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朱德的坚强党性

2010-02-15 13:15马广荣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朱德党性延安

马广荣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延安时期朱德的坚强党性

马广荣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延安时期朱德的坚强党性,突出表现为鲜明的无产阶级意识、强烈的纪律意识和牢固的群众观念。无产阶级意识,强调提高党员的阶级觉悟,坚持党对中国革命和工人阶级的领导、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纪律意识,强调遵守组织原则,同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通过发扬民主来增强党的团结;群众观念,强调把党和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以身作则,把共产主义道德转化为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朱德的坚强党性,来源于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执著追求,来源于对共产主义的深刻理解和不懈探索。

延安时期;朱德;党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朱德诞辰 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朱德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朱德对党的忠诚、对真理的追求、对群众的热爱,不仅体现在他的各种论述中,而且体现在他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研究延安时期朱德的坚强党性,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延安时期朱德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意识,强调提高党员的阶级觉悟,对党忠诚,坚持党对中国革命、工人阶级和人民军队的领导

作为一个离开旧军队并加入共产党的革命者,延安时期朱德始终有着强烈的阶级意识、注重加强党性教育,这成为朱德坚强党性的重要内容。1937年 8月,朱德在洛川座谈会上发言说:由苏区到白区去工作,自己要有阶级觉悟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否则糊里糊涂就会被国民党吸引过去。在朱德看来,增强党员的党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党性教育,“要突破酒色财气、富贵功名这个关。对此,个别人应该有所警觉,要在革命过程中进行锻炼。”[2](P662)针对练兵与带兵问题,朱德说:“我们当连长排长的大部分是党员,他们的政治热忱可以影响士兵的政治热忱,他们的阶级觉悟可以影响那些不觉悟的人。”又说:“参加革命的人,有工人、农民,但也有二流子。有些人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为革命而来的。要把他们变过来,靠什么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我们用自己的阶级觉悟、政治觉悟的实际表现去影响他们。”[3](P101)延安整风期间,朱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结合自己的历史,强调了转变思想的重要性:“哪里不要转变啊,岂但转变,我说就是投降!我原来不是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代表的是真理,我就投降了无产阶级。我投降了无产阶级,并不是想来当总司令,我只是替无产阶级打仗,拼命做事。”[2](P1102)朱德在这里事实上提出了一名党员首先要有阶级意识的思想。朱德跟随无产阶级的背后,蕴含着他对真理的向往与追求。

为了扩大党的阶级基础,朱德尤为注重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人阶级的领导。1937年 6月 3日,朱德在中共白区工作会议上提出:“对黄色工会不应把它赶跑,把它破坏,而应在它里面起作用。”[4](P640)应该说,在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一度盛行的时期,朱德提出深入黄色工会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整个工人阶级的利益是党性的一个突出表现。所以,讲党性,离不开阶级性。不仅如此,朱德还强调区分工人阶级的当前利益与根本利益。比如,针对 1945年 8月以后冀中等地工人运动中出现的偏差,考虑到一些公私工厂因为工人“工资太高”、工厂利润太低而关门停业的情况,朱德致信党中央和毛泽东:“我军解放张家口后,工人运动走错了路,工人发双薪”,“我建议中央派得力的人做工人运动,好好地领导工人群众参加战争,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家务,真正实现工人阶级当家作主。”[3](P226—227)这一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事实上作了很深刻的阐述。一方面,党性表现为阶级性,离开工人阶级的利益,党性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只看到工人眼前的片面的劳动者福利,看不到无产阶级的整体性——人民性,也不是全面的党性。因此,既要在战略上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在策略上改善党对工人阶级的领导。这样,更有利于坚持党性,巩固党的阶级基础。

