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提升引导力——浅谈地市党报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2011-08-15 00:43兰卓湖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8期
关键词:报网组合拳舆论监督

□兰卓湖

(怀化日报社,湖南 怀化 418000)

打好“组合拳”提升引导力
——浅谈地市党报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兰卓湖

(怀化日报社,湖南 怀化 418000)

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解决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党和政府的工作开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兴起,舆论监督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党报特别是地市级党报普遍感到茫然和难以适从,纷纷感叹“舆论监督难”,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能力也随之削弱。为此,“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舆论监督”就成为摆在地市党报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课题。

提高认识,打好“主动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以其开放、互动、即时、自由、民主、匿名等特性,成为公众最青睐的发布信息、发表意见、表达情绪的公共话语平台。这个容量无限的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和职业界限,打破了信息由少数流向多数的传统格局,使得网民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具有无穷的开放性。因而,网络舆论往往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种大小的矛盾和问题,面广、量大且多元。从现实来看,越来越多的社会舆论其源头便是互联网。更为重要的是,网络舆论还总是依托社会热点不断发酵,引来无数网民围观,进而影响社会舆论。

而随着网络等新媒体舆论监督的“风起云涌”,近年来,党报特别是地市党报的舆论监督则呈现出一种“自我边缘化”的趋势。由于种种原因,地市党报的舆论监督稿件往往采写难,发稿更难,事后麻烦多……为此,不少地市级党报常常在有意或无意中削弱了党报的舆论监督职能,对于当前凸显出的各种矛盾和社会热点不敢去触及,或高高在上,或置之度外,失去了党报应有的“话语权”和舆论引导力。

面对变化中的舆论新格局,地市党报的舆论监督是自甘“让位”、无所作为,还是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夺回“话语权”。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是党报所担负的职责所决定的,也是不容改变的。为此,地市党报在舆论监督中决不能任其“自我边缘化”,首先在思想上就要提高认识,与时俱进,打好“主动仗”。

打好“主动仗”,就要客观分析当前舆论格局,扬长避短,增强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信心和动力。近年来,虽然网络舆论影响力不断扩大,但网络舆论往往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其公信力仍有待加强,仍不足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而作为党委机关报,党报往往是权威信息资源的独家占有和发布者,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当前还无一媒介可比拟。同时,党报还与党委、政府等各部门联系密切,便于开展舆论监督,党报的舆论监督效果也常常更为明显。此外,党报还往往有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硬的队伍,为开展舆论监督提供了人才保障。

报网互动,大打“组合拳”

地市级党报如何才能发出舆论监督的更强音呢?《怀化日报》的主要做法是加强报网互动,大打“组合拳”。

整合资源,加强协调。加强报网互动开展舆论监督,就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和协调机制。《怀化日报》是怀化市委机关报,同全国大部分地市党报一样,其下辖的网媒——怀化新闻网也是当地影响力最大的网站,发生在怀化的大事小事,网友们都喜欢往这里“晒”。因而,这里也理所当然成为了怀化社会舆论的最主要源头。而相对于怀化新闻网的“热闹非凡”,《怀化日报》舆论监督却显得过于“沉寂”。究其原因,体制机制与变化的新形势不适应是其重要因素。为此,《怀化日报》将原民生新闻部、群工部进行整合,专门设立了“报网互动部”,负责《怀化日报》舆论监督和内参等工作。同时,规定报网互动部人员和怀化新闻网相关人员要每周定期“碰头”,协调报网互动进行舆论监督的相关事宜,如每周网络舆情、选题等。如此,大大增强了《怀化日报》舆论监督的针对性、时效性、代表性等。

搭好平台,拓展渠道。《怀化日报》“报网互动部”成立后,每周推出两个《报网互动》专版,并根据网络舆论反映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立了“记者调查”、“民情直通”、“网友声音”、“焦点网谈”等舆论监督栏目,使网友反映的不同问题,在“报网互动”这个平台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舆论监督渠道。如对网友反映的涉及面不广、较为具体的问题,主要通过“民情直通”这一栏目来反映。每周两期“民情直通”栏目,每个月就能解决网友反映的八个以上的具体问题。而对网友反映的情况复杂、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则通过记者的深入调查,督促问题解决,并作为每期报网互动专版的重头文章刊发在“记者调查”栏目。

