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传统 发挥优势 发展特色积极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

2010-02-15 13:15陈燕楠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党性延安学院

陈燕楠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发扬传统 发挥优势 发展特色积极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

陈燕楠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党面临的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考验,党员干部队伍新变化,党性教育新问题等,要求必须改进党性教育。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必须坚持党性与发展党性相结合,坚持市场经济法则与坚持党性原则相结合,坚持熔炉建设与坚持文化建设相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坚持制度监督相结合。文章首次推荐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创建的干部教育培训的“延安模式”。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党性教育;特色化;科学化;延安模式

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共中央组织部主办、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承办了“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教育理论研讨会”。这对探讨新形势下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思路和举措,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结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实践和探索,就把握时代要求,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加强党性教育是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

党性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贯要求。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党性教育始终与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时代要求紧密相联,服务和服从于党的中心任务,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提供了坚强保证。党的事业越发展,党性教育越要深入。站在我们党成立 88周年,执政 60周年,领导改革开放 3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对新形势新挑战,需要着力破解党性教育科学化的时代课题。

(一)“四大”新考验要求我们必须以坚强的党性作保证

我们党自 1949年在全国范围内执政以来,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这三个历史性转变,使得我们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些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在新的形势下,管党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艰巨,更为迫切。

应对这“四大考验”,要求我们必须以坚强的党性作保证,把党性转化为自觉行动和优良作风,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实践表明,坚强的党性不会与生俱来,不会自然形成,而是长期教育出来的,长期锤炼出来的,长期考验出来的。以强烈的忧党之心、兴党之责加强党性教育,对我们来说,应当是首当其责,责无旁贷。

(二)党员干部队伍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党性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长期以来,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党员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不适应问题”,说的是少数党员干部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倾向;“不符合问题”,说的是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党的要求,脱离了基层,脱离了群众。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指出了当前党内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 6个方面突出问题,这些突出问题,说到底都是党性问题。党内存在的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党的队伍的主流,但却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性教育,围绕帮助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三个突出方面,坚持不懈地开展党性教育。

(三)党性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要求我们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

这些年来,我们对党性教育进行了努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效果还不是特别理想。第一,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逐步形成的。党性教育不能一劳永逸,需要长期接受教育、长期经受锤炼、长期经受考验。第二,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性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党性教育的内容如果一成不变,不及时优化,教育的效果就会受影响。第三,党性的强弱是可以转化的。每个党员的经历和自身条件不同,党性强弱程度也不相同。如何针对不同党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创新党性教育的手段与方式,需要下大工夫。

总体上看,解决党性教育不易深入的难题,需要增强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以科学理论指导党性教育,以科学制度保障党性教育,以科学方法推进党性教育,以科学标准检验党性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年轻干部的特点,用时代发展的眼光广辟党性锻炼的新途径,拓展党性考验的新渠道,创新党性教育的新形式,体现党性教育的时代性。

二、发扬传统,发挥优势,走注重内涵的特色化党性教育之路

全国县级以上干部培训机构有 4000多所,都肩负着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重要责任,探索和积累了丰富的党性教育经验和做法,这无疑是我们进一步有效开展党性教育的宝贵财富。对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来说,如何学习和汲取长期以来在党性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利用延安所具有的独特的革命历史资源,更好地肩负起中央赋予的功能定位,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中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走出一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内涵式党性教育之路,是形成学院核心竞争力、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第一,独特的办学要求为我们开展好党性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央要求学院按照“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与时俱进、执政为民”的办学方向,充分利用延安及周边地区不可替代的革命历史资源和区位优势,把学院建设成为面向全国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基本国情教育基地、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的熔炉以及广大干部保持革命激情的“加油站”。其目的就是要求学院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永葆革命激情。胡锦涛总书记在学院竣工暨开学时专门发来贺信,对三所干部学院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06年春节视察学院时又作出了“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重要指示。李源潮同志担任学院院长以来,对开展党性教育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发扬传统、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努力把学院办成党在新时期的“抗大”,办成党在新时期培养领导干部最有名的培训基地。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学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开展党性教育指明了方向。2009年开始,学院又承担着全国厅局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专题培训任务,这对于我们是进一步发挥优势、服务大局的好机遇,进一步探索创新、促进发展的好机会,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深刻认识到,党性教育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也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在党性教育中发挥独特作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独特的办学资源为我们开展好党性教育搭建了广阔舞台。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战斗生活了 13年。在这 13年中,我们党提出了三大法宝,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些都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这些革命历史资源见证历史,激励现在,启迪未来,是进行党性教育的活教材。我们感到,延安所拥有的独特教育培训资源,既是共产党人的共同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为我们开展党性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搭建了广阔的舞台。为此,学院开办以来,始终重视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延安及周边地区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牢牢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努力创建以党中央在延安 13年革命历史及延安精神为主线,以理想信念、革命传统、作风建设和国情教育为基本内容,以现场体验和社会实践教学为主要方式的干部教育培训的“延安模式”,在领导干部党性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一是整合教学资源,构建主题鲜明、布局合理的现场教学点网络。我们通过组织专家教授对延安及周边地区革命旧址旧居进行全面考察调研,形成了以延安为中心,以延安周边县区为补充,辐射到甘肃、宁夏红军长征会师地和山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教学点布局,同时按照突出重点、有序开发的原则,精选了 26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教学点,通过挖掘内涵明确各个教学点的教学主题,基本形成了适应不同培训对象需求的现场教学模块。二是把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品牌课程作为突破口,着力推动资源优势向教学优势的转化。我们重点开发建设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革命史”、“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宗旨观”、“延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延安时期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等五大课程群,充分展示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党性观念、宗旨意识、优良作风和人格魅力。三是在对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基础上,编写了一批课堂和现场教学案例。通过案例教学,使学员从历史人物身上发生的普通事件中捕捉大道理,以小见大,拉近历史人物与干部思想上的距离,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的鲜活性和生动性。这就是为什么讲张思德、白求恩、“雷公事件”以及“父子情深”等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学员们感动得流泪的原因。

