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要着力于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

2010-08-15 00:47贾德先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学习型中国化党性

贾德先

(中共达州市委党校,四川 达州 635000)

党校要着力于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

贾德先

(中共达州市委党校,四川 达州 635000)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作为党员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应着力于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着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着力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着力于教育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校;学习型政党;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决定》还提出:“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国民教育体系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党校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当今时代“是一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1]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新知识新观念不断涌现,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重视和加强学习,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我们党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把党建设成学习型的政党,才能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及由此而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争取主动,引领国家不断发展进步。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党战胜困难、迎接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迫切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中重新学习、继续学习,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面对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学习,如果不重视学习,就不能有效应对严峻挑战,就有失去执政资格、失去人民信任和拥护的危险。应该看到,我们一些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创新精神、素质才干与党的宗旨和先进性要求还不完全符合。这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都与不重视学习、不注意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密切相关。[2]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3]因此,只有居安思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勤奋地学习,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二、党校要着力于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

(一)着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党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1.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要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和掌握我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这就需要不断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校要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把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研究摆在中心位置,引导党校教研人员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加强理论研究,不断作出新的生动的阐释,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2.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因为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并不是仅供人们诵读研修的学理,它的重要功能在于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因此,党校科研应以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加强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加强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的研究,努力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党委政府决策的“思想库”作用。

3.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宣传和教育。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领导、主导与核心力量。党校要充分发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轮培训党员干部的重要阵地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宣传教育。一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形成能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二要完善宣传教育的布局,既重视校内主体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教学,又重视利用党校的资源优势在全社会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要创新宣传教育教学方式和宣传教育教学语言,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吸引力、亲和力。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教学方式和生动活泼、通俗晓畅、平易朴实的语言表达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变得可亲可敬可学,不断转化为党员干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贡献。

(二)着力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党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中发挥重要作用。

1.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校教学的中心内容,是党校姓党的深刻体现,是党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党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在教材体系、教学时间、专题设置、讲授艺术、培训方式等多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切实提高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提高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体。因此,党校要把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培训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帮助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不断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真正提高党员干部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使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先锋、领导科学发展的表率、引领科学发展的楷模。

3.引导党员干部认真研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著作。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本的是要研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著作。党校是我们党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学校,解决好党员干部的读书问题是党校的职责所在。因此,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要坚持自学为主、读原著为主,加强研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员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著作,从而全面、系统、完整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创造性和预见性,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

4.提高党员干部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党校的教育培训中,要引导党员干部弘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既要从基本理论上搞清楚“为什么”,又要从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出发,研讨“怎么办”,从而实现党校理论优势与学员实践优势的对接,[4]把理论武装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本领。

(三)着力于教育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是党校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作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性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员干部,引导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帮助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1.把对党员干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党校主体班教学方面,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讲授力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教学计划、进入培训教材、进入教学专题、进入学员头脑。当前特别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六个重大问题的宣讲力度,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2.创新党性教育载体,增强党性教育实效。要把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贯穿于党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党校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不断创新党性教育载体,增强党性教育实效。一是要把理论学习同增强党性结合起来。配合理论教学这个主渠道,以增强党性为核心,通过专题报告会、专题座谈会、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社会调研、专题考察、学员大讲堂等形式开展党性教育专题活动,拓宽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的渠道。二是要把党性锻炼同学员的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坚持从严治校,从严管理的方针,严格学员班的组织生活,突出党性分析,注重党性修养,使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日常化、制度化。三是要把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学员大讲堂、诗歌朗诵、歌唱比赛、书法绘画展览、体育运动会、座谈会、联谊会、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活动,帮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利益观、荣辱观。

(四)着力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各级党组织是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础在各级党组织。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培训轮训干部的主渠道,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阵地,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方面要走在前列,发挥好示范、推动作用。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党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教职工和学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带头倡导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开放学习、创新学习、科学学习的理念,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和工作相互融合、相互渗透。[5]要积极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教育引导教职员工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责任、一种自觉追求,带头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成为学员学习的引路人;教育引导学员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使学习成为无处不在的过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责任,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2.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培训。党校要以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能力为着力点,不断探索创新,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心放在培养有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能统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的领导干部上,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在教育培训中,要注重学员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员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要注重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员用创新的思路抓发展,用创新的举措谋突破,用创新的方法解难题,时刻保持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争创一流的勇气、直面挑战的豪气。

3.建立完善的学习考评机制。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不仅要有教育引导,更重要的是要有机制保障。[6]党校要进一步健全学习考评机制,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制定相关的制度、标准和方法,把教职工的学习与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业绩结合起来考核,把学员的学习同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结合起来考核,为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绩效测评、学用结合等约束性学习机制,将优良学风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使教职工不断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学员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1][2]刘云山.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N].人民日报,2009-10-15日(2).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6.

[4]吴康明.积极助推学习型政党建设[N].学习时报,2009-10-26(2).

[5][6]许映亮.把党校率先建成学习型组织助推学习型政党建设[Z].人民网.理论频道,2009-11-06.

(责任编辑:周建瑜)

D261.41

A

1008-5955(2010)02-0107-03

2010-04-05

贾德先(1960-),男,中共达州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

猜你喜欢
学习型中国化党性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