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电针促排卵治疗不孕症疗效观察

2011-06-07 06:28滕辉刘昱磊王俊玲谢瑛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任脉关元枸橼酸

滕辉,刘昱磊,王俊玲,谢瑛



针刺加电针促排卵治疗不孕症疗效观察

滕辉,刘昱磊,王俊玲,谢瑛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广东 518032)

观察针刺加电针促排卵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50 mg,每天1次。治疗组治愈率为76.3%,对照组为4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针刺加电针可促排卵治疗不孕症,其治愈率优于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

针刺疗法;电针;不孕症;排卵诱导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加电针促排卵治疗不孕症,并与药物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5例患者均来自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7月30日我院中西医结合门诊患者,均为婚后同居2年以上,性生活正常,配偶身体健康并经妇科检查诊断为排卵功能障碍的不孕症患者,并排除其他因素所致的不孕症。病程2~10年不等,年龄25~41岁。平均年龄(30±11)岁;平均不孕年限(5.0±4.3)年;原发性不孕41例,继发性不孕24例。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35例,卵巢功能早衰3例,小卵泡排卵8例,高泌乳素血症7例,原因不明无排卵12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平均年龄32岁,平均病程5.0年;对照组27例,平均年龄31岁,平均病程5.2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病程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妇产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1]拟定,基础体温单相,系列超声检测无成熟卵泡及排卵征象,连续3个月经周期出现上述变化。

1.3 排除标准

排除阴道、子宫颈、子宫、输卵管器质性病变所致不孕;排除免疫性不孕,男方因素所致不孕。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针刺治疗,患者排空膀胱,取仰卧位,膝和踝部以枕头垫高(利于三阴交的进针),选用关元、中极,双侧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穴,卵泡直径大于16 mm时加双侧肾俞、次髎。其中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极、双子宫穴用长50 mm毫针直刺1.5寸,以得气为度,并加用电针,留针30 min。留针期间以TDP照射下腹部。治疗第10天始以B超监测卵泡,当卵泡直径大于16 mm时加针刺双侧肾俞、次髎,并快速提插捻转得气,不留针。

2.2 对照组

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50 mg,每天1次,连服5 d。

2.3 疗程

两组均在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5 d,对照组第10天停止治疗并开始在B超监测下观察效果。治疗组继续针刺,直至监测卵泡排卵或怀疑卵泡黄素化停止治疗。每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①治疗后基础体温测定;②B超隔日监测排卵;③月经和受孕情况。

3.2 疗效标准

治愈 受孕。

有效 月经来潮正1~2个周期,并且基础体温单相转为不典型双相或双相者。B超检测到有排卵。

无效 治疗后症状无变化。

3.3 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为48.1%,治疗组治愈率为76.3%,经卡方检验,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4 讨论

据有关资料统计,无排卵不孕占不孕症的38.6%[2]。现代医学认为,卵巢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其病因病机在于下丘脑功能受抑制,垂体反应性下降致使卵巢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西医采用枸橼酸氯米芬等药治疗本病,但枸橼酸氯米芬长期大量服用会出现多胎妊娠率增高、卵巢增大、面部潮红等类似绝经期综合征等一系列副反应,对肝、肾功能不全者亦属禁忌之列。且枸橼酸氯米芬具有外周抗雌效应,影响了子宫内膜的发育及宫颈黏液的形成,表现为高排卵率、低受孕率,也影响了不孕症的成功率。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肾主生殖”;“肾气盛则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肾-天癸-冲任系统掌握人体生殖生理功能,正如刘静君[3]所言“肾-天癸-冲任-胞宫系统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颇为相似”。而肝主藏血,脾主统血,所以肝、脾、肾三脏在月经产生及女性生殖方面占有重要位置。而任脉则有“阴脉之海”之称,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等阴精均由任脉总司。王冰说:“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之以妊养也。”故任脉又为人体妊养之本而主胞胎,任脉之气通,才能使胞脉有行经、胎孕等生理功能。因而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极、子宫穴。三阴交主阴血;关元为任脉要穴、小肠募穴,冲脉起于关元之下,专治绝嗣不生;中极亦是任脉要穴,是膀胱募穴,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专治妇人断续。同时三阴交、关元、中极穴,均与肝、脾、肾三经相交会,取肝、脾、肾三经之血以为用;子宫穴是经外奇穴,专治妇人无子嗣。诸穴相配伍,使血海按时满溢,经调而种子,其病可愈。WANG Di-hua等[4]用穴位注射的方法,不仅起到针刺的作用,而且增强了针感。而本文中加用电针也可使针刺局部针感持续增加,从而加强针灸疗效。红外线照射下腹部可使局部温热,取得类似温针的效果,也起加强针刺效果的作用[5-7]。肾俞、次髎是足太阳膀胱经穴,因督脉贯脊属肾,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经循膂络肾,此三经与肾关系密切,肾主生殖与发育,二者是主治妇科病及生殖的要穴。快刺肾俞、次髎穴,具有补肾、调理冲任、理气化瘀、促进成熟卵泡排出的功效。

俞瑾等[8,9]观察到无排卵月经失调患者手指掌的皮肤温度低,经电针治疗后可上升者,其排卵率显著增高。并观察到手部的皮肤温度变化与血b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b-EPIS)变化有一定关系。认为可能是电针后手部皮温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和下丘脑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变化有相关联系。有研究认为,针刺治疗可使患者大脑皮层处在良好的兴奋状态,通过“经络感传”与“信息传递”,使体内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和酶活性得到调节,中枢神经-垂体束-内分泌-月经生理系统产生良性双向调整作用,使失调的内分泌和月经生理系统功能恢复正常[10]。

[1] 丁曼琳.妇产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382-383.

[2] 吴熙.现代中医不育症治疗学[M].香港:香港医药出版社,1998: 115.

[3] 刘静君.种子转阴颗粒对免疫性不孕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5):434.

[4] WANG Di-hua, LI Yuan-e. Treatment of Tubal Infertility Mainly by Acupoint-injection in 64 Cases[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5,3(5): 4-5.

[5] 郑文贤,翁海展.针刺加TDP照射治疗痛经5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4):28.

[6] 杨鹏飞.电针加TDP照射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9):23-24.

[7] 陈建华.腹针配合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4):26.

[8] 俞瑾.谈针刺排卵[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4):200-201.

[9] 俞瑾,邴圣民.电针促排卵和血FSH,LH水平及滤泡生长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4):199-202.

[10] 马燕燕,杨继若,刘亚莉,等.针刺促排卵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87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3(3):369-370.

Electroacupuncture for Promoting Ovulation in Treating Infertility

,-,-,.

,518032,

To asses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in promoting ovulation for treating infertility.Sixty-fiv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38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27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electroacupuncture and the control was treated by orally administered Clomiphene (50 mg, once every day).The recovery rate was 76.3%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48.1% in the control,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0.05).Electroacupuncture is effective in promoting ovulation for treating infertility, with higher recovery rate compared with orally administered Clomiphene.

A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Infertility; Ovulation induction

1005-0957(2011)06-0372-02

R246.3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6.372

2010-11-27

滕辉(1979 - ),女,住院医师,2004级硕士生

王俊玲(1959 - ),主任医师,博士

猜你喜欢
任脉关元枸橼酸
《针灸大成》关元穴应用规律探析
任脉释名浅析*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独灸关元穴效应探析
低枸橼酸尿症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频繁呼吸暂停的疗效
艾灸三阴交和关元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对“任主胞胎”理论的思考
浅谈尺胫针疗法中“痛位在任脉,取少阴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