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胎心监护用于院前胎儿监测的临床观察

2010-10-03 14:04熊员焕罗文群
实用临床医学 2010年7期
关键词:胎动生儿胎心

熊员焕,凌 燕,罗文群,蒋 怿

(1.武汉大学研究生院2008级,武汉 430071;2.江西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南昌 330006)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需求也进一步地提升,孕产妇的安全意识也不断提升,安全地分娩出健康的小生命是每一位母亲、每一个家庭的期望,也是每一个产科工作者的责任。除了医务人员的监测,围生期孕妇自我监护也是提高围生期质量的有效措施。孕妇是胎儿最直接、接触最密切的监护人,胎儿的任何异常表现,即使尚未超出医学正常范围,母亲就有可能察觉。因此,孕妇的自我监护是任何方式辅助检查所不能代替的。当母亲感到异常时,立即通过远程胎心监护系统进行无应激试验(NST)检查,其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在门诊或病房的常规检查。传统的听诊法可能遗漏重要的胎心变化,而门诊常规NST检查常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很难抓住胎儿出现异常情况的瞬间。因此,远程胎心监护系统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孕妇的青睐。江西省人民医院将远程胎心监护广泛用于妊娠晚期的院前胎儿监测已近5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600例于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且满28周的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0例。2组在年龄、孕龄、孕产次和高危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

应用三瑞公司的“胎监专家”SRF618S系统,在产房设立中央站,其终端设备——“优贝贝”超声多普勒胎心监护仪及其专用电话机则租借给孕妇。

1.3 方法

研究组在家中进行胎动计数并随时进行远程胎心监护,对照组在家中进行胎动计数并定期(36周前,每2周1次;36周后,每周1次)到医院进行常规胎心检查及其他产检。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即行NST检查:主诉胎动异常、听诊胎心异常、超过预产期。①胎动计数:早、中、晚固定时间进行1 h胎动计数,3次计数之和乘以4为12 h胎动数。②远程胎心监护:利用租借的家庭远程胎心监护终端进行远程胎心监护,孕妇先拨打远程胎心监护中心电话,接通后按照语音提示操作,用多普勒胎心探头找到胎心最响亮的位置并保持密切接触,将胎心率曲线图传送到医院的中央计算机监护站,时间一般为20 min,20 min内如无胎动,则延长至40 min。监护过程中有胎动时按电话机上的“*”健,胎心率曲线图由专人分析和计算机自动分析相结合,立即电话通知孕妇监护结果,有必要时来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③常规胎心监护:采用外监护方法,进行NST检查。

1.4 判断标准

1) 胎动异常:12 h胎动数<10次或较前3 d减少超过50%为异常[1]。

2) NST监测异常:①胎心率基线异常,胎心率>160次◦min-1或胎心率<120次◦min-1;基线变异减少(<5次◦min-1)或消失。②无反应型胎心率:胎心率基线为120~160次◦min-1,胎动时胎心率无加速或加速幅度<15次◦min-1,持续时间<15 s,20 min胎动<3次[2]。

3) 围生儿结局的相关标准:①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时1 min或5 min Apgar评分≤7分;②羊水粪染:羊水Ⅱ度或Ⅲ度粪染;③早产:妊娠满 28周至不足37周终止者;④低体重儿:新生儿体质量<2.5 kg[3]。

1.5 观察项目

比较2组NST结果、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包,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ST监测结果

统计孕28周至分娩的监测结果。研究组共监测2850次,每例平均9.5次,要求监测的原因为胎动异常(56.25%)、定期检查(25.36%)、胎心弱(36.78%);对照组共监护654次,每例平均2.2次,监测的原因为胎动异常(28.25%)、定期检查(72.75%)。研究组的监测异常检出率、基线异常率、无反应型NST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NST异常检出率比较

2.2 分娩方式

2组高危孕妇剖宫产率、顺产率和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分娩方式比较

2.3 围生儿结局

研究组(含4例双胎)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含5例双胎),2组均无围生儿死亡。见表3。

表3 2组围生儿结局比较

3 讨论

3.1 远程胎心监护的重要性

以往孕妇在家中只能通过胎动计数来进行自我监护,当孕妇在院外感到胎儿异常时,不能马上到医院行进一步的检查,因此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处理。远程胎心监护实现了孕妇在家中进行胎心率监护的愿望,由于随时可以进行NST监测,预知胎儿宫内安危,从而消除了孕妇及家属对胎儿的担心,既可减少孕妇往返奔波,又能缩短孕妇提前住院的时间和费用,而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为干预造成的早产[4]。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远程胎心监护的产前NST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胎心率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宫内早期缺氧,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降低了围生儿的危险。同时远程胎心率监护中心可长期保存NST图形,对多次NST监护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NST诊断的准确率。

3.2 远程胎心监护的可行性

远程胎心监测要求的设备较简单,已经配备了中央监护系统的医院,只需向孕妇租借终端设备——超声多普勒胎心监护仪及其专用电话机,而且孕妇操作极为简单,只要装有固定电话的家庭均可以使用[5]。

3.3 远程胎心监护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研究组的NST异常检出率较对照组增高,但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对照组一旦出现NST异常,往往会给孕妇及其家属造成一定程度的思想压力,而要求以剖宫产结束分娩。远程胎儿监护的开展,可及时发现异常,使孕妇及其家属减轻了思想压力,从而有信心在医生的帮助下,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改变睡姿、吸氧、使用宫内复苏药物等,来改善胎儿窘迫,减少了部分要求剖宫产的数量,使剖宫产率没有明显增加[6]。

3.4 远程胎儿监护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NST异常检出率较对照组增高,但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降低,新生儿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使用远程胎心监测的孕妇不仅可以通过胎动计数进行自我监护,而且可以随时通过远程胎心监护系统进行胎心率的监护,后者的价值明显大于前者。另一方面,在监护时机上,对照组不如研究组及时和有效,研究组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立即通过电话与医院的监护中心取得联系,从而得到及时的处置,避免了严重的不良后果的发生,因此,远程胎儿监护的开展可改善新生儿的预后[7]。

[1]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14.

[3]张红卫,刘汉美.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的临床效果评价:附46例报告[J].哈尔滨医药,2005,25(3):75-76.

[4]王秀珍.远程胎儿监护在妊娠晚期孕妇自我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海南医学,2006,17(10):108-109.

[5]刘文琼,李健伟.242例远程胎儿监护的临床意义分析[J].重庆医学,2006,35(6):537-538.

[6]范玲.胎心中央监护及远程监护的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2):98-101.

[7]伍春兰,朱小红,吴秀霞,等.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分析与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10-312.

猜你喜欢
胎动生儿胎心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胎动怎么数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胎动
——来自宝宝的问候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PART Ⅱ靠谱知识篇
——孕晚期必会:数胎动
+胎动1明显减少或异常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