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要让数字飞起来

2011-08-15 00:43周桂清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8期
关键词:制图东莞版面

□ 周桂清

(东莞时报,广东 东莞523076)

经济新闻报道,一般都离不开数字。有时一个数字就是一个大新闻,没有数字的经济新闻很少见。

比如2008年政府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4万亿,从这个数字就可以延伸并占据整个版面,足以吸引众多眼球;而在经济新闻中,适当地引用数字并充分挖掘,不仅可以佐证文章的观点,还能给数字增加丰富的内容,带给读者阅读的快乐。

不过,虽然数字形象、直观,但堆砌数字的经济新闻自然枯燥无味,让人无法看懂,还有损于整体版面的形象,形成阅读盲区,久而久之还会伤害报纸的品牌形象。

可以说,经济新闻报道中的数字,如同人的一双眼睛,用好了,精心点缀的数字可以让文字闪烁智慧,整篇文章让人悦目一新;但如果用得大多大杂,即使引用权威专家的分析声音,也会使人眼花缭乱,味同嚼蜡。

因此,做好经济新闻报道,关键在于擦亮数字的“眼睛”,让数字“飞”起来,紧紧地吸引读者的眼球。

数字的有效取舍

经济新闻的大概念,几乎覆盖了全部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现象。在目前的都市类报纸上,比较常见的经济新闻有投资、物价、证券、金融、信用、担保等。这类新闻中,最多的就是数字,无论是增涨还是下跌,不管是今年还是去年,都可以整理出一连串的数字。

但正因为数字多,经济新闻最怕的就是数字的滥用和乱用,通篇的数字报道,很难吸引读者静下心来看完。

因此,从一大堆数字里面,选择报道的切入点,就需要对数字进行有效的取舍。

从事过经济新闻的记者编辑,通常会发现经济数字都有一个原点,部分同行称之为基准。从这个点出发,可以延伸出一大堆相关的数字。

以东莞房价为例,2010年4月7日有研究机构出台的报告表明,2010年第一季度东莞房价创同期历史最高,达到7249元/平方米,同比2009年上涨35.1%,每平方米平均上涨1750元。同时,报告中还有各个月份的数据,以及相应的同比数或者环比数,仅房价一项数字,就可以引伸出十来个数字。

很显然,这并不是房价新闻的全部。在采写此类报道时,如何取舍这些数字,就成为经济报道的切入点。

在实践活动中,一般认为数字的取舍最好坚守两个原则。

一是有效原则。何为有效?即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眼球,达到轻松阅读的目的。数字多了,不仅记者一头雾水泛泛而谈,编辑也不一定能够全部掌握,带给读者的也只能是一堆硬骨头。

对此,我们可以从实践中找到答案。对于市场上的品牌,普通市民即使经常接触,通常情况下,使用最普遍、印象最深的一般只在六七个左右。比如说市民日常用的冰箱,海尔、美菱、容声、美的、三星、松下、西门子等,一般人会记得六七个,除此之外,就得抓头皮去想去猜。

市场上的知名品牌如此,作为一篇千字左右的经济报道,能够有效地吸引眼球的数字,最好不要超过7个。数字多了,文章就没有重心。

有些人可能会问,目前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六七个数字不可能把经济活动中的事情说清楚、讲透彻。

二是关注民生原则。作为都市类报纸,通俗易懂、说百姓身边事、写市民看得懂的经济新闻,是经济记者编辑的追求。

因此,我们对数字的选择应更加细致谨慎,从市民最关心的关键数字入手,其他的数字仅供读者参考。

仍然以文中的东莞房价为例,报告中有关房价的数字不少于100个,但对于市民来说,最关心的还是目前的房价,抓住市场热点,为市民释疑,才能引导理性消费。

数据的有力挖掘

找到了关键数字和切入点,适当比较和分析后,自然会得到一组相对量化的数据。房价为什么会如此之高?对于购房者有什么影响?房价走势如何?这需要记者来挖掘,用比较详细的文字给予说理和阐述,并形成一系列数据。当数据注入具体内容后,就成为有血有肉的故事,写起来轻松,也消除了阅读上的阻碍。

同时,我们来看一下2008年11月5日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这项旨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当时全国各地的媒体都在报道,但不少读者仍然很模糊。

4万亿元,是一大笔钱。但4万亿元能建设多大的工程,许多人却不是很清楚。这个计划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对于数据的挖掘,就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重点内容。

4万亿元有多少?以目前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峡工程为例,其造价总预算是1800亿元,这个4万亿元,可以建设相当于近17个三峡工程。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看过三峡工程的,但经过这样的一个类比量化,读者明白这是一大笔线,一笔能干多大事的钱。

当然,这样的比较,并不能解释所有的数字。在对比之后,我们要顺着解释当下的疑问,为什么是4万亿元,怎么不是5万亿元或者3万亿元;这个4万亿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哪些部门或者机构来掏这笔钱,各自掏多少;4万亿元将投资哪些行业,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对全国和媒体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等。

这一系列问题,就需要记者来挖掘。在采写过程中,可以通过专家有理有据的分析,结合市场的热点,写出一系列的经济新闻作品。根据这样的挖掘理念,任何一个关键数字都可以引出一连串的数据,形成令人爽心悦目的经济报道,其实并不难。

大的经济题材如此,具体到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地区,同样也可以顺着这样的思路进行有力地挖掘。

数字图表的有趣呈现

经济新闻的生动有趣,不仅需要记者前期的有力挖掘,还得益于编辑后期的加工润色。

在目前不少都市媒体中,对于经济新闻,对数字图表的呈现,也格外重视。通常情况下,一篇报道不可能对一系列相关数据泛泛而谈,明确了重心之后,还需要相关数据来佐证。但这些数据又不方便在内文中呈现,可以通过图表呈现。目前,沿海不少都市报纸在经济报道中,正尝试通过三维制图呈现复杂的数字图表。

传统的图表主要有小标题、柱状图、线状图、表格等形式。不过,数字一多,项目一增加,传统的图表就显得过于堆砌,在讲究整洁明快的版面上,容易形成阅读盲区。

此时,大胆地引入三维制图,专职设立制图编辑,为经济新闻的呈现,带来了有益的探索。

通过图表,在文章中不便出现的数字,在表中就一目了然,不仅消除文字的枯燥,还给文章注入清晰的注释。而三维制图的运用,在版面呈现上更显得大方、简洁,适当的留白,带给读者的是一片清爽的阅读空间。

以文中的4万亿元计划为例,三维制图就能形象地呈现出4万亿元的投资方向、资金来源、行业影响等,简单的二三百字,比千余字的文章,更显得精练。

猜你喜欢
制图东莞版面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习近平的战疫日志
东莞振宗机械展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可园琴事
版面撷英
明天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城市?
版面“三评”看得失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