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和二药固定剂量复合剂需求测算方法的初步研究

2011-05-30 01:27徐汉成陈诚刘剑君何广学
中国防痨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测算制剂结核病

徐汉成 陈诚 刘剑君 何广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2206)

三药和二药固定剂量复合剂需求测算方法的初步研究

徐汉成 陈诚 刘剑君 何广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2206)

目的通过探讨结核病防治中固定剂量复合制剂需求测算方法,为各地进行药品测算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其他疾病进行药品需求测算提供借鉴>。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测算原理,获得符合我国特点的计算公式;通过对484例初治涂阳病人测量体质量,并且治疗随访获得2个月末未阴转率以及不良反应停药率以获得需求测算的参数>。结果三药复合制剂测算量:X×(A30-39×180+A30-39×R×90+A40-49×240+A40-49×R×120+A50×300+A50×R×150)×1.25;链霉素累计测算量:X×(22.5+11.25×R)×1.25。二药复合制剂累计测算量:X×(A30-39×180+A30-39×180+A50×240)×1.25。需要准备的单一制剂的人份数:X×B×1.25。X:某地区药品供应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R:2个月末未阴转率,A30-39:30~39 kg病人比例,A40-49:40~49 kg病人比例,A50:大于等于50 kg病人比例。需求测算的参数:体质量构成比为南方省份30~39kg体质量组为5.88%(2.89%,8.87%),40~49 kg为40.34%(34.1%,46.6%),大于等于50 kg为53.78%(47.5%,60.1%);北方省份30~39 kg体质量组为3.7%(1.3%,6.0%),40~49 kg为21.6%(16.5%,26.8%),大于等于50 kg为74.7%(69.3%,80.1%)。2个月末未阴转率为5.5%(3.5%,7.5%)。不良反应停药率为2.7%(1.3%,4.1%)>。结论该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为国家进行药品测算提供参考,并且可以为其他疾病的药品需求测算所借鉴。各地在开展药品测算时,应当开展小范围的预试验,以判断文中的参数是否符合本地情况。

结核,肺/药物疗法;抗结核药;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算法

固定剂量复合制剂具有疗效可靠、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1],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各国使用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治疗结核病人[2],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准备逐步推行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使用,大规模使用固定剂量所涉及到的需求测算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通过总结在部分地区所开展的固定剂量复合制剂试点研究工作,提出进行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计算公式并获得进行测算所需要的部分参数,以便为推广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推广,国家和省市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药品测算和供应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按照地域南北分布选取福建、广东、黑龙江、陕西4省共17县,根据病人诊断顺序入选初治涂阳肺结核484例。

1.2 研究方法 对于所有患者给予2HRZ(费宁)+2S3/4HR(费安)治疗。费宁:体质量30~39 kg者1次/d,3片/次;40~49 kg者 1次/d,4片/次;≥50 kg者1次/d,5片/次。链霉素(S):强化期隔日肌肉注射1次。费安:体质量<50 kg者1次/d,1.5片/次;≥50 kg者1次/d,2片/次。所有病人在接受治疗前均需测体质量,以此获得各体质量组病人构成比。治疗2个月末对病人进行痰涂片检查,阳性者延长1个月费宁+S方案,并得到病人2个月末未阴转率。对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再次恢复治疗改用单一制剂药抗结核治疗,以此获得病人不良反应停药比例。

1.3 测算方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关于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测算原理[1]。

1.4 药品计算公式

1.4.1 药品测算公式是根据如下药品测算原理获得的。

根据病人体质量分布,针对不同体质量组的病人计算不同的药品需求。

考虑到使用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病人在治疗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需要延长1个月的疗程,测算出延长时间的药品需求。

使用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病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停药时,需要储备一定量单一制剂,根据实验研究的不良反应停药比例,估算单一制剂的储备量。

