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语负迁移谈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基于研究生多文体英语写作情况的实证研究

2010-09-30 02:47邓玲方煦
关键词:母语英语专业文体

邓玲,方煦

从母语负迁移谈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基于研究生多文体英语写作情况的实证研究

邓玲,方煦

从母语负迁移理论入手,对92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进行多文体英文写作实证研究。基于对真实语料的多维分析,发现由于受试者深度内化了与语言使用紧密相关的母语文化,在英语写作中多方面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当前难以运用英语进行实际科研写作和国际性学术交流。鉴于此,提出了加强优化的语言输入、切实打好语言基础,单独开设英语写作课,实行多文体写作教学和导入文化教学等尝试性改革措施。

母语负迁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教学改革

语言迁移(transfer)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国内在90年代末开始母语迁移的研究,且大都采用思辨性研究手段,实证性研究很少 (高一虹1999)。本文通过对92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多文体写作情况进行实证调查研究,从标点符号、词汇、句法、语篇四大层面解析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由此得到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启示,并提出尝试性教学改革建议。

一、调查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对国内某重点高校92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学生 (通过2008年中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英语考试)进行多文体英语写作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写作90份(有效率97.8%)。其中,男生53名(58.9%),女生37名 (41.1%);他们全部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其中有64名(71.1%)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二)数据收集

本次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6组,每组15人,分别在40分钟内独立完成160至200字左右的六大不同文体的写作,包括记叙、描述、说明、评论、信函、摘要。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题句、写作提纲、规定情景、图、表等。调查任务的选定包括遵循一定原则:写作话题、写作任务完成的形式、时间和字数要求均参照《2008年中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大纲》设定。收齐语料之后,为减少由于研究者主观意识造成的错误,语料由4名研究人员分两组分别独立对每篇文章出现在标点符号、词汇、句法、语篇层面上属于受母语负迁移影响产生的错误进行统计核实,并归类研究讨论。

二、结果统计与讨论

调查发现,受试者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发生最多的错误在句法层面,占错误总数的54.3%;其次是词汇层面,占总数的39.9%;标点符号错误占总数的5.2%;而出现在语篇层面负迁移占总数的0.5%。笔者结合调查统计结果,分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标点符号层面负迁移

因母语标点符号知识的负向迁移,中国学习者在写作中常出现中英文标点符号混用的现象。具体数据统计表如下

表1 标点符号层面负迁移错误统计

如表1所示,受试者在标点符号层面所出现错误次数最多的是书名号和句号,占同类错误总数的55.0%,如 “Having been affected by Ling Yutang’s《My Country and My People》”,“they seek for higher education。”英文中句号应为实心圆点。

英文中的省略号是三个句点的并列,许多受试者受母语负迁移影响而将英文省略号写成了六点并列。如 “That experience gave me a lot of things,such as confidence,friends,money……”。除此外还有中文冒号和顿号的影响:“My English teacher said:“When writing an essay…”,“College life taught us how to study、how to work、how to behave and how to live”等。

(二)词汇层面负迁移

在词汇层面,中国学习者所受的母语负迁移干扰主要来自词性、词义。

表2 词汇层面负迁移错误统计

如表2所示,在词汇层面出现的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出现的错误最多的是词不达意,占同类错误总数的33.9%,如“home teacher”,“Important news happened all over world will be known by every people in some minutes”。像这种按照汉语意思生搬硬造的词在此次调查写作中比比皆是。

由负迁移而引起的词的搭配不当也占有很高的比例,共出现43处。例如:“These days,college tuition and fees become more expensive”,“The Internet changes us, and it has big influence to our life”。这样的错误在研究生的作文中仍然出现,可见汉语根深蒂固的影响。

由于受汉语影响,虚词的使用错误在他们写作中也屡见不鲜,占同类错误总数为 22.9%。如“the author of the essay spends two chapters to give som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词性混淆错误比例达11处,主要表现在各词类间的混用。如 “College students always does their homework withcareful”,对英语词汇理解的不准确以及将英语和汉语一一对应造成了用词累赘的出现。例如,“return back to universitylife”,“thereasonwhytheinternetispopular”。

(三)句法层面负迁移

汉语属于典型的孤立语或分析语,因为汉语的语法关系由词序表示或使用独立的语法助词来表示。

表3 句法层面负迁移错误统计

如表3所示,句法层面的错误出现率在错误总数最高,达208处。而在句法层面,受试者受母语负迁移干扰产生的错误比例最高的类型为人称、时态和数的不一致,高达85处。如 “they choose to live in the countryside,which they can enjoy clear air,quietness and privacy”。

汉语疑问句没有发生句法位移,定语、状语的句法结构位置也有别于英语句法结构,而由此出现的汉语负迁移影响造成的语序混乱比较明显,占同类错误比例达50.9%。此类英语带上了“Chinglish”的标签,即机械地中翻英,如“we should focus on whose feeling?”

