalisation of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7(14):143-164.

[2]AlejandroCiruelos,MiaoWa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Effects of Trade[J].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2005(33):437–449.

[3]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1999(5):31-32.

[4]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2):49-55.

[5]陈涛涛.中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2003(9):23-28.

[6[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加[J].经济研究,2005(5):107-116.

[7]冷民.从台湾微电子产业的发展看利用外资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J].中国科技论坛,2005(3):77-81.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Capacity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ZHOUBing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In 1980s,to attract more foreign investment for our western areas,we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market for tactics”.In this strategy,initiative i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very limited.Though compared with before,the technological level in these western areas has been improved,if this is the resul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is worth considering.By collecting the panel data of China's western areas from the year 2004 to 2008,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FDI on the capacity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our western areas and believes that the FDI has th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China's western are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ndependent innovation;panel data

F832.48

A

1007-8266(2010)03-0074-03

周兵(1967-),男,湖北省恩施市人,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部市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重庆工商大学产业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

孙志伟

猜你喜欢
内资销售收入外商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台资或变“特殊内资”引解读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销售收入
内外资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比较
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揭示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销售收入
谁是冒牌外商
陕西法士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2014
商务部新批29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