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思维:拓展报道领域的有效途径

2011-08-15 00:43□张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8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滨州市滨州

□张 燕

(滨州日报社,山东 滨州 256603)

产业链思维:拓展报道领域的有效途径

□张 燕

(滨州日报社,山东 滨州 256603)

许多编辑在策划组稿的时候,尽管挖空心思,最后仍旧觉得版面内容稀薄,缺少丰富纵深之感。许多记者在从事采访工作中,也觉得最头疼的事是找不到题材,常常愁眉苦脸,一无所获。解决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妨把产业链思维引入新闻实践,有效丰富报道内容,拓展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产业链(IndustryChain)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现在,各地在发展经济中,都强调产业链的重要性,以产业链的增粗拉长作为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的有效途径,也作为招商引资的载体和有效突破口。一些地方已经明确提出了发展各种产业链的思路、措施,像山东省滨州市,就提出了发展纺织、油盐化工等十大产业链,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纺织产业链为例,滨州立足于自身棉纺织大市的优势,已经建立起从棉花加工、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到服装、家纺产品等终端产品的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迅速提升,有效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产业链,在经济领域的重大作用已经有目共睹。

那么,如何把经济领域发展产业链思路引入新闻业务实践呢?笔者以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办法就是立足一个新闻事实,采用逻辑的、历史的、市场的思维,向上游以及下游延伸触角,甚至立体地、全方位地辐射自己的视线,从而发现更多的新闻事实,纳入报道范围。譬如,一个欠发达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这本身是一条重要新闻,但是仅仅报道“突破1000亿元”是不够的,即使读者看了也有不过瘾之感。我们完全可以立足于这一事实,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写出更多的相关新闻。向上游延伸,我们可以挖掘1000亿元背后的故事:这1000亿元是怎么来的?三次产业中哪个贡献最大?我们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这里面又有哪些经验需要总结,哪些先进人物值得表彰奖励……向下游延伸,我们可以解读一下1000亿元意味着什么?意义何在?对这个地方进一步发展是一个怎样的新起点?我们新的目标又是什么?

最近,《滨州日报》充分利用产业链思维,成功策划一组大型报道,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和读者的好评。3月份,我们接到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带领着28个部委组成的国家联合调研组,来山东就黄三角开发进行调研。调研组将重点调研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滨州市,这将是滨州有史以来接受的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一次调研活动。我们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黄河三角洲开发问题上将有大动作了。于是,立足于国家调研组来滨州调研这一新闻事实,我们上下游延伸报道产业链,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充分的策划。调研组来滨州之前,我们就作出了关于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历史,以及滨州在黄河三角洲开发中取得的成就的报道,在文章中对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明天充满了期待。3月24日,杜鹰副主任来到滨州后,我们就密切关注着他的发言。他意味深长地说:“中央已原则上同意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纳入国家层面。黄三角,这回是真的要进行开发了!这次来的目的是研究如何就现有规划进行完善和提升。”听到这些后,我们异常兴奋,除派出七路记者报道好调研组在滨州的活动外,我们又策划了一系列的后续报道,如考察侧记、重要部门访谈、市民意见、精彩回放等。这一系列报道,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市委领导对《滨州日报》这次报道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黄三角开发纳入国家层面”的详细报道,更是让期待黄三角开发多年的滨州市民大呼过瘾。

在新闻业务实践中引入产业链思维,也是培养专家型编辑、记者的有效途径。办报需要专家型的编辑和记者,利用产业链思维来策划、采写新闻报道,正是鼓励编辑、记者就某一新闻的报道,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探索相关的新闻,拓展自己的相关知识,从而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已有多位编辑、记者在金融、教育、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领域颇有建树,成为“专家”。

所谓万事万物,其理一也。发展工业经济中的产业链,与新闻实践中的“产业链”,必然有共同的规律。把产业链思维运用到新闻策划和组织采写新闻报道中去,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必将会有更多发现,取得更多的成就。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滨州市滨州
滨州东瑞机械有限公司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飞阅滨州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滨州学院插画作品选登
黄河三角洲地区民间戏曲生态研究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黄河三角洲东路梆子的传承发展与价值探究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