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正气实干 做优秀记者

2011-04-16 07:53□曲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8期
关键词:要带头党报群众

□曲 昭

(平顶山日报社,河南 平顶山 467002)

靠正气实干 做优秀记者

□曲 昭

(平顶山日报社,河南 平顶山 467002)

所谓党报,是党委的机关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担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主导任务。作为党报记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政治敏锐性,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严守纪律要求,迸发进取精神。在传媒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更要加强理论修养,靠正气实干,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做一名让党放心、群众满意的优秀记者。

加强党性锤炼,筑牢思想防线

党报记者要带头加强党性锤炼,筑牢思想防线,打造“党报记者”品牌。一是要加强理论修养,作党性强、政治硬的表率。要注重理论学习,打牢思想理论基础。要大胆解放思想,通过解放思想来推动发展,用发展的成效促进思想进一步解放。坚持学用结合,进而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要通过研究分析当前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认真地宣传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建设、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指导方针,凝聚各方面力量。二是要加强作风修养,作系民情、谋民生的表率。切实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把维护群众利益、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宣传报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宣传群众工作的本领,坚持求真务实,提升工作境界,以强烈的责任感时刻关注发展、服务发展、推动发展;要敢于破除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从实际出发,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宣传本地、本单位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加强品德修养,作行为好、操守正的表率。要讲操守、重品行,追求高尚,远离低俗,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要立足岗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实实在在的宣传报道,赢得组织的信任、社会的认可、群众的拥护。要头脑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守住底限,坚持原则不动摇,遵守纪律不放松。四是要加强纪律修养,作守纪律、重廉洁的表率。要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章》和新闻道德准则,自觉同中央、省委、市委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要带头执行党的廉政纪律,时时刻刻处处警醒自己,不搞特殊化,不抱侥幸心理,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保持清廉本色。要带头执行党的新闻纪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全面正确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正确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

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勇于担当

坚持发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深刻分析了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并从“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不断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等五个方面,就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明确、具体、科学的要求。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舆论导向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

不断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加强自律。一个具有高尚情操和品质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有了正确的道德选择,才不会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视线模糊以至迷失正确的方向,才不会被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搅得头昏脑胀,做出丧失新闻职业道德、违法乱纪,给党的新闻事业造成不同程度损失的事情。要恪守职业道德,坚决反对和抵制有偿新闻;要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克服因浮躁而导致的脱离群众、脑离实际所产生的不良心态和不正之风。只有这样,党报记者才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地搞好新闻传播工作,才能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采访作风扎实,是一个新闻记者写好新闻稿的基本前提,是新闻记者制胜的法宝。只有作风扎实,记者才能发现好新闻,才能采撷到生动而富有说服力的新闻素材,才能拥有足够的新闻素材,写起稿来得心应手。陈中华正是这样,他是山东大众日报社高级记者,长期工作在新闻采编一线,先后到山东省100多个县区市、300多个乡村进行采访,热情报道当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写下了120余万字的采访笔记,许多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先后获得50余项各类新闻奖。他长期深入农村采访,被农民群众誉为“庄稼地里长出来的记者”。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廉洁正派,始终保持一名普通记者的本色,经常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2006年,他身患鼻咽癌,在治疗期间仍坚持采访,把新闻事业当成生命的支柱和动力,成功战胜了病魔。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2009年下发了《关于在全国新闻界开展向陈中华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国新闻界向陈中华同志先进事迹学习。

靠正气实干,写出新闻精品

出精品,要改进文风。党报改进文风的根本保证是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党报改进文风的核心要求是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党报改进文风的不竭之源是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创新问题直接影响党报的宣传效果。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便是新闻职业的最大特点。我们的党报如果几十年如一日面孔依旧,标题四平八稳,没有新意,报道题材几十年一贯制没有创新,就会落后于时代,就会被读者所淘汰。

出精品,要做到“三贴近”。当前为什么要强调“三贴近”?因为我们还存在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够的地方。这个不够,除了方式方法问题外,主要问题是群众观念不强。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才能紧密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服务群众利益。党报是机关报,但不能有机关作风,更不能有“衙门”作风。要将党报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结合起来,要将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与丰富性、生动性、可读性结合起来,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宣传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切切实实为广大人民谋利益。

猜你喜欢
要带头党报群众
名师要带头抵制有偿家教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把“抓落实”真正落到实处
因为我是党员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浅谈领导干部要做全面从严治党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