为了保证药品的不间断供应,在进行药品需求测算的时候,需要考虑储备一定量的药品,以备意外情况的发生比如结核病人数的急速上涨,采购延误造成的药品短缺及药品的损毁等。对国家结核病规划而言,应该规划好1年药品供应量,对于下一级,应当储备的药品量应当是满足药品采购时间所需的药量(比如1~3个月)[1]。对于本测算方法,保证一个季度的药品储备。

1.5 统计方法 使用卡方检验对各省体质量构成比以及各体质量组的2个月末未阴转率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其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文中所涉及到的参数均给出了95%可信区间。

2 结果

2.1 根据上述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测算原理和测算公式,测算结果 见表1、2、3。

2.1.1 强化期药品需求 三药复合制剂测算量:

链霉素累计用药量:X×(22.5+11.25×R)×1.25

2.1.3 公式注释

需要准备的单一制剂的人份数:X×B×1.25

*:对于省级至少保证一个季度的药品储备量

X:某地区药品供应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

R:2个月末未阴转率

A30-39:30~39 kg病人比例

表1 强化期3药复合制剂需求量

表2 强化期链霉素需求量

表3 持续期2药复合制剂需求量

表4 各省各体质量组构成比

表5 南方省份体质量构成比以及95%置信区间 %

表6 各体质量组病人的2个月末未阴转情况

A40-49:40~49 kg病人比例

A50:≥50 kg病人比例

B:不良反应停药比例

2.2 测算参数 在进行具体测算的时候需要获得具体的体质量构成比、2个月末未阴转率、不良反应停药比例。

2.2.1 体质量构成比 根据实验结果,各省各体质量组构成比见表4。对各省各体质量组构成比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和陕西省,各体质量组构成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福建省和广东省各体质量组构成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黑龙江省和陕西省与福建省和广东省各体质量组构成比两两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上述结果,将广东省和福建省数据汇总作为南方省份,黑龙江省和陕西省数据汇总作为北方省份,分别计算出各体质量组的构成比,并且给出了95%可信区间,此即为进行药品测算时的体质量参数见表5。

2.2.2 2个月末未阴转率 现场试验共治疗随访484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其中2个月末未阴转的病人数为27例,2个月末未阴转率为5.5%,其2个月未阴转率的95%可信区间为(3.5%,7.5%),并且通过卡方检验各体质量组病人的2个月末未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6)。

2.3 不良反应停药 现场试验共治疗随访484例新涂阳病人,其中不良反应停药的病人数13例,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不良反应停药率为2.7%,其95%可信区间为(1.3%,4.1%)。

3 讨论

建立持续不间断的抗结核药品供应体系,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的五要素之一,也是当今遏制结核病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做好抗结核药品的需求计划、保障药品的供应和管理,是有效治愈患者、控制结核病疫情蔓延的重要保证[3]。药品管理是一个体系,它包括了药品的选择,采购,分发和使用,以及常规使用和监测。国家结核病规划管理者应该对于上述各个环节认真计划才能够保证为结核病患者提供不间断、高质量的药品,而上述的所有环节都是基于药品需求测算以及计划的。我国目前对于大规模人群的药品需求测算难以获得可以借鉴的科学依据,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结核病药品供应上,对于其他疾病的药品供应同样存在。需求测算的不准确,造成无法预知真正的药品需求,导致了药品供应不足或过剩、过期,影响了整个药品供应系统。文中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是根据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本身的特点和以往药品供应测算的经验,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指南获得,并且建立在科学设计的试点研究之上而获得的。能够为今后中国结核病规划大规模使用固定剂量复合制剂,国家、省、市、县等结防机构测算药品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中提供的关于药品测算的3个参数——体质量构成比、2个月末未阴转率、不良反应停药率,各个参数均给出了95%可信区间,即在这个可信区间内取值所产生的误差都可以保证在5%以内。但是作为在个别地区现场试点研究所获得的测算方法,是否能够真正反应实际病人对于药品的需求,需经实践的不断检验,并得到完善。因此,本测算方法只是对于药品需求测算的初步探讨,需要在以后经过药品需求测算机构实践应用并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

