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使命研究:东湖的引领与示范

2011-02-02 12:26段世德丁远杏
关键词:东湖示范区驱动

段世德 丁远杏

(湖北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22)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高新企业应对金融危险能力得以突现,科技创新为我国经济率先实现回升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是我国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换重大尝试,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勇于承担国家使命做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为经济的科学持续发展提供经验供给。

一、引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国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核心任务。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是投资促进增长政策的边际效用递减,环境资源毁损严重,经济发展成本上升,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的考验。因此,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就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1]2009年12月8日国家批准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该区是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国家批准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根本使命就在于结合区域发展的实践和未来竞争的需要,探索利用技术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借助创新驱动承担未来竞争优势的历史重任。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发展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现转型的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结合全球经济发展和自身客观条件变化的战略选择。要改变我国经济长期依靠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减少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关键就在于改变发展模式,借助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盘活我国已有的科技存量,有效增加创新科技成果的供给,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科技成果的支撑。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到创新导向的发展阶段(见表1),自主创新将成为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我国高新技术的重要来源,结合自身条件增加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减少对外国的技术依赖,增强国内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我国发展由国际先进技术的追随者向国际先进技术的引领者转化,引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表1 竞争力发展的三个阶段[2]

2.实现转型的方式是创新驱动。投资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但长期依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后果不容忽视:2007年我国仅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就达60亿吨,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2.04亿吨,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达52%;2008年铁矿石进口约4.4亿吨,占中国铁矿石消费比重的60%,[3]2011年前4个月因国际铁矿石价格的波动导致中国钢铁企业多支付400多亿元人民币。过分依赖投资驱动,导致发展的空间和利润日益缩小,因此,要依靠创新来驱动发展,利用新技术带动新产业发展,克服依赖投资驱动所带来的边际效率递减,形成以技术为基础的竞争新优势。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多年来的发展探索初步形成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但其经验更多具有区域性特征,需要在新条件下探索具有普适性的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经济转型提供可以广泛借鉴的经验。

3.实现转型的根本在于满足内需。多年的投资驱动发展导致我国经济外向程度高,对外贸易依存度处于高位,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4.3%,2008年为59.2%,受到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4]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外源型经济增长使我国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脆弱性暴露无遗。金融危机以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的购买能力日益增强,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增加民生高科技产品的供给,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能形成对高技术产品的新需求,实现民众和企业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格局,减少经济过分依赖外部市场所带来的弊端。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多年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提供民用类型的消费电子,在探索拉动内需的道路上积累了一定经验。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特定背景下,如何利用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借助内需的拉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积累经验。

4.成功转型的长效机制是双轨驱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加快做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战略布局,通过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科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改变我国经济产业层次低、增长方式粗放、产能过剩突出、创新能力不足、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利用新技术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逐步实现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向“国内经济大循环发展战略”的大转型。[5]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中国内地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转换中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自主创新和内生增长的结合,以前的探索更多服务于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缺少从全国的视角观察和思考,缺少普适性经验的供给,因此,要抓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契机探索更具普遍意义的经验,形成中国经验之一,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

因此,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所承担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于结合自身的经验来探索如何利用已有条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总结自身经验,形成更具普适性的经验,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借鉴。

二、示范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已有很大提高,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发达国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高度警惕和防范我国的技术引进,试图通过技术来约束我国的经济竞争力提升。在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是实现我国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关键在于进行原始创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长的最大特点就是技术原创,示范区内的企业,其技术主要来源于周边高校和科研院所,从国外引进技术所占的比重非常低,其发展的路径更适合中国今天的需要。因此,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所拥有的创新驱动发展经验,正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所欠缺和亟需的,其示范作用的意义极大,其示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创新驱动的力量源泉在于责任与担当。当前的国际竞争表现为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因此爱国精神更多表现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科技创新不仅能增强当前的国力,更重要的是为明天的发展留下空间。新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的贡献,中华民族作为文明古国的最大自信来源于拥有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自主创新,引领人类技术进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上的信心,还要有打破成规的勇气,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种自觉行动,要有建立在爱国自信基础上的责任感。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大的特点在于勇于创新,承担民族重担,光电子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民族产业发展壮大的缩影;烽火科技制定的技术标准成为国际电联(ITU)标准,说明中国发展不仅可以“中国制造”也能实现“中国智造”,极大增强中国自主研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历程,不仅提供了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当前创新驱动发展与自信和责任结合,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泉,将会加快我国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的步伐。

