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STPI教师能力视域下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研究

2011-04-07 23:12徐文哲
关键词:辅导员学习者标准

徐文哲, 王 冲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IBSTPI教师能力视域下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研究

徐文哲, 王 冲

(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对ISBTPI教师能力标准进行了介绍,并根据该标准,对高校辅导员的教师情感态度和教学能力等两方面的专业标准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标准应包含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此外,根据高校辅导员工作特点,指出教师专业知识也应是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的必备内容。

IBSPTI;情感态度;教学能力;专业知识

2004年,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Board of Standards for Training 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IBSTPI)修订的教师能力标准,即“IBSTPI教师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一个较为权威的、最新的国际教师能力标准,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教师能力清单之一。IBSTPI推出该标准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培训、教学和学习,改善教师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提高教师专业实践的教学质量[1]。在推进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过程中,必然涉及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问题。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标准”,从国际视野与国内实际有机结合的角度触犯,研究我国高校专业化的建构问题。

一、能力标准

对能力标准,学界有诸多定义。ISBTPI将能力标准定义为:一套使得个人可以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有效完成特定职业或工作职责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据此,IBSTPI制定与确认了教师的能力标准。该组织于1993年制定的教师能力标准得到了广泛认可。2004年,考虑到教学实践和技术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委员会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更新,以反映在新技术条件下教学对教师的新的能力要求。“标准”包括专业基础、计划与准备、教学方法与策略、评估与评价、教学管理等五个方面的18项能力指标,适用于各种教学情境,包括面对面教学(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和混合教学情境中的教师。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教学更多地是在一种混合情境中进行的,辅导员教育与教学也不例外,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的教学能力[1]48。“标准”的具体内容如下[1]75:

1.专业基础

专业基础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能力:有效交流沟通的能力;更新和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能力;遵守已有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的能力;树立和维护声誉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根据情境及文化背景,采用合适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积极倾听不同的观点;通过扩展学习原理和教学策略,积极参加专业活动,并建立各专业之间的学科联系,建立个人的学习工作档案,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师,必须具备遵守已有道德规范和法律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认识教学实践中潜在的道德和法律问题,遵循组织和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等方面;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时刻保持自身的形象和声誉,主要包括遵守师范职业操守,尊重他人,对变革和改进持积极态度,这些都体现了教师树立和维护职业声誉的能力。

2.计划与准备

计划与准备主要体现了对教师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及教学准备等方面能力的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设计能力,需要确立学习者、其他参与者和教学环境的相关特征,设计或修改教学活动从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明确教学的目标、任务和次序,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准备方面,教师需要对学习者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预测,并对学习者进行具体分析,从而针对不同的学习者,准备和确定具体的知识点、相关实例及补充材料,并且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相应的后勤和物质保障,以确保所有学习者能够获取所需的教学资源。

3.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方法与策略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层面,因此在这个层面所涉及的能力相对较多,笔者将对此方面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进行简要的探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习者确定合理的期望值,以及提供实现这些期望所需的策略和方法,这就是激发学习者学习投机和投入方面的能力;其次教师还需要具备有效表达和促进的能力,通过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够根据学习情境,采取合适的表达方式去描述关键概念,并通过案例来阐明其含义,同时根据学习者的知识背景,为全体学习者指明努力方向,让学习者参与到表达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聚焦度,并对动态变化的学习环境进行监控、评估和适应,鼓励和支持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并合理控制学习过程的开始和停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提出清晰恰当的问题,能够有效地跟进学习者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回答问题来连接学习活动,还需要向学习者提供请求和阐释的机会,通过多样的阐释反馈策略,提供清晰、及时、中肯和具体的反馈信息,并帮助学习者接受反馈,这些都是教师的有效提问和提供阐释的能力。

学习是一个渐进和反复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巩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够将学习活动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提供综合和整合知识的机会,实践新学到的技能,并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回顾;各学科的知识是彼此联系和交叉的,这需要教师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将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加以示范,并提供与知识技能相关的案例和活动,与学习者共同探究可能促进或阻碍知识技能迁移的要素;最后,教师应能够熟练的使用媒体和技术,从而开展最佳实践,并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内容。

4.评估与评价

在这方面,需要教师具备对学习和绩效,以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能力,主要包括了交流评估标准,检查个人和小组绩效,评估学习材料、学习结果、教学方法和活动,并对学习者的态度情感和反应进行评价,最后需要记录和公布评价数据。

5.教学管理

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师应具备管理促进学习与改进绩效环境的能力,在这方面,需要教师能够预测可能影响学习和绩效的因素,确保学习者能够获得所需资源,制定基本规章,并对违反规章的行为进行处理,公正地解决冲突和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适当地使用技术管理教学过程,通过技术的使用,支持教学管理功能,快速查找和共享信息,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并维护学习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

自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十六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研究从分散到系统,从对现实的思考到理论的探究,都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而辅导员行业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专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辅导员的专业标准也在变化和提高。通过对“标准”的总体体系、具体内容、项目指标的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师专业标准,而针对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而言,“标准”所界定的教师能力应该包括了高校辅导员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情感。

