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在“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0-02-15 13:15王尔乘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党性党校

王尔乘

(中共中央组织部,北京西城 1000815)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
——在“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王尔乘

(中共中央组织部,北京西城 1000815)

编者按:2009年 11月 11日—1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主办,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承办的“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研讨会在陕西延安召开,会议围绕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这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全国组织部门、干部院校、高等学院、研究机构和中央新闻媒体 70多位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参加讨论。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尔乘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本刊以“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为题刊发这次讲话内容。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来自全国部分组织部门、干部院校、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领导、专家学者,齐聚革命圣地延安,参加这次专题研讨会,深入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性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党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干部教育服务科学发展和干部健康成长的关键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性教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作风养成落实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和措施上,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党性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要更加突出党性教育,帮助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李源潮同志强调,要把党性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并提出在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对全国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集中培训的重要任务。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认真落实中央要求,把党性教育作为硬任务和必修课,开展专题教育、举办培训班次、开设教学模块,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干部培训万人问卷调查,有 86.2%的人认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培训对提高党性修养有帮助。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不仅对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同时也对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提出新考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无论是解决《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尖锐指出的党内存在的六个方面突出问题,还是要自觉划清四个界限;无论是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还是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无论是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还是弘扬党的优良作风,都对党性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举办这次专题研讨会,是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党性教育规律的认识,推进党性教育改革创新,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提高党性教育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我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谈几点思考。

第一,紧扣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党性教育,增强培训的时代性

党性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现实具体性。党性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随着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而变化的。党性教育只有紧扣时代主题,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才能保证正确方向、更有成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全面阐述了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习近平同志强调,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中,党性教育的重点是抓好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尽职尽责干工作的教育、道德情操的教育、拒腐防变的教育。李源潮同志在三所干部学院 2009年秋季开学典礼上,就如何贯彻中央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保持清正廉洁,进行了深刻阐述。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一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这是党性修养的基础,是解决党性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抓好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培训,并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密切配合,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深入上下工夫,在实践上求实效。二要对干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性教育说到底是价值观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主体内容,是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样化形势下引导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要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把党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下去,是保证党永不变质的基本前提。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要把这些要求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培训计划,结合各自定位,开发精品课程,使之更有特色地进入课堂、更加生动地进入教材、更有针对性地进入学员头脑。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办好全国厅局级领导干部集中培训,真正使参加培训的干部不仅能感动一阵子,更能受用一辈子。

第二,优化整合培训资源,构建开放的、立体的党性教育阵地

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是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性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继续把党性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布局,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强党性教育主阵地建设。现在,一些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特别是县级党校等基层培训机构缺乏优质师资,办学条件差,党性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要按照《干部教育条例》和《党校工作条例》的规定,积极稳妥地推进地方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办学体制改革,优化布局、整合资源,走集约发展之路,提高办学水平,更好地发挥作用。目前,一些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广东省的“分校”模式,湖北黄石的“联合党校”模式,浙江长兴、广西田阳的“大党校”模式,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欢迎,可学习借鉴。

提高党性教育水平,必须坚持开放办学,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开展培训。高校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对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前不久,中组部和教育部确定北京大学等 13所中管高校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源潮同志在会见高校基地负责人时,要求充分发挥高校优势,提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以此为支撑,切实提高干部的理论修养和思想觉悟。各地各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利用高校,开展有特色有成效的干部培训和党性教育。

加强党性教育,必须抢占网络教育阵地。网络具有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信息流量大、学习形式活等特点,日益成为人们接受新思想、掌握新知识的重要平台,也正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渗透其文化、价值观念,推行其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同时,在网络环境中各种信息纷至沓来、泥沙俱下,客观上也增加了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我们要深入研究和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发挥网络学习优势,开发党性修养方面的网络课程,积极引导,善于回应,努力掌握主动权、话语权。

