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线路治安管理工作标准和质量的思考

2011-08-15 00:55唐晓军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治安管理栅栏治安

唐晓军

(徐州铁路公安处,江苏徐州221003)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客运专线、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延伸,对线路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线路治安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笔者结合徐州公安处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线路治安管理工作的标准和质量、有效控制和减少铁路交通事故、确保线路持续安全稳定进行了思考。

一、管内线路治安管理工作现状

我处管辖线路里程506.724公里(其中提速干线226公里),有监护道口49个、桥涵431座。线路横跨3省、4市、17个县区,两侧有中小学校285所、厂矿企业单位130余家。周边经济欠发达,治安状况较为复杂。去年以来,我处按照公安局的部署要求,严密线路管控措施,不断强化线路基础,铁路交通事故等各类线路治安问题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线路治安保持了基本稳定,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线路治安管理工作格局。

(一)“一种观念”牢固树立

去年以来,我们从转变全处民警思想观念入手,通过大会宣讲、面对面沟通、树立典型、有效激励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引导教育,使全处上下牢固树立了“线路治安是生命线”的观念。

(二)“两项建设”初见成效

一是警务区基础建设取得突破。经多方协调和争取,解决了64个线路警务区无独立办公用房问题;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增加61个提速干线治安岗亭,装修改造了42个警务区,配齐了计算机、办公桌椅和洗衣机、电磁炉等办公、生活设施,改善了线路民警工作、生活条件。二是警务区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先后制定了10项线路治安管理工作机制,大力推行警务区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民警日、周、月、季工作内容和标准,并制作了与之相配套的工作日志、台账和工作写实,警务区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三)“三项机制”常态长效

一是线路治安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动态化。围绕提速干线“三不进”(爬不进、钻不进、绕不进)的标准和要求,建立了区段包保负责、每日巡查、每周全面检查、销号整改隐患等工作制度,逐步形成了日常排查整治与集中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动态工作机制。二是线路治安联防联控机制责任化。围绕“平安铁路”创建工作,与铁路机、车、工、电等内部单位和地方综治、工商、公安等部门建立形式多样的沟通联系和联防联控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线路治安综合治理的作用。三是线路治安防控督导检查机制常态化。围绕工作措施的落实,逐步建立健全机车添乘,机关部门包保派出所,双休日、节假日期间下基层等督导检查工作制度,确保各项线路治安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四)“四项举措”常抓不懈

一是抓好沿线治安基础工作。定期开展沿线基础调查,建立健全动态管理台账,特别是对“五残”人员、顽劣儿童、机动车驾驶员等重点对象和沿线废旧金属收购站点,落实“户籍式”签约管理措施,加强教育和管控,提高基础工作的有效性。二是抓好路外安全宣传工作。认真分析不同区段线路的区域特点、沿线群众受教育水平、受众心理需求,不断寻找新的载体和形式,丰富爱路护路宣传教育的内容,不断增强沿线群众和中小学生的爱路护路意识。三是抓好线路民警业务素质培训。通过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由处领导亲自授课,面对面对话、交流、指导,提高线路民警的线路治安管理业务水平。同时,组织开展线路民警岗位应知应会竞赛评比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提高线路民警做好线路治安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抓好巡防队伍管理。不断完善机制,加大线路巡防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检查和奖惩考核力度,促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确保各项巡防措施落到实处。

二、当前线路治安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物防建设相对滞后

经过近年来的投入和不断整治,目前我处线路整体物防设施较以前虽有了很大改善,但基础仍然相对薄弱,物防水平不高。京沪、陇海西线提速干线部分区段防护栅栏高度不够、根基不牢等问题依然存在;陇海东线部分区段和车站两头尚未安装防护栅栏,区间栅栏未加高,动车组列车开行在即,线路物防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前贾、夹孟等支线两侧无防护栅栏,呈开放状态,道口众多;“三线”管理还不到位,安全防控工作难度较大。

(二)季节性治安问题突出

农忙季节,沿线群众在线路两侧放牧、破坏栅栏横越线路的情况时有发生。雨季,因涵洞积水影响通行而翻爬防护栅栏横穿线路情况屡禁不止。每年春季天气转暖后,线路两侧精神病患者、流浪人员、及顽劣儿童活动情况明显增多,随机肇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管内线路施工增多,施工人员频繁穿越线路、路材路料乱堆乱放、违章操作造成红光带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三)巡防工作标准不高

部分线路民警、巡线职工不能充分认清当前线路治安面临的严峻形势,盲目乐观,对季节性突出治安问题可能带来的危害估计不足,对上级部署、要求未引起高度重视,线路巡防的标准和质量不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特别对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卡控仍存在较多漏洞。

(四)沿线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少数派出所线路基础工作流于形式,调查不深入、不细致,对沿线治安动态掌握不全,特别是对精神病患者、顽劣儿童等重点对象管控措施不到位,甚至未纳入视线,容易引发危及行车安全的问题。

三、提高线路治安管理工作标准和质量的对策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植入理念的方法,做到“意识更强、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工作更实、跟进更快”,来不断提高线路治安管理工作的标准和质量,确保管内线路治安的持续稳定。