作为军人,作为军队的重要统帅,朱德的坚强党性又体现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服从党的命令。1937年 5月,朱德在中共苏区代表会议上指出:“在民族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要领导中国革命,这就特别加重红军中共产党员的责任,要特别加强党的领导工作。”[4](P638)第二次国共合作后,朱德与彭德怀、任弼时又致电张闻天并告周恩来、邓小平,提出在部队恢复党代表和政治机关原有制度。这就为加强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提供了制度保证。为纪念中共成立十九周年,朱德在《共产党人》第八期上发表文章,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取得伟大成绩的经验之一是有党的布尔什维克的正确领导。1940年 8月,朱德进一步提出:“党是军队的绝对领导者,是革命战斗任务完成的保证者。一切党的路线与政策,在部队中都要经过党的组织去执行。”[2](P986)朱德曾满怀深情地说:“我初加入共产党的时候,就宣誓服从党。因为我是军人,应无条件的服从党,直到现在还是这样。现在这些军事干部都是党培养成的,我们每一个军事干部都—定要服从党。我们的军事干部离开了党,那他就一样也做不成,—样也做不了,—切问题要靠党。”[2](P1190)为此,朱德要求连队党支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党指挥枪,服从党的领导。“我们带兵是靠党组织来保证。连里有支部、有党员。支部在行政管理方面、了解敌情方面要起保证作用。连长应把支部当作带兵的核心、领导的核心。连长不能同支部对立起来,不能闹别扭。要互相配合,把连的工作做好。”[3](P107)朱德在打仗之前或者打仗遇到困难时,也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通过开支部会议统一思想。“上下级干部均先开学习会,打时又开会,打不进时又开会。在火线上,三五人仍是开会,特别是支部开会,起了领导作用。”[3](P225)朱德在总结打石家庄的经验教训时说:“战前,多数连队开支部会动员,宣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的连队到了冲锋出发地,支部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布置和补充动员。我问了一下,凡是开支部会动员过的连队都打得很好。从清风店战役以后,支部一般都起了这种作用,部分连队做得还要早一些。”[3](P221)

这表明,军人党员服从党的组织是党性强的重要表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对于增强部队的凝聚力至关重要。

党的发展史表明,党对军队的领导最终要服务于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1939年,朱德与杨尚昆、傅钟等致电陈锡联,指出:在冀西虽然有国共两党双重政权,但我们在政权问题上不能退让,仍应坚持工作,组织与团结群众。地方党的组织,应力求精干、秘密,切实深入下层,打下牢固的基础。1943年,他还指出:“有些人说,共产国际取消了,中国共产党也要取消。我说中国革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搞得好,取消了共产党,中国革命就不可能取得胜利。”[2](P1135)“二十年的中国革命战争过程,证明了一个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最英明地掌握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在一切历史时期中,永远为当时最革命的政治目标而坚决地进行革命战争,反对当时中华民族和人民的主要敌人;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定出和坚持当时最革命的战略方针。”[2](P1066)朱德不仅从宏观上强调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党员要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而且从党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角度要求党员干部讲党性,尊重其他组织和党外人士,反对派性。“党组织对行政的关系,应当是:党的路线,党的决议,必须经过行政系统来执行,来体现;党组织必须尊重行政系统。”[2](P1074)

为什么朱德对党的忠诚一以贯之?是什么力量使得朱德坚持党的领导?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在于朱德的坚定信念、对民族深重灾难的责任感和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期盼。正是他看到旧的军队依靠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没有出路,他才离开旧的军队,投向光明,投奔共产党。“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P113)历史一再表明,共产党所以能承担并实现党的使命,是因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坚持党对工人阶级的领导,对中国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才能取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基于此,朱德对党的忠诚始终如一。所以,深厚的国家意识驱使朱德寻找国家振兴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党的意识——依靠中国共产党探索国家振兴的革命道路。对于这一点,朱德在党的七大召开前夕评价孙炳文时有过表述:“炳文同志革命意志坚强,以民族民主革命的锐志而走到无产阶级的战士,是一贯的革命精神。”与孙炳文的革命转变经历一样,朱德也是由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催生了共产主义。可见,朱德的坚强党性、对党的忠诚最终源于对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探索。

二、延安时期朱德具有严格的纪律意识,强调遵守组织原则,同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通过发扬民主来增强党的团结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面临敌 (日军)、伪 (汉奸投降派)、顽(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挑起摩擦事件)、灾(自然灾害)四重困难,在内忧外患的关头,朱德特别注重通过增强党的团结来战胜各种困难。1938年 10月,朱德与毛泽东等人致电聂荣臻、宋时轮、邓华及中共冀热边区委,强调“全党与八路军的团结一致特别重要,如果党内八路军内发生任何摩擦有任何不团结的现象,均将被日寇汉奸敌探所利用,给予我们以最大的损害。”[2](P834)为此,朱德要求八路军干部与地方党及游击队中的同志要亲密团结,要提高部队及地方党内纪律,号召全党团结进行艰苦斗争。