搞好党性教育,必须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党性的养成是一个干部长期学习实践的过程,光靠组织部门选调干部到培训机构进行集中教育是不够的。干部所在单位要在平时工作、生活中,采取主题教育、社会调研、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持续有效地对干部进行党性教育。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要发挥在传播思想、引导舆论、社会监督方面的独特优势,从正面、反面、侧面多个视角进行党性修养方面的宣传,努力营造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浓厚社会氛围。

第三,创新党性教育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训模式是直接影响党性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对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各级党校采取理论教学与党性分析相结合、三所干部学院采取课堂讲授与现场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党性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从实践来看,单向度的说教过多、联系实际不够紧、培训方式方法单一、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仍然是党性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

一要以分层分类为基础。党性是党的本质属性,对于每个党员干部的要求都是一样的。但对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领导干部来说,党性修养的需求不一样,需要解决的党性问题也不一样。必须分层次、分对象、按领域、划阶段,提出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式,使党性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二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这是党性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据中组部问卷调查,有 22.6%的人认为当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突出问题是“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不强,有 20.1%的人认为是“宗旨意识、公仆意识”不强。近年来发生的瓮安事件、孟连事件、陇南事件等群体性事件,也充分说明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要深入开展需求调研,紧紧围绕干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干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培训,进行党性分析,解答思想疑虑,把理论与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有机结合起来。

三要以学员为中心。党性教育是一种思想与行为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动态教育,需要学员主动参与、切身体验和深刻反思。要采取各种学习形式和载体,在环环相扣、不断深入上下工夫,注重在课堂讲授中拓展,在现场体验中升华,在互动研讨中深化,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切实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最近,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王彦生同志的博客和工作笔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读了以后很受教育。我们要以实践人物为教师、实践经验为教材、实践场地为课堂,从正反两方面挖掘典型现身教育,编写案例研究分析,开发现场教学点实践体验,增强教育的现实感。

第四,完善党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激发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内在动力

党性教育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任务,必须严肃对待。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对此作出硬性规定,坚持和完善组织调训制度,解决好主要干部、重点干部调训难等问题。同时,党性教育也是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的,必须以人为本、按需施教,让干部有选择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现在一些地方积极开展自主选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积极推广。需要注意的是,自主选学不等于自由选学,而是事业需要、组织需求和干部愿望的有机统一。一些地方把党性教育作为自主选学必修课的做法很有必要。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等主渠道、主阵地要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良好的学风是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干部培训期间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保证。目前,学风不正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反响强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问题在学习培训期间的表现,因此要加强干部在校期间的管理监督。目前,各地区各部门都在认真落实中央要求,贯彻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湖北等地还结合实际作出了更加具体的规定,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把党性教育的重点放在学风建设上,落实到 9个教学环节中,取得较好效果。组织部门要会同干部培训机构,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的新途径新举措。

建立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是激发干部学习培训内在动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建立学习培训成果转化制度。培训结束后,干部所在单位要为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实践党性要求创造条件,通过为本系统、本单位党员干部上党课、组织学习研讨等方式,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锻炼情况的考核考察,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这几年,各地区各部门进行了不少探索。如北京开展局级干部免职脱岗培训、江西赣州进行培训离岗考察等。要继续创新实践,真正形成干部党性修养的长效机制。

第五,深入研究,把握规律,提高党性教育科学化水平

搞好党性教育,必须深入探究其内在规律性。要围绕党性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努力取得突破。要深入研究我们党开展党性教育的历史经验,及时总结各地各部门的创新实践,积极借鉴国外政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的做法,不断深化对党性教育规律的认识,努力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深刻认识和把握党性教育规律,既要靠各地各部门的实践探索,也要搭建平台,有组织有计划地交流经验、开展理论研究。这次研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个单位都认真做了准备和研究,提交的交流材料各有特点,质量都很高,体现了各单位在党性教育上的创新成果。希望大家利用这次机会,认真总结交流经验,深入探讨问题,集思广益,进一步理清思路和措施,并在实践中探索推进。

[责任编辑杨沛英]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党性党校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树立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
传承耀邦家风 增强党性修养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校教学应重视党性教育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