第三,独特的教学方法为我们开展好党性教育提供了重要保证。源潮同志指出,“搞教学要以人为本,要从学员出发,着眼于培训的效果,什么方法最管用,就用什么方法,这就叫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我们力争抓住干部学习的“兴奋点”,努力寻找触发干部激情的“切入点”,综合运用系统讲解、重点点评、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等方式,把“看、听、思、悟”融为一体,注重研究各种课程方式的内在联系和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优化教学设计,科学配置教学内容,把课堂搬到现场,把特定现场又提升为课堂,抓住专家点评和现场案例剖析两个关键环节,引领学员走进党的历史,感悟革命传统,思考新时期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达到震动心灵、净化灵魂、提升境界的目的。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四种现场教学样式:一是“讲解 +点评”。即由讲解员先系统讲解,再由专家重点评述说理,引导学员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把教学向深度推进。二是“讲解 +点评 +案例”。即除讲解和点评之外,集中剖析一个典型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三是“讲解 +点评 +案例 +讨论”。我们在枣园革命旧址建设了案例研讨室,组织学员围绕延安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及其启示等内容开展互动研讨,加深学员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四是“现场感悟 +案例剖析 +入户调研 +生产劳动”。我们建设了南泥湾综合教学基地,组织学员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开展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案例剖析,参加生产劳动、入户调研,使学员在亲身体验中激发革命激情。由于在教学中把现场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并通过创新教学样式,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把厚重的历史有机地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将单一的灌输转化为生动、直观、互动的培训形式,使教育培训主题有机渗透到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第四,独特的培训效果为我们开展好党性教育增添了更大信心。独特的培训效果是检验培训质量和绩效的根本标准。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感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特殊的风格、特殊的语言,寓理于史,寓理于情,以史育人,以情感人,让人在历史的发生地,重温历史,感悟传统,汲取经验,启迪智慧,净化灵魂,坚定信念,锤炼作风,在延安这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中享受了一份难以忘怀的“精神大餐”,始终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几年来,学员们对学院特色化的党性教育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信心和决心。为了更好地转化培训成果,达到培训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推动党性教育更加深入,学院开展了训后“三个一”活动,要求学员在培训结束返回单位后,汇报一次学习成果:向班子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主讲一堂党课: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向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党员干部上好“在新形势下如何弘扬延安精神”这一课;组织一次研讨:结合工作实际,研讨在新时期增强党性、弘扬党风、严守党纪的具体措施。为帮助学员做好“三个一”,学院专门组织力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师的讲义和相关培训资料分类整理和筛选,做成光盘发给每位学员,作为他们做好此项工作的辅助工具。据我们了解,国家邮政局的领导在学院培训后就在全国邮政系统开展了这项活动,受众达到800多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开展“三个一”活动,既是广大学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也是广大学员传承延安精神的重要途径,对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党性、坚定信念、转变作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

回顾党的发展历程,结合学院的办学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党性锻炼没有止境,党性教育的探索也没有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我们把握党性教育的新特点,探索党性教育的新规律,不断推进党性教育的科学化。

(一)坚持党性与发展党性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所以,用党的革命历史、优良传统和作风对领导干部开展党性教育,增强党性锻炼,很有必要,也很有成效。但是,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党性的具体要求,总是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紧密相连,党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新时期开展党性教育,需要在坚持党性和发展党性的结合点上下大工夫。

坚持党性,就是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教育,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继承和发扬优良作风。发展党性,就是要把革命传统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对时代性课题的理性反思,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一是用过去行之有效的党性标准同现在的环境相比较,用正确的经验和优良的传统同现在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相比较,用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同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思想变化相比较,在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二是把握共产党的党性特点与执政党的党性特点的交叉点。长期执政对我们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赋予了党性新的内涵。民主竞争意识、开放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谐意识,这些都是党性特点在执政条件下的新发展。所以,一方面要坚持共产党的党性原则,另一方面要探索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围绕“执政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怎样才算合格”这一重大课题开展党性教育。三是探索干部分级分类党性教育机制。要针对不同级别、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领导干部,结合各自的专业背景、风格气质、个性差异,探索党性修养的具体标准,体现党性教育的时代性。