2.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是提高发展的效率。经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成本,持续的创新不仅能提高投入产出效率,还能克服投资边际效率递减所造成的损失。受我国长期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区域发展失衡非常明显,中西部与沿海地区经济的差距正在拉大,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并没有形成同等差距,关键就在于国家高新区作为区域技术创新的平台,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有效地盘活区域内的科技和经济资源,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活动的效率。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自身的科技创新优势,主导制定了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80项、行业标准110项。专利申请量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占武汉市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的60%,专利授权率达70%。目前,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拥有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500多家;万人专利授权数达到114.9件,万人拥有的发明专利授权数为45件。[6]通过创新驱动提高经济活动效率,在整个“十一五”期间,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29%,远高于同期湖北省和武汉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其实践证明,创新驱动是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创新驱动实现的载体是产业化。创新驱动体现为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创新成果价值最大化,以价值的实现来对科技创新形成激励。经过多年发展,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和光通信领域最强的科研开发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一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为25%;光传输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10%;光电器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国际市场占有率为6%。[6]借助科技创新形成区域品牌的力量,形成世界性产业集聚并形成规模效应,借助产业化的发展,使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吸引世界众多知名光电产业的聚集,正在实现“东湖·中国光谷”向“东湖·世界光谷”的转化。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经验表明,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关键在于能否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而产业则是实现价值的基础,因此,要真正推动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必须培育一批能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代高科技产业。

4.创新驱动的影响是发展模式的软实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总体经济实力而言,位于全国前列而非最强,但其软实力辐射远超其硬实力,就在于高新区内所成长的企业多为“草根”企业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本地传统荆楚文化中的“勇为天下先”和屈原文化中“忧国忧民”的责任情节,更是将本地科技创新精神发挥到更高层次,武汉在历史关键时刻勇于承担历史使命造就特殊软实力,成为推动区域发展转型的强大精神力量。国家重大的战略部署和本地区特殊的软实力结合,产生更好的效果。因此,将产业转型与区域特有的历史文化结合,极大提升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软实力,通过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增长极和引擎。在整个中华民族振兴过程中,我国科技人员应勇于创新并承担历史重任,因此,探索发挥科技软实力的作用,将能加快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步伐,让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引擎。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前的发展高地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洼地,如何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实现在开放条件下的崛起,需要进一步摸索;武汉作为老的重工业基地,如何在新形式下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实现持续发展等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寻找新的实验平台,寻找崛起的新支点;中华民族要复兴,不简单的复兴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份额,更重要的是复兴我们曾经创新的辉煌和对世界经济的引领,因此,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使命在于通过自己发展的示范,为我国的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正如温家宝总理2009年3月在视察武汉邮科院时指出:“你们企业的发展告诉我们,走创新的路子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国家的未来靠经济实力,更要靠创新能力。一个不断创新的民族是绝对不会被打垮的。我对你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要放开手脚、解放思想、勇于创造、大胆创新,做一个有为的人。你们大有希望,国家就大有希望。”[7]因此,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探索加速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责无旁贷。

三、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美国硅谷能成为美国高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在于有一批能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能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企业,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看是否拥有居于世界前三位的企业。目前中国高技术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因此,通过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创新型企业,形成具有可示范性的经验加以推广。