母语负迁移对关联词的使用也有影响。受汉语逻辑思维的干扰,受试者写出了大量的“一逗到底”的连刀句,结构松散,一连串简短句间缺少或误用关联词:“Some stories in novels are also instructive.They describe the bright side and the dark side of life.They help me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 and wrong”。这些错误从侧面说明我国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在培养学生英语写作文化意识方面存在不足。

汉语句子注重“主题突出”,而英语句子强调“主语突出”,两者的差异引起了汉语主题突出句型的迁移。如 “there is a tendency that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like Internet games”。

(四)语篇层面负迁移

汉语的篇章模式往往呈螺旋型,采取迂回的形式,从各种外围角度间接地对主题进行论证。而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体现为演绎型或归纳型(唐承贤2003)。

在本次调查中,有2篇文章中出现了篇章结构上的汉语负迁移现象。一篇是从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感受和评议写起,到大学英语的过程和方法,足够委婉之后,才引出文章中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另一篇是写了因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变化,再接网络的功能,最后才引出文章中心——网络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利与弊。这些都是明显受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有显著的汉语迂回式逻辑思维痕迹。

三、对改进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加强优化的语言输入,切实打好语言基础

克拉申(Krasher)在其第一语言习得“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理论中提出,外语学习须有丰富而优化的目标语料及其有关知识的输入。背诵则是集中、大量的强化输入语言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输出信息,并通过模仿和活用,使背诵材料内化,从而形成自然、流利的语言表达(王立非,文秋芳2004)。通过背诵各种体裁的经典范文,可以扩展学生的隐性语言知识,克服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本次调研还发现,许多语法知识,受试者虽然已学多年,但并未形成固定的语言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也应该提醒学生在背诵中要重视词汇、语法方面的语言基础,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反复强化训练,让学生在强化训练中运用自如,切实打好语言基础。

(二)实行多文体写作教学

本次调研的实验任务是选取与研究生联系较为紧密的实用性多文体写作。考虑到研究生教育是为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打基础,多数研究生可能继续在科研领域进行学术研究,因此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除了进行一般性的常用文体和应用文外,还应该深入到一些学术性文体如研究报告、学术论文、论文摘要、商业信函、社论、经费申请等。这些实用性文体与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联系更紧密,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给他们带来更强的成就感,同时也为写作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因此,重视学术性文体的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用英语发表科研成果的实际能力。

(三)单独开设研究生英语写作课程

当今国际学术交流机会更加频繁,研究生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和交流的机会更多,这是他们向国际社会介绍自己学术成果的好机会,但这也对其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单独开设研究生英语写作课程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当前认识到研究生英语写作课的重要性并单独把它作为一门有固定学时和学分的课程列入了研究生英语的课时安排的高校太少。单独开设英语写作课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够引起老师和学生对英语写作的足够重视。其次,为文化教学导入到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基本的时间保证。没有定量的课时,文化教学只是空谈。最后,有利于教师系统全面地向学生灌输英汉写作的差异,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写英语文章。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增设逻辑学、对比修辞学、篇章结构学、文化学等课程让有兴趣的研究生选修,帮助他们获得更全面深入的写作知识。除课堂形式外,还可以开展文化方面的讲座、座谈会和参观等让他们获得更多相关的写作知识和英语文化知识。

(四)将文化教学导入英语写作教学中

本次调查发现,受试者受母语负迁移影响所致错误很大程度是因缺乏对英语写作的跨文化性质的认识,以为英语写作和母语写作只是语言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写作时容易将汉语写作规约带到英语写作中去。在短期内克服这种负迁移现象虽然很难,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文化教学,从文化层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写作上的差异进行系统全面的比较分析,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写作和汉语写作由于受到各自语言文化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写作规约,他们就能够在英语写作中有意识地克服汉语思维的影响,自觉遵循英语的写作规约,逐渐写出地道英语文章。

四、结语

本文基于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多文体写作实证研究,发现当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中的大量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优化的语言输入、切实打好语言基础,单独开设英语写作课,实行多文体教学和导入文化教学等改革措施。应该看到,本文所做的只是宏观层面的分析,关于具体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文化教学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但从根本上说,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首先要培养研究生扎实的语言功底,并让他们意识到汉英写作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使他们在英语写作时自觉遵循英语写作规约,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为他们成功有效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1] 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2] Krashen, S. Writing: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 [M].Oxford:Pergamon press.1984.

[3] Odlin, T. Language transfer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89.

[4] Selinker, L. 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 [M].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3.

[5]高一虹,李莉春.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6]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唐承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9).

[8]王立非,文秋芳.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9]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H319.1

A

1673-1999(2010)08-0189-03

邓玲(1986-),女,湖南益阳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煦(1986-),男,湖南娄底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2009-12-07

猜你喜欢
母语英语专业文体
母语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母语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