(一)将文化理念植入线路治安,做到意识更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进一步抓好观念转变,不断将文化的理念植入线路治安管理工作,并充分发挥其先导和激励作用。一是强调“线路治安是易碎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要教育民警进一步认清当前线路治安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和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的现实危害,反复强调“线路治安是易碎品”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二是强调“线路治安是责任田”,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要通过反复教育以及相关工作机制的导向作用,使民警自觉把负责的线路(区段)作为自家的“责任田”,把防护栅栏作为自家的院墙,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投入线路治安管理工作。三是强调“线路治安是零借口”,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要始终把线路治安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紧抓不放,一以贯之、毫不动摇。要引导民警进一步深化对抓好线路治安管理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强化全局观念和大局观念,不讲条件、不找借口,始终把服从服务于铁路运输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不懈追求。

(二)将目标管理植入线路治安,做到标准更高

一是目标要进一步标准化。要围绕提速干线“零伤亡、零事故”、非提速线路“减一半”的总体目标,从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细化、分解形成能够确保其实现的工作子目标,不断完善和提高线路治安基础工作和警务区基础建设、规范化建设及线路物防、巡防、联防等工作标准,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目标体系。二是标准要进一步数字化。在制定完善有关工作标准的过程中,除对工作结果、效果作要求外,对能量化的工作要进一步明确数字化标准和要求,以便于操作、管理和考核。例如,围绕提速线路“三不进”的要求,可将防护栅栏无破损、低空不得高于10cm、重点区段栅栏加高不低于50cm、车站两头两侧栅栏加高延伸分别不少于150m、桥涵两端两侧栅栏加高延伸不少于10m等作为最基本的标准,督促抓好落实。三是数字要进一步动态化。要随着形势任务和要求的发展变化,适时充实和调整数字化标准,该上升的要上升,该下降的要下降,以准确体现线路治安管理工作目标、标准和要求的变化。

(三)将过程把控植入线路治安,做到要求更严

一是以机制促规范。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线路巡防、基础、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对象管理、奖惩激励等工作、管理和考核机制,特别要抓好警务区民警标准化作业流程的落实,在全处范围内深入组织开展创建“示范岗”和“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线路(区段)”活动,确保线路治安管理工作有序、规范推进。二是以督导保状态。要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逐级包保、机关部门“双休日”下警组督导、值班干部夜间暗访和添乘机车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线路民警、巡防职工和保安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的勤务状态和工作状态,确保各项防控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三是以问题定考核。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派出所、线路民警、巡线职工绩效考核管理机制,不但要考核不良结果,而且要加大对过程和状态的考核力度,将防范的关口前移,对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实行“零容忍”。

(四)将有效执行植入线路治安,做到工作更实

一是坚持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要进一步细化、实化沿线治安基础状态调查、“三保”宣传、废旧金属收购站点整治、隐患排查整改、线路巡查、重点部位卡控、线路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措施,明确任务、要求,明确标准、责任,逐项、逐条抓好落实。建立健全“有目标就有措施,有措施就有检查,有检查就有考核”的工作机制。二是坚持问题不整改不放过。要建立健全线路物防设施排查、整治动态管理台账,特别是要重点、反复检查车站两头、站区通道、作业门、桥涵、“三线”接合部等重点部位。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明确责任单位,能整治的必须立即整治,一时难以整治的,落实临时看护措施,限期整改,努力打造“放心线”。三是要坚持责任不追究不放过。对线路治安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发生的铁路交通事故、危及行车安全的治安案(事)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倒查、分析制度,找准原因,分清责任,按照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坚决追究有关派出所、线路民警、巡线职工的责任,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五)将敏锐超前植入线路治安,做到跟进更快

一是敏锐把握上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始终保持高度敏感,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任务特别是上级公安机关有关线路治安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新标准,结合管内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部署,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牢牢把握线路治安工作主动权。要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积极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探索线路治安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举措、新方法,实现线路治安管理工作新的进步和发展。二是敏锐把握社情,主动性地开展工作。要通过广建耳目、广交朋友等,构筑严密的治安信息网络,认真分析研判沿线治安动态,超前预想,打好线路治安管理的主动仗。对线路多发性、惯性治安问题,要分析成因,研究对策,坚持标本兼治,尽可能减少其发生或给线路安全带来的危害;对村民放牧、涵洞积水、农忙季节机动车抢越道口、夏季城乡接合部酗酒人员肇事、线路施工等季节性突出治安问题,要提高工作的预见性,深入调研,主动作为,提前做好管控工作;对区域性盗窃“三电”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可能延伸至铁路的情况,要提高工作的敏锐性,密切与地方公安机关的沟通联系,严密掌控相关犯罪动态,防止波及铁路;对管内在建京沪高铁发生的违法犯罪,要提前介入,积极调查、掌握沿线治安动态,主动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治安整治和刑事打防工作,严防其形成气候。三是敏锐把握实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建立健全线路治安管理工作定期分析、评估工作机制,准确掌握工作推进情况,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通过现场检查、机车添乘、部门包保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反馈线路治安管理工作措施落实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要注意发现线路治安隐患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督促、帮助派出所、线路民警采取跟进措施加以解决,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确保线路安全。

猜你喜欢
治安管理栅栏治安
Me & Miss Bee
不容忽视的治安管理
推进扫黑除恶 优化治安环境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围栅栏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的接引与疏漏
新形势下推行治安管理社会化的问题研究
嘴巴里的栅栏
经过栅栏外的目击者
无证驾驶车辆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