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疫情核查与追踪情况分析

2011-05-30 01:27章琼胡礼军
中国防痨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结防直报肺结核病

章琼 胡礼军

(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芜湖 241000)

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疫情核查与追踪情况分析

章琼 胡礼军

(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芜湖 241000)

发现和治愈肺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最有效措施,目前控制结核病要求加速扩大DOTS策略,在提高治愈率的同时,提高病人发现率[1]。本文就充分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资源开展对肺结核病人的疫情核查与追踪工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发现病人的方法,加强防治管理,为结核病防治的发展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08—2009年芜湖市区26家综合医院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资料和同期本单位结核病疫情登记管理卡、结核病人初诊登记本、疫情追踪登记本的相关资料。

1.2 分析方法 运用Excel和SPASS16.0软件对结核病人登记、转诊、追踪、到位情况及未到位原因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病人报告及转诊情况 2008—2009年,我市综合医疗机构网报肺结核病人总数为6 891例,剔除重报1 176例,应向结防机构转诊5 715例。实际转诊到位4 082例,转诊到位率为71.4%(χ2=89.3 P<0.01)。

2.2 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转诊未到位病人的追踪情况 2008—2009年,我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对医疗机构报告但未到结防机构就诊的病人开展追踪。应追踪网报疑似肺结核病人1 633例,已追踪1 430例,追踪到位1 265例,追踪率为87.6%,追踪到位率为88.5%。

2.3 病人总体到位情况 2008—2009年我市网报应到结防机构就诊病人5 715例,转诊和追踪到位5 347例,总体到位率为93.6%。

2.4 转诊、追踪到位的病人在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确诊情况 通过转诊、追踪到位的疑似病人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进一步检查,1 178例(22%)确诊为涂阳肺结核,853例为涂阴或未查痰病例(16%),而结核病防治机构排除的病例为3 316例(62%)(表1)。

表1 转诊、追踪到位病人在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确诊情况

表2 影响综合医院传染病网报肺结核病人追踪到位的相关因素

2.5 追踪未到位病人原因分析 2008—2009年,追踪不到位的病人165例,追踪不到位率11.5%。其中查无此人、地址不详、返乡及拒绝为主要影响因素,占追踪不到位率的75.2%(表 2)。

3 讨论

现代结核病防治的核心内容包括提高病人发现、加强病人归口管理。综合性医院作为大多数肺结核病人因症就诊的主要场所,是发现肺结核病人的重要来源[2]。因此,规范综合医疗机构对结核病人的诊断、报告和转诊,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转诊未到位病人的追踪十分重要。

利用网络直报这一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各类综合医疗机构的力量,加强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措施,提高病人的发现率。结果显示:2008—2009年,我市综合医疗机构的转诊到位率上升达到79%,提示2005年卫生部出台的《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实施办法(试行)》及第四轮全球基金项目的实施,为结核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政策保证和经费支持。结防机构与综合医疗机构的合作逐渐加强,已初见成效。但实际工作中发现,仍有部分医务人员对归口管理策略及其重要性缺乏必要认识,漏转、不转现象时有发生,信息填写不全或错误,导致结防机构无法追踪,从而影响追踪及到位率。因此提高医疗机构的转诊率,做好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工作,是提高病人发现率的关键[3]。

研究表明,综合医疗机构2年来报告的病人,从转诊到位和追踪到位的病人中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 178例(22%),说明综合医疗机构转诊及结防机构的追踪,对发现传染源和提高登记率有一定意义[4]。而追踪到位率的高低不仅与结核病防治机构是否采取及时的追踪措施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疗机构采集病人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结防人员根据传染病报卡追踪病人,宣传其相关肺结核知识及优惠政策的同时,仍发现有一定比例病人未到结防机构,其中常见情况为查无此人、地址不详、住院治疗出院后医院继续治疗、不愿来结防机构检查及外省病人回当地治疗。其可能的原因:一是综合医疗机构接诊病人多,医生宣传意识薄弱,加上传染病报卡填写没有纳入其考核范围,因此病人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二是流动人口的虚假信息。三是部分病人对结防机构不信任,依赖大医院,宁愿自费治疗也不愿接受全程免费治疗和管理,因此需要加强以下对策。

1.加强肺结核健康促进工作的力度,提高全民的知晓率和自我保健意识,保护病人隐私权,形成互动,进一步提高病人的到位率。

2.加强督导培训,强化综合医疗机构传染病网报信息录入的责任心,主动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杜绝出院带药和自费治疗,促使病人出院后及时接受结防机构的全程治疗与管理。

3.将医疗机构肺结核报告卡的填写质量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保证病人详细住址及联系电话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追踪到位率。

4.加强结防机构的自身建设,提高结防专业人员学历与技术水平,增加结防机构诊疗设施,提高结防机构的诊疗水平,以提高病人的信任度。

5.制定省际、市际间的病人流动管理框架。利用网络直报系统的作用,加强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以减少区域间传染病网络报告结核病人的流失。

[1]Mairo C,Raviglione.The TB epidemic from 1992 to 2002[J].Tuberculosis,2003,83(1):9-12.

[2]钱元福,赵东升,刘胜安,王雪静.全国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情况[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18(1):16-18.

[3]吴志磊.山东省涂阳结核病人综合医院转诊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3,10(6):935-936.

[4]刘勛,熊昌富,周丽平,王小靖,彭红,罗军民.湖北省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工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221-3224.

2010-07-27)

(本文编辑:张晓进)

猜你喜欢
结防直报肺结核病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岚山区2018年死因网络直报工作报告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卫生计生统计直报工作
2013—2016年宜都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及确诊情况分析
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机构护理人员现状分析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中的效果比较
江西省抚州市2012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分析
牛肺结核病的病理形态学探讨
2009—2012年赤峰市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及确诊情况分析
企业联网直报存在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