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与结合

2011-08-15 00:43何维强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8期
关键词:草根传统媒体当事人

何维强

(邯郸日报社,河北 邯郸 056002)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为主体的传统媒体后出现的“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它从传统媒介脱胎而来,既集中了所有传统媒介的优势,同时又具有传统媒介不具备的特点。有国外研究者提出传统媒体必将被新媒体取代,更有人称十年内纸质媒体将不复存在。但现实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和结合来共同完成一个新闻传播。

一个大学教授,因为当事人之一在网上宣布“情色日记”,于是引发了一场网络围观,新媒体纷纷跟进。不过事情没有到此为止,很快有报纸根据微博上知情人的发言,还有网友的评论,写成了详细的新闻报道,门户网站当然是如获至宝,不少还把传统媒体的报道放在了网站的首页头条位置……

——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结合传播的例子:网络爆料传播,传统媒体跟进,网络再进行第二次传播。

大家知道,传统媒体正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但这不是一个谁取代谁、谁颠覆谁的关系,而是一个互为补充、互相渗透,共生共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受众接受媒体的影响,基本上受两个最根本因素的影响,一个是时机,一个是动机。时机就是受众是否有机会接触到这种媒体,现在的上班族,如果不开车,就很难得会去听什么广播,不坐地铁的人,《地铁一周》这样的DM你也就接触不到。比较来看,就时机而言,新媒体似乎比传统媒体更容易接近受众,比如手机媒体;另外一个是动机,从吃喝拉撒到自我实现,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基本上包括了人的所有动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似乎都可以部分满足这五种层次的需求,传统媒体相对是精英媒体性质,因为报道的基本都是精英,因此基本是用更高一层的需求来满足仍在下一层需求阶段的读者,因此,传统媒体似乎都是在俯视读者,这种姿态容易让依赖型的人接近,但不容易让那些自我型的人接近。但新媒体则不同,由于讲究互动,有更多的内容来自草根,而且也是给草根看的,因此基本上算是平视。就因为这样,新媒体也就更容易让那些希望表现自己的年轻人找到感觉。因此,新媒体更容易满足大部分低层次受众的“自我实现”需求方面,因此新媒体似乎也在这方面下了些功夫。

目前不管是商家还是受众,应该都对传统媒体更信任一些。

新媒体的海量性,决定了它的包容性,对待传统媒体的新闻可以做到“照单全收”;而传统媒体的精准性,决定了其选择性,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它必须做出选择,那么传统媒体如何对待和利用网络上的信息?

一、传统媒体的记者必须关注草根声音将进入社会的主旋律这一现象。其实,网络一出现,传统媒体就遭遇到了新媒体的挑战。以前是论坛上的帖子,之后出现了博客,尽管绝大部分都是匿名,但是只要引起了围观,就会有人肉搜索。微博客也是一样,而且因为使用微博客的人实名的比较多,有自己在这个平台上的一个社交圈子,加上随性的留言,也就更加容易被追踪到真实身分。

2010年底,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包括北京语言大学等几所高等院校,联合发布“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微博”、“给力”等榜上有名。微博正在改变我们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它对中国社会诸领域的介入和渗透与日俱增,网民可平等地与所有人对话,并成为社会信息源之一。这样,处于边缘位置的民众心声,开始浮出水面、聚焦中心,被社会倾听、关注和重视。无数细小声音聚合成奔腾激昂的巨大力量,开拓着民意表达的新渠道。可以说,传统的个人英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草根英雄时代开始到来。

二、网络传播的海量性和丰富性使网络时代记者的工作重点“从提供转向选择”。他们不仅要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人们新闻背后的故事,以及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和分析,促使记者提高业务水平,写出更多受欢迎的深度报道;网络传播的开放性打破了记者、特别是地方媒体记者从一个地域、一个行业、一个部门去思考问题的局限,进而培养记者的全局意识、整体意识和全球视野,使记者始终能够站在世界和时代的前沿。

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传统媒体是否就是直接引用网络上的内容就足够了?既然报道了事件,是否可以省略采访当事人的步骤?因为当事人在网络上的表达,可能只有他想要释放的信息,也可能有目的的隐瞒了一些事实,如果不追问,不调查,是否会造成对其他当事人的不公允?

的确,新媒体的出现,确实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太多的信息来源,因为报料人的数量无限增加,而且可以迅速找到当事人。但是这并不是说,传统媒体只是从这些线索里面寻找有趣的东西,然后告诉读者就可以了。

此外,新媒体的繁荣,使得人们可获取的传播信息的容量加大,但直接结果是受众对需求信息的搜索成本加大,也就是说,传播的效率下降了,这给了“百度”这样的搜索工具以巨大的机会。因此,新媒体如何在更精准的前提下,更好的发现受众有价值的需求,做好更有针对性的大众传播,是新媒体的一个挑战;而传统媒体需要做的是,如何在有效覆盖的前提下,获得精确的用户需求和传播效果反馈,这是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

猜你喜欢
草根传统媒体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校园“三剑客”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草根艺术家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草根
草根论调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