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水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2011-02-09 19:59
中国果业信息 2011年9期
关键词:福泉市福泉果园

□ 陈 夙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介于东经107°14′24″~107°45′35 和北纬 26°32′28″~27°02′23″之间。 全市平均海拔1 020 m,幅员面积1 688 km2,总人口32万,辖 9镇、6乡、2个办事处和16个居委会、60个村委会。在气候分区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华中湿润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热、水同季,生态条件优越,适宜多种果树种植和发展。

为了使山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均把发展水果产业作为山区综合开发利用的好项目来抓。随着各种项目工程和示范点的实施,部分水果产业建设项目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建设规模和开发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果种植户的进一步增收,制约了水果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产业发展现状

福泉市水果产业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现有果树面积2 763.12 hm2,年产各类水果20 537.1 t。规模较大的果园场有双谷果园场、山坪果园场和大地坪果园场等,主要栽植树种以梨、桃、李、柑桔、葡萄、杨梅等为主,其他树种并重发展。其中,全市梨面积达1 837.2 hm2,主栽品种有金秋梨、湘南梨、平坝梨和黄花梨等,其中双谷果园场连片种植的这些梨品种面积达700 hm2多,而小面积栽培的梨品种有幸水等,全市年产鲜梨13 023.6 t;桃栽培面积达 307.2 hm2,品种有庆丰、青桃、大久保和燕红等,新引进的品种有新川中岛和中华寿桃等;柑桔栽培面积有197.32 hm2,主要栽种温州蜜柑中的宫川和兴津等品种,小面积栽培的有从江椪柑等;李栽培面积275.3 hm2,主要栽培品种有酥李、九阡李、黄蜡李等,另有少量布朗李;葡萄栽培面积87.6 hm2,主要栽培品种有巨峰和水晶等;杨梅栽培面积58.5 hm2,主要栽培品种有火炭和金黄等;其他小面积种植的树种有猕猴桃、磨盘柿、樱桃、枇杷等。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福泉市水果种苗生产得到了一定发展。目前全市水果生产中所需种苗有自繁自育的,也有在外地采购订购的,多数从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引进,引进品种不纯正或品种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日益显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市出现了果园开发热潮,与此同时全市也出现了果苗繁育热潮,除林业局国营苗圃场外,全市还涌现出了许多个体果树种苗繁殖圃,如双谷果园苗圃场、山坪果园苗圃场等,高峰时年生产果苗近300万株。

水果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双谷果园场已建成了集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带动了当地餐饮、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水果产业已成为一些区域主要经济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产业发展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 福泉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华中湿润区,年平均气温14.7℃,极端低温-8.8℃,极端高温36.4℃,≥10℃年有效积温5 378℃,无霜期271天;年均降雨量1 175.7 mm,降雨季节多集中在4月至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5%;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是发展亚热带水果的好地方。

区位交通便捷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州北部,东邻凯里市庐山县,南与麻江县接壤,西界贵定、龙里和开阳3县,北和瓮安县相连。境内有贵新高等级公路(贵州贵阳至广西新寨)、黔桂公路、湘黔公路与铁路、株(湖南株洲)六(贵州六盘水)铁路复线、贵(阳)广(州)高铁、贵广高速、马遵公路(福泉市马场坪到遵义)、瓮(安)福(泉)高速等从福泉境内穿过。便捷快速的道路系统为福泉水果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劳动力丰富 全市总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25.92万,占总人口的81%;少数民族人口6.98万人,农村劳动力17.47万,为发展经济林果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劳动力。

市场广阔 随着福泉市境内马场坪工业园区、龙昌工业园区、双龙工业园区、兴隆工业园区以及黔东南州庐山工业园区的建设和不断发展,政府政策、基础设施条件和市场设施诸方面的不断改善,居民收人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果消费增加显著,市场前景广阔。

三、存在问题

一是投入开发的资金不足。综合开发利用荒山荒地发展水果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各个项目上都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在单位面积上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使得现有资金投入在短时间内很难见效,水果产业发展效果不甚理想。

二是水果生产带有一定盲目性。水果栽植品种繁杂、品质良莠不齐,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梨、桃、李所占比例较大,种植面积占全市水果面积的87.6%,其他水果仅占12.4%。

三是项目布局分散,规模小,辐射带动力弱。受荒山荒地权属和地域条件等因素限制,全市水果生产分布零散,规模大小不一,很难形成“一乡一品”的合理布局,各个基地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明显不足。

四是缺乏深加工。全市水果产品以鲜食鲜销为主,缺乏适宜加工的水果品种和水果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效益很难提高。

五是规避风险能力差。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加之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全市水果生产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果农稳收增收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四、发展对策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在国家资金投入的同时,应加大地方和个人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机制,为广大农户发展水果产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充分利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机会,完善土地经营权的合理使用及转让,积极引进民间资本,采用林地使用权折金入股的方式或“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调动广大农户发展水果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福泉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规范种苗生产与管理。林业部门和工商部门应加强对种苗生产单位和个人的 “两证一签一照”的管理,杜绝不具备苗木生产经营条件与资质的单位或个人生产经营苗木。在引进品种和苗木前,要先做好人文地理、社会经济、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各种因子的调查,筛选出最适合区域发展的水果品种。同时,应建立详细的引种档案,以保证所引品种品质的纯正和健康。要积极选育和引进高产、稳产并适合当地发展的名、优、特优质水果新品种,丰富产品种类,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种植比例,运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和种植模式,生产适应市场四季需求的水果产品。

三是合理规划,增强产业规模效益。通过土地使用权属的出租、有偿转让、折金入股等方式,打破土地使用权属的区域限制,充分利用植物的各种生物学特性和制定的经济目标和区位优势,力争把果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到极致。合理规划,努力形成“一乡一品”的规模化布局,增强区域水果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利用各种媒体和创办旅游节等手段,加大福泉水果宣传力度,创建福泉水果品牌,注册商标,申请商标保护,提高福泉水果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四是提高产业附加值。挖掘潜力,利用区位优势和品牌效应,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展演节目,发展水果休闲观光旅游业,提高产业效益。引进科技人才,依靠科技创新,加大对产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出附加值高、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五是合理规避自然与市场风险。加强与气象、植保、果蔬信息站等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与沟通,加大政府与金融保险机构对水果产业的支持、保障力度,有效降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对水果生产的影响,确保农民稳收、增收,增强农民发展水果生产的信心与积极性,从而促进福泉水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福泉市福泉果园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秋天的果园
近58 a福泉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果园
加快福泉市生猪产业发展的思考
致敬福泉(组诗)
福泉寻遗(四章)
梨的选育推广与产业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