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道路*

2011-02-18 23:04梁继超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道路特色建设

梁继超

(广东肇庆学院思政部 广东 肇庆 526061)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固然需要科学理论作思想支撑,而更为关键的是要选择正确的道路。近代以来中国先后模仿日本、欧美、苏联等多个国家发展模式来探寻国家出路,遗憾的是模仿他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产生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1]两次历史性飞跃推进中国社会两次历史性巨变,开创两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开辟的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和改造道路。中国特色主要是区别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直接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政权的革命模式,也不同于一般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再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间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2]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它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是新民主主义理论认识的升华与诠释,是中国社会发展特殊规律的揭示与反映。

(一)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之所以不同于以往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其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壮大人民统一战线民主协商建国。

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模式。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屡试不通,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又脱离中国现实,经典著作中亦没有现成答案可供遵循。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无产阶级领导联系起来,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无产阶级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进而开辟了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全新课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3]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在军阀割据的时候,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政权。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是在帝国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搞革命,我们也是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搞革命,这在原则上是相同的,但我们不是先搞城市,而是先搞农村,用农村包围城市。”[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突破俄国十月革命城市中心道路的模式,解决了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弱小的无产阶级怎样发动和组织农民这个最大的革命力量,最有效打击敌人,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增添了崭新内容。

壮大人民统一战线民主协商建国。民主革命阶段,中国的阶级分布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社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领导长期革命斗争中,只能把争取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作为奋斗目标。随着解放战争顺利展开和局部政权的控制,以何种组织形式筹建新中国的问题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中共和毛泽东决定通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来实现。因为“中国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革命民族统一战线的为群众所熟悉的新的便当的组织形式”。[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充分显示其代表的广泛性、决策的民主性和程序的合法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民主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简单说就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仅仅完成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第一步。如何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渐变的桥梁,完成第二步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6]

主题是“和平赎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不同于马克思的理论构想,也不同于传统的苏联式的暴力剥夺一举向社会主义过渡。而是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按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通过合作化道路变个体所有制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平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突破了苏联一举过渡模式的束缚,解决了中国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使“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7]

过程是“同时并举”,尝试社会主义建设。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是“一化三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不但要进行社会制度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进行技术方面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两种革命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党和政府一直没有放松经济建设,总是力求使其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其直接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作为一场社会运动不但没有障碍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反而成为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直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方式是“水到渠成”,避免社会动荡混乱。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充分利用广大农民土地改革后的积极性和政治热情,乘热打铁领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创造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这种逐步过渡的办法,引导农民逐步地走向社会主义。在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把对私营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同对民族资产阶级“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结合起来,经济上给以补偿,政治上给以地位,思想上给以教育,积极地稳步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让民族资产阶级在逐步过渡中能够比较自然地接受改造,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场声势浩大、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在几亿人口的大国和平、民主、有序地进行,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世界多样化民族发展道路中开辟出来的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由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航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成于邓”,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拓展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向前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它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基本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和体制模式。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大规模建设全面展开时,苏共二十大暴露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缺陷,我国计划管理体的弊端也相继开始显现。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虽然走了很长一段弯路,但积累了历史经验,尤其以苏为鉴,独立思考,对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些新认识、新观点。

社会主义可以划分阶段。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它走向工业国家化、农业集体化的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就是到了共产主义阶段,也还是要发展的。它可能要经过几万个阶段。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太急躁。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地向前发展。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问题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在认识上的一次深化,无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启迪。它改变了长期以来认为社会主义是不分阶段的比较短暂的时期,社会主义建立后无须经过自身的发展,就可以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传统观点。进一步发展了列宁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将经历不同发展时期的思想,为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了理论先导。

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它与旧社会所不同的是两者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解决的方式、方法,就是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应该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协调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解决人民内部之间的各种矛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宽松有序社会环境,尤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社会主义建设有规律可循。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党和毛泽东在经历了“大跃进”严重挫折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商品生产的属性和地位问题;价值法则重要性问题;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问题以及“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政策问题等等,这些具有持久意义的理论观点极大地影响着毛泽东的后来者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革动力、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事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命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和创新,既包含着资本主义的有益成分,又同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有本质区别,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运行机制。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但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保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性质。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辩证统一,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化建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创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又从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的基本特征就是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种政治架构的实质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和社会思想多样性相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性社会思想和文化追求,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又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思想文化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大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提供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等。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结晶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成功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健康发展。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奠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逻辑结果。

(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奠基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成功开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和社会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中国现代化和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石。

政治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必须以暴力夺取政权,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不可能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形成。当国家的命运还不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的时候,当统治中国的反动势力拒绝一切根本的社会变革的情况下,要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无异于海市蜃楼,痴人说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曲折的艰苦斗争和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政权组织形式,以政务院(国务院)为政权最高行政机构,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前提。

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杠杆,以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为保障,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人民民主专政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建立,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的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尽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中国的经济文化还处于落后状态,生产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社会主义制度还很不完善,但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一致性为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走向现代化的工业国创造了制度条件,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展示了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前景。

物质基石。社会主义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迅即掀起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风尚明显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处于蒸蒸日上的昂扬和奋进状态。期间“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8]工农业、交通运输、商业、科教文卫等各条战线蓬勃发展,成就辉煌。这种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中国历史第一次,为平等原则下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和平外交和独立对外贸易创造了条件,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逻辑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承袭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基因”,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

新民主主义社会遗传给社会主义的历史“基因”。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是由刚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短暂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而来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不是经资本主义阶段过渡而来的社会主义。这种差别和特点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不是在所谓“空地上”创造新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而是继承并升华新民主主义社会遗传给社会主义的历史“基因”,使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基因”源源输进社会主义肌体,进而成长为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质”,形成新民主主义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血缘关系。因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9]当时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能提供给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90%的比重,而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仅仅占到10%。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在经济、道德、和精神各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种“旧社会的痕迹”集中表现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不成熟,就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由资本主义社会经几百年完成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近代中国社会特殊国情发展与作用的结果,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合乎逻辑的历史必然。

从摸索尝试到科学发展的根本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政治前提,以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物质基础,以拥有集体智慧和聪明才智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主体,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为基本依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经过半个多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的尝试和摸索,中国共产党已经能够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新趋向和时代特征的新变化,科学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倾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认真对待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科学发展为指南,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手段,以和谐社会为目的,以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和伟大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科学发展不仅是指导思想,更是一种发展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摸索尝试到科学发展的根本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愈来愈理性和成熟,预示着中华民族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前进中迎来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结论: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从满目疮痍、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发展为朝气蓬勃、精诚团结的新中国,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显示出非凡的创造力、巨大的凝聚力和坚强的领导力,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既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勇于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华民族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中得出的最基本的历史结论。

[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6.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2.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42.

[4][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6-127,16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66.

[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7.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3.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猜你喜欢
道路特色建设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特色种植促增收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完美的特色党建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