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有更深层次的任务

2010-04-05 20:01
当代教育科学 2010年24期
关键词:书籍课外阅读精神

●白 焱

语文教学应有更深层次的任务

●白 焱

语文是语言、文字、文章的统称。语文课最基本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即,听得懂别人的话,说得明白自己的意思,认得字、读得通文章、文学、文件等书面语言,能写出清楚畅达的文字、文章。但是,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使中学生语文技能、能力的“达标”上。语文教学还应有更深层次的任务。那就是,通过上述任务的达成和对语文及课外书报刊物的阅读、欣赏,使学生体验到享受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的欢乐和满足,从而培养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水平,使学生拥有高尚的人格,高雅的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语言技能的掌握、语文能力的达标,这是当今许多教师和学生、家长关注的中心。究其根源是在于它们“有用”,升学考试可以拿分,将来工作能够实际应用。但是,实际上中学生上课学习的课文,课外阅读的书籍,并不都是有用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背得再熟,在现实生活、劳动中都根本用不上。那么学生为什么还要学呢?这是为了使他们在接受这些精神财富之后,能够成长为一个具有良好教养、有着多方面智力情趣和高尚道德的社会公民。能在谋生和劳动的同时,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能够体验到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尊严和幸福。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现今社会中,精神世界的丰富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精神空虚则是某些青少年和“富二代”、“官二代”走上歧途的根本原因。没有丰富的精神需要,没有多彩的精神生活,他们的愿望便会转移到获取物质财富,寻找刺激和追求肉体欢乐上去。

为了达成这深层次的目标,使中学生在语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上“过关”,基本能力上“达标”是必须的。要欣赏高雅的音乐,必须有高雅的耳朵和头脑。要读懂《红楼梦》、《聊斋》,读出味道和兴趣来,没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和文字、语言功力是根本做不到的。因此,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的深层目标,并不是要削弱语文课的“双基”教学,而是要使“双基”教学更加深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学生在中学毕业时必须能达到如下的水平。

——不只是一般地能听懂别人的话,而且能理解、区分出其中的幽默、玩笑、讽刺、客套以及话中话的真意等深层次的内涵。

——不只是一般地、明白地表述自己的意见,而且能根据话语的具体情境、场合,正确运用幽默、直白、婉转、客气等不同方式来表达。

——能用普通话、有表情、能理解、顺畅地朗读。

——能迅速地、有理解的抓住重点、掌握文章基本逻辑脉络和中心内容地默读。

——经过细读,能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划分出文章的各个部分、段落,指出它们间的逻辑关系及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能积累起自己喜欢的、曾阅读过或涉猎过的几十本或上百本书籍,拥有自己的“思想库”。能学会找到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关的书刊,并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能有自己随手记载的读书笔记、文章精粹摘录几万字,能有可以随口背诵的上百首诗词和一些文章。

——能写出清楚畅达的文章,把自己看到听到的东西叙述清楚,把自己的意见感悟表达明白。

为了达成这深层次的目标、课堂教学可改进之处主要是应着眼于激发学生去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课堂上教师不能把所传授的知识“切碎了嚼烂了”喂给学生,而要提出问题、设置困惑,让学生对事实、现象、语句、文章持研究态度,从中独立自主地寻找到正确答案。如果把掌握知识比作建筑房屋,那么,教师提供的只应是砖瓦、泥浆和图纸,而把砌墙架屋的工作让学生去做。这样做,开始时教学进度会变慢,课堂上会变得冷清,但随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认知兴趣的激发,课堂气氛会变得活跃,学生会争着说话,进行辩论,教学的深度和进度则会大有改进。课上的好坏,不是看老师表演得如何,而是看学生学得如何,是否在积极动脑筋。不用脑子,什么也学不会,更不会有智力的发展。

为了达成这深层次的目标,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提高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兴趣。在学校里,除了课文,别的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那些一提作文就头疼,憋几十分钟也写不出几句话的学生,其根源就在于缺乏课外阅读。他们肚子里“没货”,脑子里没思想,所以没话要说,不知道说什么。仅靠课堂教学、读课文,不读广泛的课外书报,学生不可能积累起较为广博的知识背景,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我们应介绍给学生有益又有趣的课外读物,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通过阅读书报刊物,对社会、人生和自己有所思考。我们要努力做到,使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爱不释手,反复阅读,反复思考。英雄伟人的传记和回忆录是青少年必不可少的读物。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常常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没有阅读,没有自己喜欢的书籍,年轻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什么也不能代替书籍的作用。一个人只有在学生时代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中获取知识、获得精神需求的满足,学会从书中认识世界、了解历史、反思自己,他才会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本领。如果一个青年工人业余时间能面对一本好书坐上两三个小时,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将是完美的,他绝不会因无聊而去飙车、上网打游戏和从事各种恶作剧以寻求刺激。

白 焱/青岛第三十九中学

(责任编辑:刘 明)

猜你喜欢
书籍课外阅读精神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书籍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