朱德强调增强党的团结,要对党员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针对“有些地方土改很不彻底,这主要是因为在抗日时期大量发展起来的党,思想上、组织上都不大纯洁,一些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和流氓分子混进了党”[3](P204)的复杂情况,朱德主张只有贯彻执行好党内民主集中制,才能达到党的真正团结。比如 1937年4月,朱德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达到全党思想一致,就必须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这样才能揭发和反对不良倾向,反对庸俗化。提高全党的积极性还要实现民主,把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提高,反对包办代替。”[4](P636)他还提出,开展严肃、深入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增强党的团结的重要途径:“党内团结要实行正确的自我批评,党员要维持对党的领袖的信仰,因此,领导同志要有能接受批评的精神。领袖要听人家说自己的好话,同时还要听说自己不好的话。”[2](P830)这表明,开展正确的思想斗争,对增强党的团结是很有帮助的。这同马克思关于“共产党是在党内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这一建党原理,是一致的。

但是,正确开展党内斗争是很不容易的。既要允许党内不同意见的存在,又要防止党内分裂,是延安时期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在这方面,朱德坚持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决与中央保持一致,同时注重用灵活的斗争艺术维护党的团结。比如,中共中央落脚陕北后,朱德十分尊重中央,与毛泽东电报往来频繁,关系融洽。一方面朱德不同意张国焘另立中央的做法,坚守原则立场,另一方面又在部队中做耐心的说服劝导工作,避免与红四方面军领导者分裂,这就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1937年 3月,朱德在延安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对张国焘宗派主义进行了深刻批评,认为张国焘对中央极不尊重,根本不顾中央威信,“他思想里没有马列主义,有的只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所以才发展到放弃党的领导,想自己另造一个党。”[4](P634)1941年 9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朱德再次谈到与张国焘的斗争:“长征中,我与张国焘争论时,他说党的委员会的委员要服从书记,就是说中央西北局委员要服从张国焘,我便说明书记要服从委员会的决议,否则书记便要取消资格。”[2](P1077)朱德认为,军队的干部不应该单是一个指挥员,而且应该是一个好的共产党员,要遵守纪律,听从党的指挥。[5](P669)就是说,党性的首要表现是维护组织团结,与中央保持一致。

需要指出的是,朱德服从组织原则,坚持个人服从组织,不是机械地服从,不是盲从,而是讲究艺术,巧妙地保留意见和申诉意见,进而取得共识,维护党的团结。例如,1938年 3月,张闻天、毛泽东等致电朱德、彭德怀,要求八路军调动部队西移,以加强黄河河防,击敌后路。朱德等人接到中央的电报后,不是机械地执行命令,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向中央反复说明意见,坚持向太行山区进军,开展华北游击战争。最后,朱德等说服中央。毛泽东 1938年 3月 8日回电肯定朱德的主张:军委指导只提出大的方针,由朱、彭根据此方针及当前情况作具体部署。军委有时提出具体作战意见,但只是建议性质,是否切合情况,须由朱、彭按当前敌情加以确定,军委不加干涉。[2](P769)后来,朱德在中央西北局高干会上从理论上进一步作了总结:“服从组织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械的,一个是自觉的。”“如果自觉的话,对的要服从,不对的要讨论执行,再向上申诉抗议,提出问题来,但组织原则一定要服从。”[2](P1118)这表明,朱德的党性既有很强的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注重在思想沟通的基础上增强党的团结。

比如,朱德与毛泽东虽然有过意见分歧,但在延安时期很多关键场合,他都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对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据陈友群回忆:“康克清同志跟我讲,1940年中央要朱德回延安,是为了要支持毛主席工作。当时王明被斯大林派回国来,在党内影响较大,有的中央召开的会议也由王明主持并作结论,因为有斯大林做后台。毛主席与他斗争中处境困难,有一时期王明主张把党中央迁到新四军地区,以便与国民党当局联系。当时主张与国民党合在一起是斯大林的主张。所以,政治局投票时,一半对一半。支持毛主席不迁主张的有朱总的一票。后来把住院的陈云请回来补投一票,才否定了把党中央迁往南方的意见。”[5](P615)而且,从当时延安发出的重要军事文电来看,一般都由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和军委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三人署名,其真诚团结,可见一斑。

