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2011-03-31 12:32三峡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湖北宜昌443002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32期
关键词:实验室生物人员

(三峡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湖北 宜昌443002)

生物安全(bio-safety)管理指以实验室为科研和工作场所时,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1]。自 “9.11”事件后的 “炭疽粉末邮件事件”及2003年SARS的暴发流行等重大问题发生之后,实验室生物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淡薄或实验操作不当等可能会导致实验室操作人员自身感染,甚至造成传染性物质外泄,污染环境,殃及社会。因此,认真分析实验室安全状况,探讨实验室生物安全防范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1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 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意识缺乏

一直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或者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有关生物安全的培训也是重检测轻预防[2],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理论知识,很少涵盖生物安全防护方面的内容,因而导致实验室人员对生物安全防护的意义及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院校在学科建设理念上更多重视的是科研业绩考核,相对忽视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由于缺乏宏观科学的理论指导,一部分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精密贵重仪器的购置,不愿意配置一些不直接产生效益的生物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很多实验室根本不具备工具箱、急救箱、洗眼器、消毒器械等基本的安全防护用品。部分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的实验室没有明确的生物安全等级标示,新进实验室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没有经过严格的生物安全培训即开始开展实验,这些问题都是严重的生物安全隐患。

1.2 实验人员对实验室的污染状态没有明确的认识

由于实验室中的一些化学试剂无色无味而易被忽视,加上资金及实验室建筑面积的限制,一些实验室的学习区和实验区往往交叉,因此导致很多人对于实验室的污染状态没有明确的认识,如实验人员在实验室一边做实验,一边带着手套上网查资料或打电话;实验操作人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进实验室不穿工作服或者工作服不及时消毒清洗;做实验前后不及时洗手,不注重清洗整理实验台;进行移液操作时不戴口罩和帽子。很多人往往只把实验标本以及直接和标本接触的物品当做有菌或者 “脏”的地方。事实上,实验室的其它没有和标本直接接触的地方也很容易被实验试剂、实验仪器或者实验的废弃物污染。王忠等[3]的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室实际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实验台面、擦桌布及空气细菌总数等均严重超标,实验环境的污染对实验人员的健康及实验本身均有较大影响。

1.3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机制不健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条文并未落实到在大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实验操作人员的具体行动中。一部分实验室并未制定生物安全相关条文,或者仅仅只是将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条文打印出来应付检查。其他如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操作手册(SOP文件)、质量管理内容和具体实施等各环节均不健全,虽然管理条例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培训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但实验室工作人员很少能系统接受到生物安全防护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2 加强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对策

2.1 强化生物安全重要性的思想意识教育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教育

实验室责任人首先自己要有强烈的生物安全实验意识,制定一系列生物实验操作手册,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实验室成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把工作做到细处,防患于未然。大部分医学院校并未设置实验室生物安全这门课程,对于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而言,在校期间需要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毕业后会从事病原微生物的相关研究或者进入临床工作,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生物安全教育。凡是进如实验室的人员均应进行生物实验安全培训,尤其对于经常进行实验操作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应该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考试,考核合格方可开始进行实验。通过一系列生物安全培训,可以提高实验操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实验过程中潜在的危害并且了解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让他们一开始就养成严谨、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并形成正确的生物安全观念。

2.2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硬件建设

对于那些除了实验仪器没有任何生物安全硬件配置的实验室,一定要配备一些基本的生物安全防护耗材和用具,比如一次性的手套、口罩、帽子、急救箱、洗眼器等,教会实验人员如何在紧急时刻使用急救箱、洗眼器等防护用品,并定时对实验场所及工作服等进行消毒。对于有潜在危害的实验废弃物如与溴化乙锭接触的枪头、清洗溴化乙锭接触过的容器的废液等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并用专门的容器或垃圾袋盛装,避免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

2.3 加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力度

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加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力度,学习和借鉴国外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经验,制定从培训、监督到考核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细则。每年应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检查,检查的范围包括生物安全防护用品的配置,实验用容器、试剂、废弃物等类别的明确标识,对样本的采集、检验、感染性废弃物的处理过程的记录等,同时应制订生物安全应急操作规范,建立意外事故处理程序和事故报告制度,明确生物安全管理责任人,并把检查结果纳入单位年终的考核指标。

总之,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一柄 “双刃剑”,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在生物医学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疾病的诊断、疫苗的研发及新药开发提供可能,另一方面,生物安全实验室如果管理不当或疏忽,也可能给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加强生物安全重要性的思想意识教育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教育,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实验室操作及相关人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认识,同时要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硬件建设,从设备上保障相关人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实验安全防护,并有一定的应急保障措施,增强生物安全防护能力。我们在积极建设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现状,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防止各类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1]高树田,伍瑞昌,王运斗.国内外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现状与思考 [J].生物防护防疫装备,2005,26(11):33-34.

[2]刘华荣,侯春梅,刘海艳.病源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及对策 [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12(6):73.

[3]王忠.医院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5):1143-1144.

猜你喜欢
实验室生物人员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