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议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2010-04-10 19:47顾训明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校园文化辅导员

顾训明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略议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顾训明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竞争也越来越大,大学生也不例外,而且由于他们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比常人面临的压力更大,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为使大学生心理健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创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加强辅导员的指导、加大心理咨询工作的力度和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观等措施来有效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竞争也越来越大,大学生也不例外,而且由于他们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比常人面临的压力更大,存在的心理问题更多。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自卑、焦虑、忧郁、自我封闭、偏激、逃避等。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适应性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及性意识困扰问题、情绪问题、学业问题、就业和发展问题等。[1]如此多的问题压在大学生身上,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精神上容易出现迷茫和困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人能否能健康成长、成才。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切实做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是大学思政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而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所谓健康,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2]当然,我们这里主要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要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

一、创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所谓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是指以人为本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或核心价值观,它统领着高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活动。以人为本应体现在师生员工的价值理念之中,以人为本应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和规范之中,以人为本应反映在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之中,以人为本应表现在师生员工的行为之中。创设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应避免走入以下误区:如重智育,轻德育;重形式,轻内涵;重自然环境建设,轻人文环境建设;重对学生的要求,轻对教职工的约束等。[3]正确的做法是尊重教职员工,鼓励其参与管理;实行分权管理,推崇价值分流;善待广大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校园文化的整体设计,提高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等。而具体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将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4]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并通过参观学习使大学生增长才干和责任感,实现道德理想回归。积极营造健康向上、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校园精神,人文精神,用身边的先进人物模范事迹教育大学生,这样就不会导致学习对象看上去高不可攀,看不见摸不着。

二、加强辅导员的指导

辅导员是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辅导员素质和水平的高低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影响极大。[5]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必须具备崇高的政治信仰,很强的理论水平,丰富的阅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善于沟通和交流。辅导员必须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律,具备灵活开展工作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他必须有一颗爱心,他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爱护自己的学生,他就像学生的保健医生,随时发现问题就要随时对学生进行开导和疏通。当面对一些无法处理的心理问题时,辅导员应及时向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并做出相应处理。辅导员可以选择一些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接受心理培训,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可以让这些助手组织同学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给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心理支持,并要他们定期向自己汇报同学的心理状况。[6]

三、加大心理咨询工作的力度

发挥心理咨询工作的作用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应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的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加大心理咨询工作的力度。[7]首先,必须纠正学生对待心理咨询的态度,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譬如,当前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不够,普遍认为心理咨询是见不得人的事,如果去咨询就说明精神有问题等。其次,心理咨询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理解心理咨询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所在,并自己找出解决的方法,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成熟而能自我实现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8]再次,心理咨询工作是一种“听与说”的艺术,它要求心理咨询师必须尊重、理解来访学生,并鼓励其独立决策。在处理学生咨询工作中,必须避免主观武断,强加于人;怜悯恩赐,无端附和;权宜淡化,忽视教训。第四,心理咨询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原则,那就是心理咨询师必须遵守保密原则。保密问题是学生最在意的问题之一,咨询师必须对来访者的基本信息及访问内容进行保密。[9]最后,心理咨询师必须对来访学生进行跟踪和反馈。咨询师应对学生咨询后的感受和收获进行指导,教授给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的方法,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保留给来访学生自己。

四、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观

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使我们体格强壮,缓解学习和工作的疲劳。[10]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与自身的心理品质有着重大关系,包括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性格等。同时,体育运动心理学还表明,体育锻炼要达到心理转化的目的,必须在强度、质量、时间三个方面达到一定的程度。[9]一般要求每次的锻炼时间约为 30分钟,运动量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三个月为一周期,进行两个周期以上方才有效。[11]因此,通过有针对性地体育锻炼,来弥补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学校应多组织一些体育竞赛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使他们的身心都获得健康发展。

目前,虽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刚处于建设的起步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随着高校教育的迅速发展,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之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定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1]黄 文 .摆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读 [N].中国教育报,2008-05-26(3).

[2]朱梦聪 .思政教育: “三招”致效 [N].中国教育报,2005-01-07(4).

[3]何祥林 .构建和谐高校:大学思政新任务 [N].中国教育报,2006-11-22(3).

[4]唐景莉 .大学生思政教育要以育人为中心 [N].中国教育报,2005-01-25(3).

[5]桑 红 .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 [N].四平日报,2006-08-02(2).

[6]彭清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N].江西日报,2006-12-20(2).

[7]冯爱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解压 [N].黑龙江经济报,2007-01-23(4).

[8]左守秋,周其和 .关注大学生的亚心理健康 [N].天津教育报,2007-10-26(4).

[9]马明珍 .心理缺陷的运动疗法 [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10-29(3).

[10]胥晓琦 .运动防治心理障碍效果好 [N].中国中医药报,2008-11-06(6).

[11]顾训宝,韦 磊 .以人为本取向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2):12-13.

G479

A

1009-4148(2010)06-0137-02

2010-11-15

顾训明(1981- ),男,山东齐河人,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芝山;校对:朱恒)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校园文化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