朱德不仅在行动上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而且从理论上阐述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42年 7月 1日,朱德在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时发表文章指出:“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我们党已经有了自己的最英明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他真正精通马列主义的理论,并且善于把这种理论用来指导中国革命步步走向胜利。”同年 12月,朱德在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说:“我们党在二十多年奋斗中已经产生了自己的领袖,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这是在历史过程中锻炼出来的,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承认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1943年 7月,朱德指出中国共产党创造出许多中国历史上从未见过的奇迹,“这种光辉的成就,体现在我们党有了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以及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同年,朱德在九月政治局会议上批驳王明路线,指出:实践证明,有毛泽东领导,各方面都有发展;照毛泽东的方法办事,中国革命一定有把握胜利。[2](P1143)到了党的七大,朱德又指出:“共产党是在敌人的镇压下发展壮大起来的。斗争锻炼了我们的同志,同时在斗争中间,创造了我们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P1189)以“朱毛”称谓的历史渊源和朱德在党内最早与毛泽东合作的历史地位,以朱德在党内、军内的崇高威望,朱德对毛泽东的拥护,无疑为党的团结,为延安时期党的发展壮大,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表明,朱德的坚强党性体现了他服从真理与服从组织的有机统一。应该说,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由于党员经历不同、性格风格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出现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始终高度一致,没有任何不同看法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不利于畅所欲言,形成正确决策。比如,军事将领从军事、战术战役的角度看问题,与党务干部从政治和群众工作的角度看问题就不一样,得出的结论有时会大相径庭。这些不同意见,对其他同志是有启发的,对从反面论证决策的科学性是发挥过作用的。正因为如此,朱德在关键时刻特别注重维护党的团结,并且在保持组织团结的基础上努力寻求思想团结。与其说朱德是尊重毛泽东,不如说是尊重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朱德对真理的追求,成为他讲党性的持续动力。他提出不同意见,申诉意见,源于对真理的炽热探求;他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又为统一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这是朱德党性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延安时期朱德具有牢固的群众观念,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以身作则,把共产主义道德转化为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宗旨意识是党性的核心内容。延安时期,朱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总是为群众利益着想,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体现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朱德认为,党要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员必须要有好的作风。针对党当时存在的缺点,朱德坚持“要完成打胜敌人的任务,我们全党就必须深入目前党所号召的整顿三风的工作,扫除这些残余的恶劣作风,建设党的新的风格,改造干部和党员(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使全党走上完全布尔什维克的道路。”[2](P1105—1106)这里,朱德提出了“建设党的新的风格”的重要论断,这是对毛泽东同志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延伸,对于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具有重要意义。1947年,根据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朱德主张不仅要查清机关工作人员的阶级成分,还要检查自己的思想究竟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个人利益,“这样才能够纯洁我们的队伍,建成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训练的战斗的党。”[2](P1276)

为了最大限度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朱德常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全面、细致的调查工作。“我们到晋察冀后,调查了一下,党员中中农家庭出身的比重很大。我们的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农村里边的工人就是雇农。贫农是半无产阶级。在农村,党主要是代表雇农和贫农的利益的。但是党的这个基本知识教育还不普遍,很多人虽然入党多年竟不知道这个道理。结果在党内就出现了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就是中农家庭出身的人就代表中农的利益,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人就代表地主富农的利益。所以我们需要普遍地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整顿党的组织,弄清楚共产党究竟是代表谁的利益的。”[3](P206—207)可见,对工农利益的维护,充分体现了朱德的党性。

