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实行分校区办学的若干思考

2011-02-09 06:09吴章土
关键词:校区校园文化办学

姚 谏 吴章土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310015)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需要,从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各地高校合并、校区新建、大学城建设、异地办学的热潮从未停止过。然而,高校多校区办学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形成历史短,发展速度快,在运行中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照搬。如今,我国高校已进入从规模建设转向内涵提升的发展期,如何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在拓展办学空间、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校区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办学者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国内外高校分校区办学的基本模式

一般意义上的高等学校分校区办学(也称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资格、在同一大学名称之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地理位置分散的校区所组成的大学。[1]国外高校多校区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已有较长的历史,也很常见,并且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美国,多校区大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开始出现,现已成为其高等教育机构中最主要的校园发展类型和办学模式。从总体上看,国外高校多校区管理多采取人、财、物统一的分校管理模式,其共同点是:高校所在的各分校与学院的自主权比较大,制定发展规划、招生办学等管理中的具体问题都是由分校乃至学院自主决定的。[2]

我国在20世纪中后期实行了两次规模较大的院校调整,前一次是将为数不多的高等院校实行“分散”,后一次则是将有关高等院校实行“整合”。我国高校的分校区办学主要有:传统的“同名异体”型,如分别地处北京和徐州的中国矿业大学两校区等;合并重构型,如四川大学等;自我扩展型,如厦门大学等;合并扩展混合型,如浙江大学等。从管理模式来看,大致可分为“条到底,块到边”、“以条为主,条块结合”以及“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三种类型。[3]这里所谓的“条”是指学校的纵向领导,亦称集权型;所谓的“块”是指校区或院(系)的横向领导,亦称分权型。

“以条为主”的集权式管理是指以校长办公室为首的校级管理机构集中在某一校区内,各个校区只设一个校区管理办公室。它打破了各个校区的管理体系,实行一个校本部,一套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运行机制。由学校领导层负责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学科建设,对教育资源、教学组织及管理等进行统一规划;学院是二级管理机构,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组织的基本运作。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是资源统一配置、职责分明,但弊端是管理成本较大、信息渠道不畅、管理效率不高。[4]

“以块为主”的分权式管理即在核心校区(包括老校区及合并高校的中心校区等)统一管理下,分校区作为一个或多个学院相对独立,有各自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具有相对完整的与学校管理总部相配套的管理机构,并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而核心校区只是在发展规划等大政方针上给予指导。该类大学一般学科门类较多,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是分校区拥有较大自主权,有利于增强学校活力,但弊端在于容易造成人、财、物的浪费,教学资源难以合理分配,也会影响学校凝聚力的形成。

上述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因此国内高校在分校区建设和管理实践中也在不断摸索“条块结合”或“混合型”管理,即将学校各职能部门延伸,派出管理办公室进入分校区进行管理,或在分校区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如新校区管理委员会等),以此进行协调与管理。此外,不少高校将分校区作为部分年级学生所在地,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依据核心校区的统一布置进行管理,这种模式校区的学生构成比较单一,便于管理,但不足在于校园文化难以积淀,不同年级学生之间接触较少,也不利于专业学习的系统性和延续性。

二、高校分校区办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分校区办学产生的直接动因是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可以说,高校分校区办学是适应时代、国家、社会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作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和结构多样化的结果,多校区高校相对于传统高校的单校区管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加之我国高校的分校区办学实践时间并不长,其在管理体制、学科体系、资源分布及文化氛围等方面必然要经历转型的阵痛。[5]不可否认,多校区办学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解决了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部分矛盾,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显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学校的发展战略与目标定位。一些高校还未对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就开始了分校区办学,观念和思路上的先天不足,造成各校区办学不能找准各自的位置,在发展战略上缺乏长远的规划,盲从政府政策和市场变化。多校区办学存在只重规模不求水平、只求稳定不求发展的状况,管理目标不明确,分校区在地理特色、建筑特色、文化特色及环境特色等方面的个性也不够鲜明。[6]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师资力量更显不足,办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第二,学校的文化传承与育人环境。新建校区一般位置比较偏远,虽然有更优美的环境,但空间的阻隔使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校园文化的传承和育人氛围的营造受到极大影响。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造成师资队伍不够稳定,甚至存在“走教”现象,师生间交流机会太少,分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被边缘化,缺乏校园文化底蕴,学术氛围不浓,人文气息淡薄,甚至可能会造成新老校区间校园文化的割裂,使师生缺乏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三,学校的办学成本与资源配置。分校区办学初期的投入一般较大,往往有沉重的贷款包袱,而后期运行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办学成本居高不下。高校分校区开办的初衷之一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办学效益,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资源利用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此外,分校区办学使学生难以享有本部学生同等的利用学校及城市资源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人身财产安全和参与社会活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7]长此以往,势必会给分校区办学的分校的招生工作带来困难和危机。