本研究是以全国水平供应药品而设计的,在样本量的计算,测算方法和参数计算上都是以中央级供应药品为对象的。因此如果省级、市、县采用上述的测算方法和参数,为固定剂量复合制剂的需求量进行预测的时候,应当认真参考。有条件的省份,建议首先开展小范围的预试验,以判断我们提供的这些参数是否符合本地情况,避免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对于没有条件和时间开展预试验的地区,建议可以扩大参数的可信区间,比如90%,并且在测算的时候尽量使用上限预测值,保证药品的充足供应。因为,在大规模使用1年以后,药品的测算参数就可以通过实际的使用而得到较准确的校正,第2年的测算就可以比较接近实际需求,此时上年多余的药品依然可以投入使用,所以第1年测算,尽量保证药品供应充分而使用上限预测值。

上述计算方法和诸多参数是针对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然而固定剂量复合制剂同样可以治疗其他类型的病人,同样本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病人药品的需求测算。但是,测算参数能否用于其他类型病人,现在还无法得出准确的推算方法,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做一些相关研究,以解决上述问题。

这种测算原理和方法的思路是基于大规模人群进行药品供应,其不仅可以应用于结核病大规模人群的药品需求测算,而且可以为其他疾病的大规模人群药品需求测算提供借鉴,使这些疾病的药品供应系统更加科学更加完善,为病人提供不间断的高质量的药品。

[1]World Health O rganization.Operational guide fo r national tuberculosis control programmes on introduction and use of Fixeddose combination drugs[S].Wo 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13.

[2]朱贞莉,严碧涯,程杰.固定剂量复合剂卫菲特/卫菲宁治疗结核病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8):645.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Global Drug Facilities[S].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TOP TB partnership GENEVA,2002:5-6.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need for Fixed-dose combination drugs

Xu Hancheng,Chen Cheng,Liu Jianjun,He Guangxue
National centre for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China CDC100050

ObjectiveResearch on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need for Fixed-dose combination drugs(FDCS)in NTP and estimative parameter,which will be shared by drug management systems of other diseases.Methods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DCS's need,recommended by WHO,and the local FDCS's characteristic,and the experience on drug supplying in china,obtain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need for Fixed-dose combination drugs(FDCS);the parameter for need calculation was obtained from 484 new smear positive cased by measure their weight and non-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at the end of second month and drug refuse rate.ResultsCalculation formula:HRZ:X×(A30-39×180+A30-39×R×90+A40-49×240+A40-49×R×120+A50×300+A50×R×150)×1.25.streptomycin:X×(22.5+11.25×R)×1.25.HR X×(A30-39×180+A40-49×180+A50×240)×1.25.the loose drug:X×B×1.25.;parameter:south provinces:the proportion of 30~39 kg is 5.88%(2.89%,8.87%),the proportion of 40~49 kg is 40.34%(34.10%,46.57%),the proportion of more than 50 kg patient kg is 53.78%(47.45%,60.12%).North provinces the proportion of 30~39 kg is 3.67%(1.32%,6.03%),the proportion of 40~49 kg is 21.63%(16.48%,26.79%),the proportion of more than 50 kg patient is 74.69%(69.25%,80.14%).non-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at the end of second month is 5.47%(3.46%,7.47%).drug refuse rate is 2.69%(1.25%,4.13%).ConclusionThe calculative principle and formula has special reference to estimating the drug need in NTP,and be shared with other drug's supply system.

tuberculosis,pulmonary/drug therapy;antitubercular agents;fixed-dose combination drugs;algorithms

He Guangxue(heguangxue@chinatb.org)

何广学(heguangxue@chinatb.org)

2010-06-21)

(本文编辑:范永德)

猜你喜欢
测算制剂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ETC门架系统传输带宽及流量包测算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