朱德之所以在工作、生活中热爱群众、尊重群众,与他牢固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分不开的。“要善于表现集体的力量。因为我们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者。在伟大的共产主义的事业当中,无论是怎样的个人,都显得渺小了。”[3](P75)“功是谁的?是战士和工人、农民的。领导人不经过他们,就一点功也没有。”朱德还说:“比如我是总司令,有时把我当作他们的代表,把他们的功挂在我的名字上,如果我因此就夸功,那岂不可笑!不经过工农群众,哪里来的功!”[3](P224)1944年,朱德在红军一军团史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切不可居功。群众风起云涌,烈士牺牲性命,如果有功,功是他们的。离开了群众,我们什么事也做不出来。比如说,我个人,中外人士都知道,好像我是三头六臂,实际上,我只是广大群众事业与功绩的代表中的一个而已。一定要记住,如果有功,功是党的,是群众的。”[3](P134)朱德为什么归功于群众?因为“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我们没有别的本事,我们的本事就只有同群众密切结合在一起。显然地,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我们就必然要失败。”[3](P94)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善于向群众学习,正确看待自己,功高不自居,位高不自显。1947年 6月,朱德谈到党员干部谦虚谨慎的问题时说:“怕的是自己摆老资格,故步自封,不求进步。这样就会掉队。”[3](P201)延安时期艾·史沫特莱女士曾几次赞扬朱德,朱德回信说:“我的生平仅仅反映了中国农民和士兵生活的非常之少的一部分。”[3](P188)这句话生动体现了朱德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也是“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真实写照。

朱德认为,“我们共产党当前是为民族解放而奋斗,并没有自己的私利”。[5](P616)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全体军人对于革命、对于抗战建国事业抱有无限的忠诚与自我牺性精神,因而能抛弃一切一己之私,一切以革命利益为前提。”[3](P89)“只有具备共产主义的高尚品质和伟大气魄,才能具有彻底的革命观点和群众观点。”[3](P117)这种共产主义道德,在朱德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常常用这一道德标准来评价坚定的革命者。比如,朱德悼念左权时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左权同志对民族对人民对革命的无限忠诚。他生活艰苦,从来不为私人作任何打算。”[3](P83)纪念白求恩时说:“白求恩同志的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还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他的实际主义作风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2](P1116)

朱德这样评价别人,也这样要求自己。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我们党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度过难关,朱德提出南泥湾政策,并亲自领导了南泥湾的开发建设。他带头参加劳动生产,扶犁耕田,种菜纺线,推动陕甘宁边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凡是来给他汇报工作的同志,首先要问对方会不会纺线,若不会,就手把手教你学,然后再谈工作。爱国名将续范亭曾这样形容朱德:“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延安岁月十分艰苦,朱德总是和总部的同志一起吃大灶,有时吃顿白面,工作人员把饭送来后,他要亲自去看看同志们是不是和自己吃的一样,唯恐给他特殊照顾。1944年,他在一次党小组会议上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军队要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不能搞特殊化。这样,我们的军队才有力量,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革命的胜利。朱德大公无私的革命情怀和一心为民的优良作风,受到全党的敬重。中共中央在祝贺朱德六十寿辰的祝词中说:人民庆祝你的六十年生活,因为你是中国人民六十年伟大奋斗的化身。毛泽东称赞朱德是“人民的光荣”,周恩来则称朱德战斗的一生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对人民,你是那样亲切关怀,对敌人,你又是那样憎恶仇恨,这更是你的伟大。”[5](P705)

事实正是这样。即使 1944年 4月朱德在悼念他母亲的时候,他心中仍然惦记着百姓:“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3](P114)这就是朱德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格。

[1]胡锦涛.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 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6-12-0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 (1886—1976):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 (1886—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Zhu de’s Strong Party Spirit in Yan’an Period

MA Guang-rong
(Ch 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Yan’an,ShaanxiYan’an 716000)

The prominent perfor mance of Zhu de’s strong party spirit in Yan’an period was his obvious proletariat consciousness,strong discipline consciousness and fir m populace idea.The proletariat consciousness emphasized on improving the partymembers’class consciousness,adhering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 on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hinese proletariat and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absolute leadership on the army.The discipline consciousness emphasized on observing organization rule,struggling with the wrong thoughts and conducts,and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unity by democracy.The populace idea emphasized on putting benefit of the Party and people at the first,setting a good example to transfor m the communis m morality to the fine style of memb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Zhu de’s strong party spirit resulted from his rigid pursuit to an independent,strong and rich, happy nation and from hi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to communis m and unremitting exploration.

Yan’an period;Zhu de;party spirit

D054

A

1674—0351(2010)01—0021—06

2009-12-10

马广荣(1959— ),男,陕西吴起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部长、教授。

[责任编辑赵 春]

猜你喜欢
朱德党性延安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