(二)坚持市场经济法则与坚持党性原则相结合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领导干部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一方面,发展市场经济允许党员干部追求个人合理合法的利益;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具有利益诱惑性,在追求利益过程中如果信念动摇,会出现以公权谋取私利的现象,削弱党性。所以,开展党性教育,有一个坚持市场经济法则与坚持党性原则相结合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针对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和当前复杂的形势,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党性修养目标。这要求我们增强党性教育,要在坚持市场经济规律与党建规律的统一上下工夫。一是结合人的基本需求,从人性、个性的角度开展党性教育。在干部培训中我们发现,党员干部进行党性分析,每当谈到人品人格、人的需求这些基本问题时,往往很受触动。这是因为,党性离不开人性,党性修养离不开公民素养。否定党员合理合法的利益,就偏离了发展的目的;但如果把市场经济法则简单运用于党内生活当中,就偏离了党的宗旨。二是把关爱干部与严格教育干部结合起来。党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面临着各种诱惑。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不良苗头时,要及时提醒,及时教育。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提高管党治党水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科学化的核心是把握规律,表现在党性教育中,就是要针对干部的心理变化规律和成长规律,对干部开展经常性的利益观教育,做到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

(三)坚持熔炉建设与坚持文化建设相结合

党校干校是党性修养的熔炉。通过这个熔炉,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经验教育,锻造品格,锤炼党性。这种共产党人的熔炉建设,主要是从阶级的角度、意识形态的角度开展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的实践表明,党员干部不但对党史党建、革命史教育感兴趣,而且对老师把党性知识融入到历史文化当中,从文化文明、民族精神的角度讲授革命传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我们把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放到中华几千年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在课程设置上把黄河文明、中华文化与革命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党性教育的历史厚重感,受到学员的好评。这启示我们,加强党性教育可以在熔炉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上做文章。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工人阶级先锋队”,要求我们从阶级性的高度,继续加强熔炉建设,增强党性修养;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要求我们从民族性的高度,加强文化建设。一是党性教育要以文化的形式出现,“润物细无声”。比如,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革命品德,而且是一种文化习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勤政廉政不仅是一种党性要求,也是一种文化体现。这些内容,都可以同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结合起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党性教育要增添人文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共产党员要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和推动者。这要求在党性教育中,要增添人文的色彩,增强党性教育的亲和力。三是从反对封建残余文化的角度开展党性教育。例如,发展党内民主,就需要有相应的党内文化作支撑。邓小平曾经指出:“不彻底消灭这种家长制作风,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党内民主,什么社会主义民主。”这就是说,家长制作风作为封建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与党性是格格不入的。增强党性修养,必须培育社会主义文化,反对封建残余文化,使先进文化自觉“化”为优良作风,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四)坚持思想教育与坚持制度监督相结合

干部培训的经验表明,党性教育侧重的是启示警示,主要靠自律;而制度监督侧重的是防范惩戒,主要靠他律。党性既是教育出来的,也是考验出来的,锻炼出来的。这启示我们,开展党性教育不能单打一。党性教育的成果,需要体制机制来巩固;党性教育的发展,需要制度建设来完善。

从思想教育与制度监督的结合点上,对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要围绕“党性不易深入”的难点建立健全制度。要深入分析哪些时候容易发生理想信念动摇,哪些时候容易偏离党的政策纪律,哪些场合容易产生冒险侥幸心理。针对这些问题,坚持和完善学习教育制度、党性定期分析制度、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制度,依靠制度对党员干部起到提醒、警醒、督促的作用。个人修养也好,组织监督也好,都离不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目的是通过同志之间互相提醒、互相帮助,防止不良动机转化为不良作风。贯彻这一要求,保持优良作风,形成新的作风,需要思想教育与制度监督相结合。一是完善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支部生活会,善于听取党员的不同意见,把党员的批评纳入党内决策的重要环节。二是建立健全通过民意调查等征求群众批评意见制度,自觉接受批评,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三是鼓励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保护坚持党性原则的党员,营造民主讨论和民主监督环境,以科学制度保障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展,增强党性教育的长效性。

总之,党性教育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对于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干部培训工作者,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时代要求,把握干部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党性教育的新路子,为干部成长服务,为党的建设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

Positively Advancing Scientific Nature of Education of Party Spirit by Developing Tradition,Superio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CHEN Yan-nan

(Ch 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Yan’an,ShaanxiYan’an 716000)

It needs advancing the education ofparty spiritwhen facingwith the teston the Party by the governance,refor m and opening up,market economy and world environment,the new change of the troop of partymember and cadre,and the new issues of the education of party spirit.To advanc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education of party spirit,itmust adapt adhering to the party spirit into developing the party spirit,the furnace building into the culture building,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to the system surveillance.The paper,for the first time,recommends the‘Yan’an pattern’of cadre training created by CELAY,which hasmodel significance for the national cad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ducation of party spirit;characteristic;scientific nature

D261.4

A

1674—0351(2010)01—0015—06

2009-12-13

陈燕楠(1958— ),男,北京市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沛英]

·干部教育培训研究·

猜你喜欢
党性延安学院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走进延安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