1.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的基础内容:教师情感态度

“教师情感态度”一词在我国的语境中习惯被表达为“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2]。辅导员的道德、精神等情意素养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3]。师德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内容。上述“标准”,在“能力项目”中,有10条属于师德范畴的具体指标,占“标准”中绩效总指标的10.2%。还有其他部分条目的指标也涉及师德标准,基于师德的建立和养成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首要基础任务。因此在具体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指标时,师德标准应占总指标的20%-25%。

关于师德标准,我国《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规都有着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的师德标准应达到如下要求: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意识健康、遵守社会公德、尊师爱生;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整洁;服务意识强,关爱学生,深入学生,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并对所有学生抱着期望,尊重和信任学生,欣赏每位同学在不同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具有教育自觉性,并坚信自己的言行和所从事的工作都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并且能够认识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自身工作价值的最大肯定;认为辅导员职业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要求,并愿意不断的发展提高自己,承诺不断提高教育效果,并知道如何将所学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

2.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的核心内容:教师教学能力

ISBTPI认为,教学能力是制定教师能力标准的核心取向。上述“指标”,在“能力项目”中有88条具体标准基本属于教学能力范畴,涉及教师所有的5个方面能力,占“标准”总指标的89.8%。其中,“教学方法与策略”包括8项教学能力,有45条教学能力的具体指标,占“标准”中总指标的45.9%。考虑到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实际教学工作为辅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中,教学能力标准可占总指标的50%-55%。

关于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我国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政策法规都有明确规定。例如,《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需要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来切实要求和提高辅导员的教学能力。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的教学能力标准应该达到如下要求: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较强的亲和力,具有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能够评估学生整体和个体表现,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有较强的计划能力,必须有明晰的教育目标来设计教育活动,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理解并能有效运用教育管理方法来达到教育目的;有较强的教育渗透能力,坚持寓教于学生的管理、服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具有较强的发现、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组织管理及营造氛围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有较强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能够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有效的支持。

3.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的必备内容:教师专业知识

在ISBTPI中,对教师的情感态度和教学能力方面有了明确的定义和规范,但是在教师具备的知识方面涉及较少,而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高校辅导员类型的不断发展和转变,应该在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中对高校辅导员所具备的知识有一个规范和明确的界定。

教育部于2005年颁发的《关于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表明高校辅导员是以大学生为对象,以开展大学生日常政治教育和管理为工作范围,以成为学生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为专业发展方向的老师[5]。因此,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首先应能够对辅导员的思想和品质起引导作用,通过合理的知识结构引导辅导员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做好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完整,是由不同元素,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知识,经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根据高校辅导员的具体不同工作任务,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应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即核心知识、必备知识、基础知识;最后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结构,这一动态发展的过程主要体现在知识本身的发展和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等两个方面。

经过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特点以及知识结构特征的描述和分析,笔者认为: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到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高校辅导员的知识必须是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高校辅导员应掌握包括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等教育学知识,从而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掌握包括组织行为学与信息学的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掌握关于人的心理放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心理学理论;掌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理论。辅导员专业知识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需要不断新陈代谢,辅导员一方面需要针对自身情况,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并巩固已有的知识,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工作对象的变化和工作手段的创新,需要淘汰过时或不适用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习新知识,建立新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新的知识体系也讲被更新的知识体系所取代,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的具体办法就是终身学习。

三、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既拥有老师的一般特点,也包含了辅导员角色的自身特点,因此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标准的界定应该采取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的办法,既要从师德和教学能力方面进行,也需要对专业知识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且随着知识的不断发展和辅导员工作内容、工作对象的不断变化,高校辅导员专业标准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动态体系,需要在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从而更好的应用到日常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中。

[1]Klein J D,Spector J M,Grabowski B,et al.教师能力标准——面对面,在线及混合情境[M].顾小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吴 岩.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内涵及专业标准浅析[J].高教高职研究,2009,(8):205-206.

[3]廖济忠.结构转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关键[J].现代大学教育,2006,(4):15-18.

[4]胡建新.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标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8):41-44.

[5]靳玉军.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知识基础及其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8,(3):78-81.

On Professional Standard for Chinese College Counsel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BSTPI Teacher's Capacity Standard

XU Wen-zhe, WANG Cho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jing 210046,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ISBTPI teacher's capacity standard,and based on this,probes into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 for Chinese college counselors in view of their emotion and attitude and their teaching capacity.The requisite content of the standard is also discussed.Concerning their job characteristics,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s also required in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 for the college counselors.

IBSTPI;emotion and attitude;teaching capacity;professional knowledge

G641

A

1008-3634(2011)06-0076-04

2011-11-17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度项目(DJ200905)

徐文哲(1983-),女,江苏南京人,讲师。

(责任编辑 张和平)

猜你喜欢
辅导员学习者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