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报纸新闻『短小鲜活』

2011-08-15 00:43陈洁丹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8期
关键词:揭阳篇幅报纸

□ 陈洁丹

(揭阳日报社,广东 揭阳 522015)

怎样让报纸新闻『短小鲜活』

□ 陈洁丹

(揭阳日报社,广东 揭阳 522015)

一条新闻有没有分量,充实不充实,重要不重要,不在于长与短,不能认为新闻字数越多,篇幅越长,就越受读者欢迎。实际上,现代生活节奏快,在许多情况下,经过精心思考,写得短而鲜活的报纸新闻更受读者喜爱。

要写稿子不难,但要写出真正的“短小鲜活”的新闻不容易,首先要吃透两头:一头是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另—头要研究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感触最深的问题。“短小鲜活”的报纸新闻最大特点就是“短、平、快”,篇幅虽然小,但容量大,甚至包括重大主题。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不过才220余字,却将解放战争中我军的—次重大军事行动反映得跌宕起伏,可见,短不仅能够显示实力,而且也不影响才华的发挥。因此,记者、通讯员写稿要尽量做到“短些,再短些”,多写短文,多出精品,切莫将又臭又长的“客里空”扔出去,以免浪费了报纸的版面,倒了读者的胃口。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短小鲜活”的报纸新闻呢?短新闻的难点在于用500至800字左右的篇幅就能解决问题,既要有生动形象,烘托气氛和主题的现场环境描述,又要通过多层次角度地描写,精确鲜明地反映新闻事实,把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弄清楚。这就需要在描写叙述上做到以一当十,把与主题不相关的枝枝杈杈全部去掉,留下最能说明问题的、叙述的细节描述,这样才可能使新闻真正短小活泼,清爽利落。

要写“短小鲜活”的报纸新闻,要千方百计开凿信息渠道,让大大小小的新鲜事、活材料都能传入记者的耳朵。很多新闻在我们稍不留意的时候就会溜走。有些变化尽管是不起眼的,但这些变化扩大着我们新闻报道的潜在领域。注意把握能反映事物本质有说服力的现场情节,还要使写出的稿件有情节也有细节能以实带虚,贴近群众的利益。从群众易于感知的、具体的、实用的事物落笔,这类稿件就容易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较之纯粹谈道理的、篇幅长的稿子要好读得多。

新闻要做到“鲜活”,事实的鲜活关键是,首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新鲜的预示事物发展方向的事实,善于从纷繁的现象中,发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为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这是使现场短新闻鲜活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鲜活就无从谈起。其次应该在描写叙述的语言上下功夫,因为说到底,新闻作品要靠文字语言来完成。同样的新闻事实,作品出自不同的手笔,其深度分量、情采韵致、感染力会高低不同,究其原因,恐怕关键就在于语言的运用。在现场短新闻的语言运用上,笔者认为陈词滥调是致命伤,是鲜活新闻的牢笼,它不可避免地会使本来鲜活的新闻变得呆板僵死、了无生气,自然也就谈不上感染力和喜闻乐见。要做到“鲜活”,还要有刻意追求写作鲜活的想法,要突破传统写法的条条框框,不再板着面孔说教。从稿件的结构布局到语言节奏尽可能地写出点新感觉来,比如坚持用具体的、典型的、形象的事实来替代抽象的、一般的、枯燥的概念,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可读性;善于现场活写,增强新闻的动感,造成比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善于突破死板的公式,从篇章结构、语言修辞等诸多方面求新求活。总之一句话,“尽可能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说话。”

1999年,笔者曾写一篇《乐力学子找“婆家”》的新闻,文章一开头笔者就用简单二三十字交待现场情形,寥寥几笔把现场的拥挤、热闹而又整齐有序的场景介绍清楚,然后以点带面,通过大中专毕业生们“带着希望来应聘”到“紧张的填表咨询”、“轻松高兴地通过面试”这些过程,把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统包统分”体制打破后,努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程,使无数毕业生短时间获得就业机会这一主题以小见大表达出来,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有没有思想性,不在于长与短,而在于记者是否能吃透内容,是否善于提炼有意义的主题和深刻地阐明主题,这就要求记者从政治上、思想上着眼选择新闻题材,善于从新的时代背景中发现问题。因此,要写出“短小鲜活”的报纸新闻,还要求记者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地调查研究,分析事物本质及其外部的关系。记者只有真正领会了党的方针、政策,充分把握了第一手材料,才能很好地通过活生生的新闻事实,去传达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事实给观众以思想启迪。

猜你喜欢
揭阳篇幅报纸
Britain's“Shark House”
报纸
揭阳市一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及机理分析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揭阳·黄岐山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proximal and distal nerve segments of rats with sciatic nerve injury during Wallerian degeneration
从揭阳楼看中华文艺复兴
寄小读者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