第四,学校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效益。分校区办学在管理上必须处理好权力的集中与分散这对矛盾。不同校区间信息沟通滞后,管理的复杂性和跨度加大,管理层次增加,尽管办学者们主观上努力,但实际上由于战线过长,许多工作仅仅浅尝辄止,很难取得预期效果。[8]一些高校对分校区办学的运行机制认识不够,管理策略把握不准,在办学工作中奉行“拿来主义”,盲目效仿或直接照搬其他高校的管理模式,就有可能失去自身原有的特色与优势,使学校品牌和形象受到影响。

三、高校分校区办学的管理对策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实行多校区办学格局的历史并不长,尚处于探索期,但高校合并及分校区办学的形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将逐渐发展为一种普遍趋势,成为中国大学运行的常态。因此,淡化对其的评价,转而关注其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才是当下更为明智且现实的选择。针对当前实际,笔者认为要妥善处理高校分校区办学与管理中的问题和矛盾,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合理定位、科学决策。正确面对并解决好分校区办学中的突出问题,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外部竞争的压力使然。分校区各自有自身的特点与不同的生存状态,需要通过整合来形成统一整体。要在“一个大学”的理念下,科学分析和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在既考虑事业发展需要、又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科学准确地做好学校定位。要着眼长远,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地制定发展战略,同时积极寻求政府政策的支持。决策时还需多方听取意见,发挥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使多校区办学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共识,从而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分校区办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从各校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兼顾,对校区的功能进行合理安排,理顺校、院之间的关系,做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在办学中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导,形成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管理模式。无论任何一种布局模式,选择时必须着眼于利于人才培养、减少办学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各校区的特点,在相对统一的前提下又要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构建更加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9]

第三,要优化网络、整合资源。针对分校区办学距离远、管理跨度大、可控性差的特点,要善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逐步实现基于校园网的网上管理模型,将多校区联为一体,推动教学信息化,既能有效解决分校区之间的空间差异,节约办学成本,又能使教与学的关系更为密切,让原本有差异的校园氛围在网上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办公自动化、教育信息化、校园网络化与资源数字化。在学科布局与建设上,要加强整合,形成集群效应,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在硬件和设备配置上必须依据学校的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做到开源节流、减少内耗,实现分校区办学的良性运转,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要注重特色、协调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校若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就会在根本上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高校在分校区办学过程中要明确功能和定位,努力创造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的校园文化。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已有学科专业的优势,保留并做强特色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特色效应,才能赢得同行和社会的认可。高校在分校区建设管理中要坚持统一的系统观,积极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找到相融的耦合点和新的增长点,使各校区间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制度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处于和谐状态,协调发展。[10]

第五,要凝炼精神、重塑文化。能否传承好并创新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传统,是分校区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11]毋庸置疑,校园文化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大学育人环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从物质、人文和制度等方面制定和规划好新校区建设方案,做到既有历史传承,又有创新发展。要在“以生为本、以师为尊”的理念下,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适应创新性人才个性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加强校区互动,提升校园文化中的“精神”功能,将之转化为哺育的源泉。积极引导各校区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学校精神,不断强化师生的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综观国内外高校的分校区办学,并没有统一固定的运行模式,由于各校的办学历史与发展轨迹不同,管理机制也各有特色。分校区办学是由政府推动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高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目光来看待分校区办学中有关决策定位、教学活动、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去弊存利,重新构建适合高校实际的分校区办学与管理模式。同时,高校要审视自身的优势与缺陷,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拓宽办学思路,科学制定规划,坚持规模与质量的统一,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分校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断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的发展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陈尚义.试论多校区高校管理的基本问题[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9-102.

[2]夏祥伟.中外高校多校区(分校)管理的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9):77-80.

[3]钱勤元.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2002(11):126-129.

[4]齐再前,郑秀英,白守礼,等.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4(3):21-22.

[5]夏雨禾.转型与创新:对多校区高校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87-89.

[6]耿有权.多校区办学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46-47.

[7]姚炜,王洪法.多校区大学:苏州大学的经验、问题及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7(5):120-123.

[8]王丰.关于多校区大学集权与分权管理模式探讨[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2):156.

[9]徐光华,刘俊.关于高校多校区管理的基本问题探讨[J].江西教育,2007(12):22.

[10]操菊华,康存辉.对我国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思考[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6):87-89.

[11]宋慧.异地办学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刍议——兼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4):102-104.

猜你喜欢
校区校园文化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