1.借助人才与资源的集中优势,培育高速成长的高技术企业。我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和国内市场的日益扩大,吸引了大批成熟的世界高新企业落户,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将我国正在成长中的高新企业培育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需要集中有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速成长。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解放思想,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建立“以人为本”人才战略思路,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要大胆实施人才“请进来”的战略,利用科技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实现“借鸡生蛋”,利用全球智力资源来为开发区服务。[8]在总结“3551”人才战略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海外学人光谷行”活动,思考如何利用“示范区”的金字招牌,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思路,为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磁场。集中开发区内有限的资源,重点支持具有一定基础和成长潜力的企业,促进包括烽火科技、华工激光、凯迪电力、长飞光纤等一批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培育企业竞争力。2010年武汉邮科院的产值已经突破100亿元的大关,龙头效应初步显现,借助中芯国际等企业的引领,集成电路产业正在高速成长;通过建立相应的企业联系人制度,帮助企业整合资源,拓宽视野,培育企业的世界眼光,解决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以鞭打快牛的方式,推动企业迅速“走出去”,实现“中国企业”向“世界企业”的嬗变,建立企业的国际品牌,凡谷电子等一批企业实现了在美国上市;支持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帮助实现技术标准战略目标,借助科技全球化的机遇,借助华工激光并购澳大利亚Farley Laser Lab的经验,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初步探索证明:培育高速成长的高技术企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和资源的效用,实施差异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善于利用科技创新在传统市场中开拓新的细分市场,推动企业高速成长,降低企业成长的成本。

2.利用科技金融创新带动特色产业链的形成,依靠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将同质的金融资源与异质的科技创新结合,形成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速成长的科技金融,[9]借助良好科技金融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发挥科技金融黏合作用,通过向上和向下延伸产业链,形成以科技金融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链,实现产业的集聚与企业成长的同步发展。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探索实施期权、股权奖励等多种形式的股权和分红权激励,支持引进民间资本参股金融公司,支持商业银行成立服务科技企业的专业支行;建立融资租赁、贷款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发展科技型小企业贷款,扩大信用贷款的范围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试点,进一步增加科技保险险种,借助政府贴息和担保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成长提供良好融资平台。借助整合示范区内的光电子产业链,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合理布局,实施动态管理,逐步实现产业链向更高层级跃迁,提高原有产业的附加价值。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组建企业战略联盟,实施联合研发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的原创性突破,修补产业链的重要缺失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制定模式,抓好产业链上重大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强化和完善市场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示范区内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环保与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等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借助产业链的复合重构,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链,从整体上提升示范区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附加值。经过多年的探索,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推动企业高速成长的发展道路,“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总产值年均增幅在29%以上,2010年的企业总收入是2005年的4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是2005年的7.4倍,示范区企业的高速成长路径和模式积累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

3.通过政府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内外联动”效应的发挥,为企业创造内有动力外有支撑的成长环境。在我们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中,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承担着促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任。为了不断完善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吸引国际、国内创新科技人才在光谷集聚,催生和转化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培育做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塑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品牌,推动中国光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针对不同创新主体推出具有差异化的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适时改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激励政策,结合武汉市全民创业的政策,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动态化管理;科技服务体系不仅要孵化示范区内的科技企业,还要吸引示范区以外乃至全球科技企业进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吸引大批有市场前景创新型科技企业入驻,使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富氧地”和“福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承担着支撑发展、带动区域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责任,只有通过政府工作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为企业的成长创造内有动力和外有支撑的成长环境,实现企业成长阶段的跨越。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否担当历史使命,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关键,不仅在于要总结以往成功经验,更重要的是结合未来和发展的需要进行大胆探索,为我国经济科学持续发展开拓新的成功道路。

[1]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1-04(4).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47.

[3]白津夫.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J].红旗文稿,2010(13):13-16.

[4]徐丽,王丹彤,雷佳.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测算和分析[J].国际经贸,2011(2):128.

[5]王洛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296.

[6]东湖高新区战略研究院.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使命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0(10):99-104.

[7]温家宝.勉励武汉邮科院创新,走创新之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EB/OL].(2009-04-01).http://http://www.cnii.com.cn/index/content/2009-04/01/content_478032.htm.

[8]刘传铁.中国光谷产业坐标:武汉东湖高新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61.

[9]段世德.科技金融支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4):66-69.

猜你喜欢
东湖示范区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我爱东湖
水墨东湖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东湖古柳
东湖一角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