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在门诊的急救及护理

2010-02-09 22:53田月玲李金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缺氧性降温体温

田月玲 李金蕊

郑州市中心医院儿科 郑州 450007

高热惊厥是儿科门诊常见急症,以6个月~3岁儿童多 见。发作时病情危急,体温升高至38.5℃~40℃,70%以上的高热惊厥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1],发作时间数秒至几分钟。若惊厥发作时间过长,未能及时抢救或反复发作,可导致缺氧性脑损伤,进而导致患儿智力低下或癫,严重者可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及时急救与护理,对控制惊厥和有效预防再次发作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32例,男79例,女53例;6个月~1岁53例,>1~3岁76例,>3~8岁2例,12岁1例。

2 急救护理

2.1 立即控制惊厥 一旦患儿出现惊厥,应就地抢救,使患儿在最短时间内停止或减轻抽搐。惊厥时间过长,可引起缺氧性脑损害。抽搐发作时,用拇指按压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情况紧急时可用手掐人中至惊厥停止,同时遵医嘱给于止惊药物。药物止惊首选安定,每次0.1~0.3 mg/kg缓慢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静脉推注速度1 mg/m in,同时观察面色、呼吸,并注意观察抽搐是否停止;必要时30 m in后可重复使用,也可直肠给药,疗效接近静脉给药,优于肌内注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低于静脉给药[2]。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使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领及裤带,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以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内,引起呛咳。

2.3 吸氧 高热惊厥时需氧量增加,及时给氧对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况十分重要。发绀明显的患儿可采用面罩给氧,不明显者可采取鼻导管给氧,氧浓度<30%,流量1~1.5 L/ min。

2.4 降温 高热时及时采取正确合理的降温措施是控制惊厥的重要环节。方法:(1)药物降温,静脉推注或肌内注射赖氨匹林。(2)药物降温的同时,辅以物理降温,可用降温贴敷于额头﹑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也可进行温水浴,边擦边注意保暖,以防着凉,擦拭15~20 m in。对于患儿降温后出汗较多者,应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及被褥,寒冷的季节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诱发肺炎。

2.5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静脉通路可以保持及时正确用药。备好急救物品,遵医嘱及时、准确给药。治疗及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准确,避免刺激患儿。

2.6 监护 加强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要特别观察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及意识状态,如有异常报告医生,以便及时抢救。

3 健康教育

小儿高热惊厥是婴幼儿较常见的急症,以就地抢救为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惊厥首次发生后,30%~40%的患儿可能再次复发,因此指导家长及陪护了解高热惊厥的有关医学知识极为重要。指导家长学会观察患儿体温的变化,如果患儿精神不振﹑寒战﹑肢体发凉﹑呼吸加快等,说明体温正处于上升期,此时最易发生惊厥。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此期患儿的体温。若在家中发生惊厥,不要慌忙抱起患儿向医院跑,应立即将头偏向一侧,按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多数患儿数分钟即可止惊,再到医院就诊。因为大多数高热惊厥都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所以要叮嘱患儿家长平时应要求患儿加强锻炼,尽量避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按季节变化增减衣服,注意个人卫生。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8.

[2] 陈辉隆.谢少斌.安定溶液直肠给药控制惊厥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6):12.

猜你喜欢
缺氧性降温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动物降温有妙招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黄芪百合颗粒对亚硝酸钠中毒致缺氧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脑电图与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页岩气开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