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态旅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几点体会

2010-02-17 14:16胡卫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笔者旅游

胡卫华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高职《生态旅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几点体会

胡卫华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生态旅游》是一门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课程,通过组合各种教学方法,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保障课外实习效果,能够增强高职学生对《生态旅游》课程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高职;生态旅游;环保教育

环保教育是兼顾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教育,也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新世纪大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通常所说的身体、文化、道德、心理等素质外,环境素质也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如果大学生在学校没有受到应有的环保教育,毕业后很可能沿袭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阻力。所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有利于全面加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的限制,在非环境专业开设专门的环保课程存在一定困难,但在不同科目之中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结合相关课程开展环保教育应成为当前高职学生环保教育的主渠道。笔者在 《生态旅游》选修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组合各种教学方法,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以自然环境为主要活动平台所进行的一种对生态和文化负责任的旅游。在全球面临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潮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响。最早明确提出生态旅游环保教育问题的是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与自然保护区会议,会上指出,应“倡导增加对大众关注的旅游活动。提供必要设施,实行环保教育以便游人能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资源,同时并不对生态系统或社区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生态旅游特殊和基本的特性应该而且只能是它的教育性——生态旅游中的环保教育。

《生态旅游》是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又强调应用性的课程,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大多来自理工科专业,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旅游知识和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除了常规的课堂讲授外,还应结合案例分析、情境模拟、主题讨论、读书笔记等多种方法。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真实事件为基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注意联系实际,通过大量的案例,结合图片、图像,启迪学生,加深学生对这一新型旅游方式的理解和认识。如在讲解“生态保护意识”一节时,笔者列举了深圳旅游发展中种种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游客在海滩旅游时留下垃圾、在景区的植物上刻字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坚持把知识点与环境相联系、与实际问题相联系,设计出学生乐于接受的各种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环保教育。

情境模拟法 即让学生围绕某个中心问题,模拟不同的旅游活动场景,通过学生的模拟表演,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处理问题的恰当方法和技巧。此方法能较好地化难为易,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以简单、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进行类比或反向联想,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情境模拟的形象性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如在“生态导游服务技巧”一节的教学中,学生模拟生态旅游者的种种心理需求,“生态导游”则以自己丰富的生态知识赢得“旅客”的满意和称赞,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跃了起来。

主题讨论法 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启发学生学会钻研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笔者一般提前一个星期提出讨论的题目和具体要求,并指导学生收集相关材料,认真准备讨论意见。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意见,又要抓住问题的中心,把讨论引向深入。讨论即将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进行辩证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在 “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一节的教学中,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各组挑选出四名代表,围绕“保护旅游环境是否应该提高景区门票价格”展开自由辩论,学生们兴致高涨,学习效果很好。

读书笔记法 读书笔记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外指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学生通过书写读书笔记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此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上的材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一节的教学中,笔者事先为学生推荐了两本环保著作——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并告诉他们一些载有环境知识的网站,让他们主动搜集素材。一上课笔者就将事先设计好的表格画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根据阅读的收获,将表格中的有关问题填好。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通过指导学生撰写《生态旅游》的课程小论文,使他们对生态旅游中的环境保护理念有更深入、系统的掌握。在授课之初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懂得善待自然、保护生态,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历史责任。

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注重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全程使用多媒体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 《生态旅游》教材,因此,教师讲解的形式就很关键。影视和图像相结合的电子化教学及寓思于动的形象化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重要方法。为了能在有限的授课时间中将大量的信息直接、立体、生动地展示给学生,笔者采用了大量的在实践过程中拍摄的图片,还采用视频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查找了许多国内外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案例,推出了“看片子、评片子、谈想法”的启发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获得大量专业知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目前,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已有部分在互联网上,学生可以在网上直接下载,包括教学大纲、课程介绍、授课教案、电子课件、参考资料等。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留言、电子邮件等形式与教师互动,要求教师即时答疑解惑。学生完成的作业也可以通过网站及时上传并得到批改。目前,教学网站还在逐步完善中,一些新的视频资料正不断补充到其中。

可结合生态旅游实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技能”

环保教育不能只停留在 “使学生认识自然”阶段,将眼光只放在人类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批评上,还要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态度和行动。在我国的生态旅游热潮中,真正重视并开展环保教育的很少。一般的风景区既没有环保教育意识,也没有开展环保教育的科研和人力资源条件,即使开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也只有少数景区在进行环保教育的初步探索。为给学生以丰富的直观感受,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生态旅游,领会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如何操作,笔者联系了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龙岗区南澳街道的西冲海滩作为课程固定的实习场所。在该课程36学时的教学时间中,实践课达12学时,占1/3。

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位于市区边缘且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84年4月,沿深圳湾东北面海岸线东西长11公里,面积约为368公顷,1993年7月加入我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MAB)。它因类型特殊,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自然保护区中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随着周边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该保护区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压力。由于保护区实行了许可准入制度,很多学生也是第一次深入保护区腹地参观。学生了解到红树植物特有的“泌盐现象”和“胎生现象”,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在此过冬的珍稀候鸟,也目睹了由于被污染海水退潮后红树林里堆积的各种各样的垃圾。南澳西冲海滩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滩之一,是目前深圳尚未开发的一片品质极佳的天然海滩。尽管如此,已有许多自驾车游客自发来此度假,一到周末还会出现拥挤的状况,由此也带来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实习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捡拾沙滩上的垃圾外,笔者还让他们充当义务环保宣传员,向游客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身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为遵循生态旅游提倡的“绿色交通工具”的原则,笔者在组织学生前往这两处地点开展实习时都没有乘坐汽车,而是采用骑自行车的方式。这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增强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随后,笔者又组织了实习观后感征文比赛,并把获奖文章推荐到校报、广播台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生态旅游》开设五年来,选课的学生人数从开始的40人增加到了目前的100余人,学生评教得分全为优良等级。

[1]梁仁君.浅议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J].河西学院学报,2004,20(1):113-115.

[2]顾翼炎.《旅游心理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N].中国旅游报,2008-08-18:(6).

[3]辛云鹏.谈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08,(6):144-146.

G712

A

1672-5727(2010)04-0139-02

胡卫华(1978—),男,湖南湘阴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讲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旅游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本文责任编辑:谢良才)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笔者旅游
老师,别走……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旅游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