形成合力,打好“组合拳”。舆论监督反映的问题和矛盾千差万别、错综复杂,监督的对象也各不相同。因而,要取得好的舆论监督效果,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充分发挥党报和网络的不同优势,采取一连套的方式方法或实施一整套的连环步骤来进行舆论监督,也就是要打好“组合拳”。打好“组合拳”,一方面是党报和网络之间相互协调配合,联环出击。如2010年10月,一名网友反映,他家新买的一台收割机短时间内连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多次找经销商协商未果。为此,《怀化日报》与怀化新闻网联手出击。首先,怀化新闻网“百姓呼声”栏目将网友反映的问题与经销商接洽,但结果不如意。于是,《怀化日报》“报网互动部”派出记者采写了《“柳林”收割机,“割伤”农户心》的调查文章发刊登在报网互动专版的“记者调查”栏目,而怀化新闻网也将文章转载到“百姓呼声”栏目,结果引起广大读者和网友的极大关注,迫于舆论压力,商家最终主动为这一农户更换了一台新的收割机。打好“组合拳”另一方面是指,党报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的不同组合来推进舆论监督。又如,对于紧邻怀化市规划局一居民小区——“提香庄园”居民反映的“该小区绿化用地被违法建筑所占用”的“老大难”事件,《怀化日报》先后在报网互动专版的“记者调查”、“焦点网谈”栏目发文进行舆论监督,但该违法建筑仍“屹立不倒”,并作为宾馆进入开业筹备阶段。于是,记者又采写内参——《违章建筑,监督执法何在?》呈报市领导。之后,怀化市委书记、分管副市长先后作出批示,要求依法拆除,并严查相关责任人。两个月后,该违章建筑终于被拆除。

打好“组合拳”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其最终目的就是形成舆论监督的最大合力,进而取得舆论监督的实效。《怀化日报》的探索实践表明,“组合拳”的舆论监督威力远远大于“单打独斗”,而如何针对不同的问题和情况,打出最佳“组合拳”,则有待党报继续去探索和努力。

着眼大局,提升引导力

围绕大局、服务发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这是党报的神圣职责。因而,党报开展舆论监督就不能“沉陷”于“细枝末节”,而是要着眼大局,将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相统一,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为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服好务。

科学筛选,突出重点。党报在开展舆论监督时,就要重点选择那些事关发展稳定、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问题来进行。2010年,针对怀化城市规划区域“乱搭乱建”现象日益严重的现状,《怀化日报》不仅设立了“‘两违建筑’曝光台”专栏进行曝光,而且推出了《两违建筑,城市的“肿瘤”》、《拆违,为了家园更美好》等一组舆论监督系列报道,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直接促成了为期8个月的拆除“两违法建筑”专项行动的开展。可想而知,随着报道的层层推进和拆除“两违法建筑”行动的不断深入,《怀化日报》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无疑也会随之不断扩大和提高。

选准时机,及时发声。作为党报,要掌握话语权,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就不能回避,一定要参与,要及时回应。而这其中,选准时机甚为重要。有些热点问题,如事关一地的和谐稳定、党委政府部门通过努力又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党报必须第一时间发声,作好说明解释和疏导引导工作。而对另一些问题,如正在侦破或审理中的案件,党委、政府目前还无法解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党报不宜过早介入,以免影响司法公正和党委、政府的形象。如果党报过早介入,又无法取得好的监督效果,则也有损党报的权威和影响力。

注重实效,扩大影响。加强舆论监督是党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着力点。有为才能有位。因而,党报只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舆论监督实效,才能不断扩大在读者中的影响,进而提升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如前几年怀化引进了一投资40多亿元的林纸一体化项目,2010年该项目制浆工厂几次散发出令怀化全城人难闻的臭气,一时人心惶惶,传言四起……对此,《怀化日报》第一时间发布了环保部门的调查结果,暂时消除了人们的恐慌。但议论并没有因此而平息,并不断发酵:从臭气到质疑该项目的污水,再到抨击砍伐怀化森林……为此,《怀化日报》又联合怀化新闻网,组织读者、网友走进该项目工厂,并对读者、网友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了大篇幅报道。了解真实情况后,市民对该项目的质疑渐渐平息,并转向理解和支持。而这,也是《怀化日报》以党报的舆论监督实效,扩大影响、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有力体现。

(本栏编辑:吕道宁)

猜你喜欢
报网组合拳舆论监督
打好“组合拳” 书写新答卷
第三十六届(2020年度)贵州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
打好“组合拳” 攻克“坚中坚”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县域乡讯媒体的报网融合探索与实践——基于《青田侨报》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报网融合”研究
“组合拳”中出效益
发挥彼此优势报网互动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