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基本规律的探索

2011-08-15 00:47邹谨姚红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邹谨,姚红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吉林 吉林 132013)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着力回答时代课题,提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理论。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主要包括四个要素:一是对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判断;二是找准需要着重解决的时代课题;三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前提下,舍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被实践证明不正确的或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个别论断;四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有规律可循的,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规律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重要认识成果。

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首先要遇到的问题,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无法进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必须始终坚持其基本原理,但同时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早在1887年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加以重复的教条。”[1]列宁也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看成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共产党人“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2]。90年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其基本原理,又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建国以后他又强调: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可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也不可能在那时把所有的问题都加以解决。马克思主义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邓小平强调“永远丢不得祖宗,这个祖宗就是马克思主义”[3],同时,他告诫我们,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理所在。”[4]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胡锦涛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5]。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才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呈现出鲜明的创新性。

二、认清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内的阶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前提

列宁指出,只有“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我们才能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6]。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前提。而时代特征,既包括整个世界的基本特征,也包括一个国家内部的阶段性特征。90年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都既注意认清世界大势,又关注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在新民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国际形势进行了科学判断,认为战争与革命是当时世界的主题。他还对当时中国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科学判断,提出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国以后,他又作出世界大战可以延缓的判断,并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邓小平对当代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科学判断。关于当代世界的时代特征,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认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但和平和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也未解决。关于当代中国的阶段性特征,他在党的十三大前夕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7]江泽民提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他还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九个方面集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胡锦涛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胡锦涛还从八个方面全面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认清国际形势与认清国内阶段性特征结合起来,才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尊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本质属性,尊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求。90年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主张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尊重实践。之所以强调尊重实践,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因素:第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认识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在总结国际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以创立的。1937年毛泽东就在《实践论》中精辟地指出:“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8]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取得的每一次重要进展,都是深刻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第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之所以能不断推进,根本原因在于实践的需要。第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目的。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列宁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为了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为了指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为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第四,实践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成果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9]。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真理性,也要在实践中去加以检验。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理论成果得到检验,从而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自己得到扬弃。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主张尊重实践,才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

四、在回答时代课题的基础上探索相关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任务

回答时代课题与探索相关规律,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之中。回答时代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突破口,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体现;探索解决时代课题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质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表现。回答时代课题,探索相关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要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在回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相关规律。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的根本性课题,也是需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来不断加以回答的课题。在回答这一课题的过程中,就要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主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着光明前途的理论,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同时,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并认为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江泽民继续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胡锦涛则进一步提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同时,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需要我们重点回答的时代课题也不同,相应地,需要探索的规律也不尽相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课题进行回答,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在过渡时期,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课题进行回答,探索了社会主义改造规律。1956年以后,他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进行回答,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进行回答,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回答时代课题,探索相关规律,才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呈现出鲜明的务实性和科学性。

五、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条件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领导核心。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关键在党。毛泽东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10]。邓小平认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11]。江泽民强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12]坚持党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领导,是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所在,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条件。而要坚持党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领导,就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同时善于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先进性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靠坚持不懈地开展自身建设来保持和发展的。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固然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这就决定了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是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只有始终保持先进性,党才能始终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承担好引领和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任。正是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意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才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六、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智慧源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90年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都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13]。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他还坦率地说过:“五反”不是我们发明的,而是老百姓告诉我们的。邓小平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1992年7月,他在审阅党的十四大报告稿时深刻指出:乡镇企业是谁发明的,谁都没有提出过,我也没有提出过,突然一下子冒出来了,发展得很快,见效也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由农民首先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江泽民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胡锦涛也指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要始终坚持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人民的实践创造中吸取营养,丰富和完善党的主张,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正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才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获得了智慧源泉,使其呈现出鲜明的群众性。

七、借鉴国际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外部条件

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和开放思维,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借鉴国际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外部条件。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积极鉴国际经验。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积极借鉴了苏俄革命经验。建国以后,他又注意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他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10]。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他还在实践中为我们借鉴国际经验树立了光辉典范。比如,由于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具有合理性,他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由于认识到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退休制度,他提出我们也要建立退休制度,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由于认识到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注意科技和教育,花了很大力量,他提出我们也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江泽民在借鉴世界上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在借鉴其他国家关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正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才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呈现出鲜明的开放性。

八、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方式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的历史。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方式。90年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在与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前进的道路。毛泽东指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当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在开始的时候受过种种打击,被认为是毒草。现在它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还在继续受打击,还被认为是毒草。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也还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10]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它是不怕批评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害怕任何人批评,相反,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人们的批评中间,就是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好比种牛痘,经过了牛痘疫苗的作用,人身上就增强免疫力。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邓小平认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很大好处。如果我们不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要僵死起来,马克思主义要衰退,只有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意见表达出来,进行争辩,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点,斯大林犯过错误,就是搞得太死了,搞得太单纯了。在苏联,马克思主义在一个时期衰退了。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间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毛泽东与王明等人的教条主义和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斗争,邓小平与“两个凡是”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等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斗争,江泽民、胡锦涛与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进行了坚决斗争。正因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与各种错误倾向进行坚决斗争,才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九、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辩证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去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在一定的国度展开的,它离不开正确分析本国的阶段性特征,这就导致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一定程度上蕴涵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它离不开科学把握时代特征,这就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蕴涵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能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能更好地说服群众和掌握群众,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激活人们的理论需求,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辩证要求。90年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同时,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毛泽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同时,他注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是逐步的宣传,要宣传得好,使人愿意接受。不能强迫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只能说服人接受。让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要做到循序渐进,先让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个初步了解,而不是要求他们一下子贯通。人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精通马克思主义的专家。邓小平在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旗的同时,也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江泽民既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胡锦涛则明确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三位一体”的战略任务。正因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相结合,才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呈现出突出的辨证性。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5):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